虽然许闲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于益无论如何都看不出来,这火枪究竟有什么威力惊人的地方。
许闲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火枪威力究竟行还是不行,那得打过之后才知道,你看着便是。”
他倒是并没有任何责备于益的意思。
毕竟任凭谁第一次见火枪,都无法将它与威力强大的火器联系在一起。
火炮尚且有足够大的块头,足够沉的重量。
但火枪相比于火炮而言,逊色不少,看起来就像是一根烧火棍。
于益见许闲有如此信心,也不再多说什么。
......
一个时辰后。
三万倭寇兵分三路,向着营地席卷而来。
倭寇平海军将军村田敬大,带领一万倭寇,来到营地东南防线不远处的山坡上。
倭寇皆是手持倭刀、长枪和弓箭等冷兵器,虎视眈眈的望着不远处的楚军大营。
村田敬大手持千里眼,望着严阵以待的清风营将士,眉梢微扬。
“将军。”
副将户田涧指向营地,沉声道:“楚国皇帝苏云章就在大营之内,谁若是能生擒苏云章,那便是此战首功,其他两路军已经发动进攻,我们不能再犹豫了!苏云章孤军深入,没有携带火炮,我们根本就没什么可畏惧的!”
“呦西!”
村田敬大微微点头,抽出腰间倭刀,朗声道:“全军听令,随本将冲锋,活捉苏云章者,赏千金,封平海大将!”
话落。
犹如浪潮一般的倭寇大军,向着清风营狂涌而去。
“杀啊!活捉苏云章!”
“冲啊!让该死的楚军,看看我平海军的厉害!”
“楚军哪里是我们的对手!”
.......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倭寇平海军日趋正规化,千金赏赐和平海大将之职,还是非常吸引人的。
与此同时。
东南防线。
清风营三千将士,早已严阵以待。
防线最前方第一排火枪手趴在地上,第二排火枪手跪在地上,第三排火枪手站在地上。
这是非常标准的三段击火枪战阵,利用三排火枪手,弥补火枪射程近、射速慢与精准度不足的缺点。
三排火枪手背后是刀盾步兵与长枪兵。
当倭寇近身之后,刀盾步兵与长枪兵会顶上前去,形成一道铜墙铁壁,抵御倭寇进攻,火枪手会后退到后方制高点,对倭寇进行第二轮打击。
虽然许闲从未跟倭寇交过手。
但他脑子中对付倭寇的战术战法,还是非常之多的。
许闲和林青青两人手握抬枪,趴在了望塔上,准备对倭寇各级指挥官进行点射。
于益望着犹如浪潮一般狂涌而来的倭寇,再看看身着皮甲,手握火枪顶在最前方的三排火枪手,额头上不由渗出冷汗来。
“许闲公子,不是我话多,对清风营没有信心。”
“你确定那一千多火枪手,能抵挡住上万倭寇的进攻?”
“这些倭寇冲到火枪手面前,根本用不了多长时间,若是等倭寇近身,火枪手就是活靶子!”
虽然他对许闲有信心。
但此时他还是不免有些担忧,他还是接受不了,光靠一千多条火枪,便能抵挡上万倭寇进攻的设想。
“放心吧。”
许闲将弹丸押入枪管之内,淡然道:“我许闲向来不打没有把握的仗,这群倭寇在我眼中,算不得什么。”
于益闻言,心中担忧,但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只得拿起千里眼,向战场之上望去。
片刻。
倭寇已经冲到清风营将士们的视线内,距离已经不足五百步。
清风营火枪手望着黑压压一片席卷而来的倭寇,眼眸中没有丝毫畏惧。
因为火枪究竟有多大杀伤力,他们是亲身体验过的。
倭寇望着三排火枪手,皆是面露惊讶。
“混蛋!楚军竟如此看不起我们吗?他们竟然连盾牌都没有,真是岂有此理!”
“哈哈哈!楚军定然是被我军吓傻了!武士们冲啊,楚皇生擒苏云章!”
“呀!杀啊!杀光这群该死的楚军!”
“他们手中拿的是烧火棍吗?”
.......
倭寇身着简陋衣甲,手握倭刀、弓弩和长枪,向清风营防线冲去。
清风营三排火枪手,根本就没被倭寇放在眼中,以为是他们手中待宰的羔羊。
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两百五十步......
当倭寇大军进入到两百步射程之内时。
林青山面露阴沉,重重挥舞下手中利剑,高呼道:“射击!!!”
话落。
清风营火枪手瞄准正向他们冲锋而来的倭寇,狠狠扣动扳机。
砰!砰!砰!
伴随着道道火舌喷涌,一枚枚弹丸犹如闪电一般向着倭寇呼啸而去。
向着清风营防线冲锋的倭寇,听着此起彼伏的枪鸣声皆是一惊。
他们没想到,清风营将士手中像是烧火棍一般的武器,竟能发出雷鸣般的声响。
但冲锋而来的倭寇,还没搞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颗颗弹丸已经穿透他们的衣甲,狠狠射入他们的血肉之中。
“呃啊!”
“我......我怎么受伤了?”
“救命啊!我的腿被什么东西射伤了!”
“楚军!楚军手中的武器有问题,大家小心啊!”
“盾牌!将盾牌举起来!”
......
惨叫声于倭寇大军中此起彼伏。
接连不断的倭寇倒在冲锋的路上,倒在血泊中。
恐惧瞬间弥漫在倭寇大军之中。
他们到现在都没搞清,楚军手中的秘密武器究竟是什么东西,令他们伤痕累累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清风营火枪手仅仅用一轮射击便阻挡了倭寇的进攻锋芒。
但清风营火枪手依旧没有停歇,三排火枪手接连射击,交织出一道密集的火力网,不断收割倭寇的性命。
此刻别说正在被清风营疯狂割草的倭寇。
站在许闲身边的于益也懵了,瞠目结舌,面露震惊。
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只是听到阵阵枪响声,看到道道火舌喷涌,那倭寇便如稻草般,成片成片倒在冲锋的路上。
他想不通,那烧火棍般的火枪,怎么能发挥出如此巨大的威力。
倭寇依旧誓死无畏的向清风营防线冲锋,但这短短两百步距离,却是犹如鸿沟一般,令倭寇大军难以逾越。
-------
求催更!
感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