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袁燕 > 第607章 灭高句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面对新的“五胡乱华”,袁熙并不意外,但这种事能提前一百多年,倒是袁熙没想到的。

不过,袁熙手下的朝臣们没时间考虑此事,他们明显感觉到了这是一场被人利用的阴谋。

田丰作为太傅,已经很少参与朝政了,除非是影响大燕国根基的事情。

这次,田丰先坐不住了,主要他也是宽厚处理异族的支持者。

这些信件除了袁熙,最先看到的就是田丰。

田丰曾于昨夜专门找到袁熙讨论此事:“微臣斗胆,请问陛下,刘浪行此大祸,是否为陛下授意?”

袁熙在刘浪的问题上一直是暧昧不清的,以袁熙对待异族时的强硬态度,就算是傻子也看出了刘浪大概率是袁熙的棋子。

朝堂上的那帮聪明人自然也能看的出来,只不过大家不愿意说破罢了。

而且,放泄归泥返回草原王庭,本来就是朝堂上的众臣最初就讨论通过的。

主要原因就是诸葛亮等人确定泄归泥能力不够,在草原王庭一定无法正常统治,甚至会导致鲜卑四分五裂,这才符合大燕国的利益。

只不过,袁熙这个皇帝一人不同意罢了。

因此,刘浪当初搞出异族奴隶叛乱,且协助泄归泥逃亡的事,朝堂上虽然不满,但是也没有多做处理,大家就当无事发生罢了。

而现在,朝堂上的众臣在袁熙对新律法妥协之后,就立刻出现如此离谱的异族问题,自然不会当做小事处理了。

但是朝臣们没有一个敢于直接来找袁熙这个皇帝质问此事的,自然推举了一个代表,也是唯一一个能袁熙这个皇帝如此说话的,那就是田丰。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袁熙也被田丰给搞僵掉了,他知道朝堂上一定会有人来质问此事的。

其实,这事儿还真不是袁熙指使的,袁谦也曾跟袁熙汇报过,干支营甚至都提醒过,刘浪自从到了草原,明显野心爆棚。

再加上刘浪在书院里读过书,明显比草原的那帮家伙懂得如何搞政治斗争。

另外,跟大燕国的交往中,刘浪也更会钻大燕国郑策的漏洞,特别是针对朝堂上这帮守旧的官员,一旦他们露出任何破绽,刘浪都会加以利用的,如今这次的事件就是如此。

说白了,就是先来个外交辞令,而且是你新律法中有的部分。如果你同意,他纯赚的,如果你不同意,那就开战。

与之前无序似的恶意入侵完全不同,这就是阳谋,鲜卑人对于这种事物接受速度更快。

这也是袁熙最为担心的。

“那陛下就是要开战了!”田丰自然不再多问。

“老师,我知道你不理解,不如你先看看这个!”袁熙看出了田丰的失望,他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袁熙递给了田丰十几封信件。

“这是当年公孙度给踏顿和苏仆延的信件,也算解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公孙度在我刚到幽州的时候,就想要我的命!”袁熙恶狠狠地说着。

这些信件是朱盖灭掉公孙家的时候,带给袁熙的。

与这次异族送来的外交辞令性质的信件不同,这些公孙家与周边异族通信的信件,是秘密交给袁熙一人的。

因此,里面是有着不少关于公孙家和异族勾结,残害中原百姓的内容。

而且,当初公孙度派人指使麴义暗害袁熙,乌桓人也是参与的,苏仆延和踏顿都有参与。

而最后一封信,是公孙康与柯比能之间的通信,很明显,这些人都一直有着关联。

最为关键的是,他们一直都是一副嘴脸,那就是觊觎中原的土地,想要占领中原。

“一直以来,你们都在问我一件事,那就是为什么如此敌视异族?我不是敌视!是担忧!一旦和平下来,人的欲望就会进一步提高,需求更多土地,我们如此,那些异族人也是一样的。我们的土地远比异族人的肥沃,他们自然会渴望。劫掠不过是为了进一步占领前的蓄力,一旦我们变的虚弱,他们必然倾巢南下。到时候,我们可就扛不住了!”袁熙对田丰说的话,与他在大朝会上跟百官说的一样。

