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萧诚一直通过广播和报纸关注着朝鲜半岛的战况。
韩国首任总统李承晚在6月27日清晨,天还没亮,就在未告知广大军民的情况下,率先登上了前往南部水原市的专列,离开了首都汉城。
东京的报纸自然不会给李承晚什么面子,报道得相当直白。
萧诚从报纸上看到,日本记者毫不掩饰地指出李承晚是因为担心自己如果被俘,将会被朝鲜军队处决,才匆匆抛下汉城军民逃走的。
在李承晚逃离汉城之后,到了早上6点,韩国广播电台宣布了政府机关迁往水原的消息。
这对汉城市民和仍在坚守的军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瞬间引发了大规模的恐慌和混乱。
40万汉城市民惊慌失措,与溃退的军队混杂在一起,试图向南逃离汉城,场面极度混乱。
汉江大桥是当时汉城南撤的唯一生命线。
可是,为了阻挡朝鲜军队追击,被吓破了胆的韩国军方又出了一个昏招。
他们竟然在朝鲜军队距离尚远的情况下,不顾大量的军民还未来得及从汉江北岸撤离,匆忙决定炸毁汉江大桥。
更夸张的是,炸毁汉江大桥之时,韩军甚至没有清场!
没错,这帮家伙竟然在桥上挤满了难民、车辆以及撤退的友军的情况下炸桥!
在6月28日凌晨2点30分,汉江大桥被韩军炸毁。
按照韩国官方媒体的说法,有大约800名平民和士兵直接在炸桥时丧生。
实际上到底多少,在如此混乱的情况下,恐怕根本统计不出来。
但无论如何,真实的死亡人数,一定只多不少。
韩军炸毁汉江大桥,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还带来了更大的灾难性后果!
失去了汉江大桥,使得尚未过江的约4个师的韩国军队,被直接抛弃在了北岸。
要知道,开战时韩国总兵力不过才十万人左右,这四个师能占到全国兵力的一半,竟然就这样随随便便被抛弃了。
最终成功逃到汉江以南的韩军不足两万人,主力部队和重型装备几乎全部丧失。
不过,真正让萧诚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巨大的代价原本是不需要付出的!
因为直到汉江大桥被炸毁整整十个小时之后,朝军的先头部队才抵达汉江北岸。
也就是说,韩国政府和军方完全有时间将大部队从容撤到南岸之后,再炸毁大桥,不需要在这件事上付出任何伤亡。
可以说,是韩国军方自己葬送了韩军的主力部队。
李承晚政府的仓皇南逃和汉江大桥的过早炸毁,带韩国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经过这次大溃退,逃到汉江南岸的一万多韩国军队的士气和组织已经彻底瓦解。
李承晚本人和政府高层在危机时刻优先自保,不顾军民死活的行为,也使得韩国政府的公众信誉严重受损。
朝军占领汉城之后,很快肃清了被抛弃在汉江以北的韩军,然后渡过汉江,继续向南进攻。
水原就在汉江南岸,距离汉城并不远,当然是守不住的。
李承晚政府和剩余的韩军继续南逃,经过大田、大邱,终于在7月逃到了朝鲜半岛东南端的釜山。
到了8月初,朝鲜军队已经抵达了洛东江西岸,包围了韩国在半岛上最后的据点釜山地区。
。。。
8月中旬,深夜,釜山以西,洛东江东岸。
此时,朝鲜军队正在为接下来攻克釜山的战役做准备,和美韩联军隔着洛东江对峙,暂时没有大规模战事。
双方都在江滩上布设了雷区,而且有大量的士兵在沿岸巡逻。
“那边好像有什么动静?”
一名夜间巡逻的韩军士兵似乎发现了什么,在招呼同伴的同时,端起自己的美制m1加兰德步枪,将枪口对着不远处的一片江滩。
“放轻松点,那一片可是地雷最密集的区域了。”
另一名韩军士兵看了看同伴枪口所指的区域,轻轻笑了笑,
“就算是白天,谁要从那里经过也是死路一条,更何况还是黑灯瞎火的半夜。”
“也对。”
端着步枪的士兵又仔细观察了一会,终于放松下来,
“都怪这场战争,让人整天神经紧绷。”
。。。
看着两名巡逻的韩军士兵走远之后,一个同样穿着韩军军服的人影悄悄开始移动。
毫不犹豫闯入了这附近地雷最密集的一片江滩。
可是,和那两名韩军士兵所想的不同,这人在能见度极低的深夜,竟然没有触发任何一枚地雷。
悄无声息地穿过了这片雷区,顺利走到了江边。
然后,人影尽可能轻手轻脚地下水,向对岸游去。
横渡数百米宽的洛东江之后,人影悄悄上岸,同样选择穿过一片地雷密集的区域,向最近的朝军哨所走去。
“什么人!”
朝军哨兵发现了靠近哨所的人影,立刻举枪对准了来人。
“我从釜山来!”
身着韩军军服的人影高举双手,
“请带我去见你们的指挥官,我有重要情报向他报告!”
。。。
几天后,釜山市区。
由于战乱,如今的釜山到处都是难民。
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半大男孩走过一座住宅,在经过墙角时,用粉笔在一块砖头上画了一个三角形符号,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
没过多久,一名西装革履的体面人经过这里,看了看墙角的三角符号之后,同样用粉笔在旁边另一块砖头上,画了一个小小的正方形。
当晚,釜山城内两座不同的建筑内,都响起了“嘀嘀。嘀。”的发报声。
两条不同的信息,通过无线电波,分别传向了东京和平壤。
。。。
东京,小田宅。
萧诚看着手上的电文,轻轻笑了起来。
看来,第一个工具人已经成功将情报传递给朝鲜军队了,而且引起了朝鲜方面的重视。
这一点,从朝鲜方面潜伏在釜山的情报人员按照工具人所说的暗号,给自己提供了回应就可以看出。
萧诚看了看墙上的日历,距离八月底已经没有几天了。
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详细行动计划,应该差不多已经制定出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