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寿州城外,周军大营中。
帐内灯火通明,柴荣皇帝端坐在中央,手中紧握着战报,脸色铁青,双目如炬地盯着前方,仿佛要将手中的纸张烧穿。
他的眉头紧紧锁在一起,额头上的青筋暴起,天子一怒。
众多臣子们站在一旁,噤若寒蝉,不敢直视这位平日里威严无比的君主。
柴荣怒气冲天,他们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追随皇帝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们,此刻的沉默是最好的选择。
整个大帐中弥漫着一股沉重而压抑的气氛,连呼吸声都变得小心翼翼。
李重进、张永德、韩令坤、赵匡胤、王彦超,向训等大将被紧急召入了营帐议事,许多人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何事。
只有些小道消息流传开来,称数日前南唐一支偏师渡过淮河,但具体情况却无人知晓。
“蔡州城中一群废物,竟然连一支偏师都抵挡不住,让这南唐小儿闹得如此天翻地覆。”
柴荣终于打破了沉默,他将手中的奏报狠狠摔在地上,声音冷冽如同寒冬腊月里的冰刀。
“你们都看看,蔡州城让朕如何安心!”
李重进缓缓走上前去,垂手拾起了那份战报,开始仔细阅读。
随着每一页的翻阅,他的面色愈发凝重,眼中闪过一丝惊骇之色。
“南唐贼将李从嘉,率兵两万,于蔡州城外大战,大周损失两万余兵马,武将王全斌、李千、崔彦进、康延泽……战死,十八名武将在阵前被李从嘉亲手斩杀。”
“什么,竟有此事?”
李重进难以置信地抬头看向众人,随后将信件传递下去。
周围的将领们接二连三地接过战报,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与不解。
“他是怎么办到的?”张永德瞪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才几天时间?”韩令坤喃喃自语,似乎想不通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王彦超摇着头,试图说服自己这一切不过是一场噩梦。
赵匡胤曾经是李从嘉的手下败将,此时他心中虽有一丝理所当然的感觉,但更多的是对昔日对手的敬畏。
“哼哼,让你们当初嘲笑我。”他心中腹诽,语气中夹杂着复杂的情绪。
向训作为镇安节度使,负责统御蔡州各地,听到这个消息后,只觉得眼前一黑,一口鲜血喷出,整个人几欲瘫倒在地。
那两万战死的大军都是他的班底,这样的打击对他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
营帐中的大将们,无不是一方巨擘,此时面对南唐小儿打出的战绩,无不感到失态与震惊。
柴荣的愤怒如同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每个人都清楚,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决定着整个战局的命运。
柴荣恼怒道:“诸位如何看,李从嘉小儿,趁着我大军出征,后方缺少兵马,竟然偷袭我大周境内。”
他的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怒,仿佛每一个字都携带着雷霆万钧的力量。
韩令坤谨慎地分析道:“陛下,李贼狡猾异常,率军北上,其目标恐怕直指汴京城而去。我们不可不防,需得早做准备。”
张永德则显得更为激愤。
他怒骂道:“没想到此子竟然成了气候!前些日子攻下光州城,使我军折损一万人马。本以为他会龟缩在光州不敢妄动,谁料到他竟如此狡诈,专挑后方老弱之兵下手!”
“为了保障后方的安全,依臣之见,应当派遣精锐兵马将他剿灭在我大周境内,让他有去无回!”韩令坤补充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向训咳嗽一声,悲痛地说道:“老夫恨不得生啖其肉,愿请命回去,将此子千刀万剐,为我蔡州兵将报仇雪恨!”
说罢,他已是泪流满面,显然对这次失败耿耿于怀。
柴荣闻言,眉头越皱越紧,但内心的骄傲却让他不愿轻易改变自己的计划。
李重进深知皇帝的心思,知道柴荣不会因为一支偏师而动摇大局。
赵匡胤跟随柴荣多年,对陛下的心思了如指掌。
他铿锵有力地说道:“陛下,此时若回军,岂不是坠了我大军在此聚集的气势?以末将之见,当血洗紫金山,大战濠州城,将李景达全军剿灭,再合力攻破寿州城。至于汴京城中,韩将军守卫许州、汴京,只要加以提防,定能够将此叛军剿灭。”
李重进也抱拳道:“启禀陛下,老臣也以为当前首要任务是攻破南唐李景达。”
“韩老将军乃三朝元老,对付此等小丑不成问题!”
“南唐李贼偏师北上,后无援兵,内无粮草,不可能深入。此次蔡州兵马之所以遭此大败,实则是轻敌所致,未能及时察觉敌人的真实力量。若是坚守城池,齐心协力对抗敌人,纵使李从嘉有万夫不当之勇,又怎能攻破我大周的防线?”
二人言毕,柴荣的眉头逐渐舒展。
他一生自负,自认为无敌于天下,怎可能因为一支小小的偏师就打乱了自己的宏图大计?
在他的心中,那些所谓的“敌军”不过是蝼蚁一般的存在,根本无法撼动他那坚如磐石的决心和信念。
此刻,他心中的怒火虽未完全平息,但对于未来的战斗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他知道,真正的决战即将来临,而胜利必将属于他。
柴荣环视众人说道:“韩老将军守卫京师,朕心甚安。如今腾中正守住蔡州,莫要再有动作,蔡州城他是不可能打下来的。”
忠武节度使韩通,本就负责守卫许州。
柴荣临行之前,更是特别任命他为侍卫都虞候兼京城内外都巡检,赋予了他守护大周后方的重任。
韩通在军中的地位仅次于李重进和张永德,但他的忠诚与战绩却无出其右。
这位历经汉、晋、周三朝的老将,从一名普通军校起步,经历了大小百余仗,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
这两年来,韩通不仅北击北汉,稳固北方防线;西伐蜀国,拓展大周疆土;南攻南唐,展现了不凡的军事才能。
因此,他在军中威望极高,被誉为军功赫赫的名将。尽管李重进作为郭威的外甥,张永德作为郭威的女婿,在家族关系上占据优势,但若论及纯粹的军事才能与声望,韩通无疑是军中的头号人物。
面对南唐李从嘉的偷袭挑衅,柴荣昂首望向前方,目光坚定而自信。
“可笑的南唐小儿,想学围魏救赵之计,可他不是孙膑,我大周也不是那脆弱的魏国,我更不是那畏缩的魏王!”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透露出对敌人的轻蔑和对自己实力的绝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