“鲜卑人、高句丽人、羌人、氐人和如今的匈奴人,等等,跟早年的匈奴人是不一样的。早年的匈奴人在草原上看不清中原的肥沃,也看不到中原的强大,自然不会在乎。但是,大汉四百年,已经把中原的肥沃和强大暴露给了世人,这帮异族早就开始觊觎中原的土地,也就是大燕国的土地。仅靠迁徙,一开始或许能赢得他们那所谓的忠心,一旦时间一长,他们就会趁我们虚弱,占领我们的土地。那时候,大燕国自己的百姓们怎么办?啊?”袁熙继续他的理论,他想趁着这个机会,说服朝臣们跟他一起开启这场北伐草原之战。

之前,只要牵扯到外敌之战,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司马懿说过最多的,就是国力不够,财政不支持。

这次甘宁拿下倭国,魏延拿下林邑国和扶南国,除了都发现了金银矿,他俩的回话很简单,就是那边都有着肥沃的土地,可以种植粮食,希望袁熙能迁徙百姓去种植。

也就是说,只要是有着合理政策的扩张,就一定是稳赚不赔的。

袁熙突然对于扩张有着很强烈的需求,在袁熙看来,就算自己的统治者形象会变差,他也要开展扩张,来增强大燕国百姓的生存空间。

而且现在,南下和东进,都已经不是什么很好的选择,甚至在袁熙自己的朝臣们看来,这是不道义的征伐,必须停止。

而进攻西域,则会受到北方的牵制,而且西域各国成分复杂,一般难以调和,除非直接强力镇压,否则过不了几年,就会反叛,特别是有着外力支持。

那么对北方草原的战争,就是迫在眉睫的。

不过,汉武帝时期的汉匈作战提醒了袁熙,要想对付北方草原的“恶邻”,就必须先解决东北方向的敌人。

汉武帝的方法是与当时还叫东胡人的鲜卑、乌桓、高句丽、肃慎人合作,共同对抗匈奴人。

如今,这招不行了,因为北方草原的敌人已经是这些早年被匈奴人踩在脚底下的鲜卑、乌桓、高句丽、肃慎等东胡人了。

就连匈奴人也只是其中一个小卡拉米了。

而最让人头疼的是,西边因为匈奴人的没落,也崛起了一批羌人和氐人,出来搞事情。

这也是大汉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无尽的外族动乱几乎掏空了大汉朝的国力,更是让边疆上出现了董卓、公孙家、士家等这样大军阀。

甚至本该灭亡了的匈奴人,在东汉末年都逐渐恢复了元气,直至西晋时期突然崛起,给中原王朝一记重创,开启了历史上的“五胡乱华”。

因此,要想解决这次出现的“五胡乱华”的危机,袁熙的想法很简单,其他地方先拖着,无论是信件,还是地方武装都要保证克制。

只有一个地方直接采取进攻措施,而且军队要快,士兵要多,那就是高句丽。

说白了,就是杀鸡儆猴。

这次进攻时的朝堂,比上一次解决边境危机时,更为团结。

而且文臣和武将们也都通力合作。

韩珩和赵云一起奔赴幽州北境边疆与步度根和泄归泥谈判。

张合带着袁谦、鲁肃前往并州跟刘浪的匈奴人、羯人联军谈判。

麴耀、王朗赶往凉州,与马振、毋丘兴、阎行一起跟羌人、氐人谈判。

董昭、诸葛亮和司马懿在袁熙的指挥下,于朝中安排攻打高句丽的事宜,陆逊亲自前往了辽东郡襄平城坐镇。

乾元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征北将军黄忠率两万大军自玄菟郡高句丽城东进,征东将军鲜于辅自乐浪郡朝鲜城北上,右将军甘宁自倭国邪马台城于海上出发,三路攻伐高句丽国。

十二月十二日,高句丽国丸都城陷落,山上王高延优带着老婆于氏(也是高延优的大嫂)逃亡东沃沮。

十二月二十五日,甘宁攻下东沃沮,高延优这次连老婆于氏都扔了,直接北逃至挹娄国领地。

挹娄国国主不敢收留高延优,因为甘宁还在追杀高延优,主要是袁熙给了死命令,就是他一定要见到高延优,无论死活。

高延优没办法只好逃入肃慎的诸部落中躲避,最终彻底消失在东北的雪原之中。

甘宁没办法,只好把高延优的老婆,也是把高延优提拔成山上王的于氏,作为战利品,送进大燕国的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