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的面容或严肃,或恭敬,有条不紊地奏报着各类事务。
大多是些地方民生琐事、钱粮收支等平常政务。
乾隆微微颔首,神色平静,偶尔开口,声音低沉却有力,给出简洁而精准的批示。
待大臣们奏事完毕,乾隆身子微微坐直,龙袍的下摆随之轻轻摆动。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群臣,声如洪钟般开口,“朕今日,有一件极为重要之事要与诸位爱卿宣布。”
这话一出,原本还带着些轻微议论声的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大臣们纷纷收起神色,竖耳倾听,殿内落针可闻。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好奇与期待,目光紧紧盯着龙椅上的乾隆。
“前些时日,朕微服出宫体察民情,不料途中遭遇刺客袭击。”
乾隆说到此处,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冷厉,“那刺客训练有素,人数众多,手段狠辣,形势万分危急。
生死一线间,全靠御前侍卫萧剑拼死护驾。
他武艺高强,胆识过人,以一己之力抵挡刺客,将朕从鬼门关拉回,护得朕安然无恙。
所以,朕今日下旨进封,小路子,念圣旨吧!”
小路子连忙趋步向前,双手高高举起明黄色的圣旨,圣旨上的字迹由上等朱砂书写,笔锋刚劲有力。
他清了清嗓子,扯着尖细的嗓音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天命,君临天下,赖诸臣之力,四海升平。
今有萧剑,忠勇可嘉,心怀家国。
日前朕遇凶险,萧剑奋不顾身,救朕于危难之中,其功甚大,朕甚感欣慰。
特封萧剑为靖远侯,赐封地于桃源郡……”
小路子的声音还在大殿内回荡,礼部尚书王大人。
他额头上青筋暴起,怒声喊道:“皇上此举,实在不妥!”
这一声喊,如同平地惊雷,瞬间打破了大殿的宁静。
“臣附议!”
兵部侍郎赵大人紧接着站了出来,他眉头紧紧拧成一个“川”字,神色焦急,双手抱拳说道:“皇上,这萧剑此前毫无声名。
我等竟从未听闻其人,如此轻易便封他为侯。
还兼任镇国将军这般要职,实在难以服众!”
“是啊,皇上!”
年轻的翰林院编修孙大人也跟着附和,他激动得满脸通红,衣袖随着动作微微摆动,“官职封赏关乎朝廷纲纪,怎能如此草率?”
“皇上,您不能如此任人唯亲呐!”
吏部侍郎李大人痛心疾首,花白的胡子气得微微颤抖,“那萧剑可是萧妃娘娘的亲哥哥。
您此前封他为御前一等侍卫已然是格外开恩。
如今短短几日,还要封他为侯,这朝堂的规矩、祖宗的制度置于何地?”
一时间,反对声此起彼伏,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义愤填膺,有的摇头叹息,大殿内一片嘈杂。
面对群臣的激烈反对,乾隆神色平静,仿若早有预料。
他不慌不忙地端起桌上的茶杯,杯身由温润的白玉制成,上面雕刻着精致的花纹。
乾隆轻轻吹开漂浮在水面上的茶叶,浅抿一口,热气升腾,模糊了他的面容。
仿佛这激烈的争吵,于他而言,不过是小事一桩。
这时,傅恒站了出来。
他身着一品朝服,胸前补子上绣着的仙鹤栩栩如生。
傅恒身姿笔挺,面容英俊,眼神坚定而锐利,举手投足间尽显稳重与威严。
他先向乾隆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动作流畅而恭敬,然后转身面向群臣,声音洪亮且沉稳:“诸位大人,且听我一言。”
他的声音仿若洪钟,在大殿内久久回荡。
群臣的议论声渐渐小了下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萧剑虽此前名不见经传,但他的功绩却不容小觑。”
傅恒目光炯炯,眼神如炬般扫视着众人,“当日皇上微服出宫,遭遇的乃是精心策划、训练有素的刺客。
人数众多且手段狠辣,彼时形势之危急,远超想象。
在那样生死攸关的时刻,萧剑不顾自身安危,单枪匹马对抗刺客,救皇上于危难之中。
这份从龙之功,试问在场的诸位大人,有几人能做到?”
傅恒微微一顿,目光落在刚才激烈反对的几位大臣身上,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
“再者,镇国将军与靖远侯之位,不仅是无上的荣耀,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傅恒神色庄重,语气诚恳,“萧剑能在生死关头护皇上周全,足见其武艺高强、忠心耿耿。
如今我大清边疆虽无大规模战事,但隐患仍存,西方列强虎视眈眈,北方部落也时有异动。
有萧剑这样有勇有谋、忠心可鉴的人才镇守,实乃我大清之福,国家之幸。
皇上是大清的根,封侯又何妨?”
福伦也站了出来。
他身着朝服,神色恭敬,拱手说道:“傅大人所言极是。
萧剑的忠心,我等虽未亲眼所见,但皇上的安危岂是小事?
皇上既然如此信任他,委以重任,必然有皇上的深谋远虑与考量。”
刘统勋轻抚胡须,缓缓开口,“此次护驾之功,不可不赏。
若只因出身低微或未曾听闻,便轻易否定一个人的功绩。
那朝堂之上,岂不是要埋没许多栋梁之才?
我大清向来唯才是举,不应拘泥于出身与声名。”
在傅恒等人有理有据的反驳下,那些反对的大臣们渐渐没了声音。
有的大臣低头沉思,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有的面露尴尬之色,微微低下头去,不再言语。
最终,这场关于萧剑册封的激烈争吵,以傅恒力压满朝文武而告终。
乾隆看着这一切,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笑容,眼神中满是对局势的掌控与对未来的期许。
此次册封萧剑,实则是他精心布局的关键一步,为的正是日后册封云儿为后。
云儿在乾隆心中,是妻子的不二人选。
但册封皇后乃国之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他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
如今,看着大臣们虽有议论,却未出现强烈反对,这结果让乾隆很是满意。
他不禁在心底暗暗思忖,日后册封云儿为后,阻力或许不会太大。
无论是谁,都无法阻拦,他要娶云儿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