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60年代:每日盲盒,悠闲生活 > 第696章 课本问题!小进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96章 课本问题!小进步!

看了一下满脸狐疑的红姐,陈景失笑摇了摇头,不紧不慢的解释。他清楚十四套书本不少,总得每人都有一套方便学习。

一个年级十四套,六个年级就是八十四套。

这些里面还要分出科目,语文、算术、外语、政治、历史、生产常识、地理等,这些加起来的书本可不少。

“这样啊,那要不少书本哦,这我不能立马给你答复,等问问情况再说。”

“要一点点到没什么,你这要的也太多了,我哪能一下给你找来那么多书本,去废品回收站都收不到。”

听完弟弟的解释,周红在心里计算了一下,一脸无奈的回应。

一年级到六年级的科目书本加起来,都有几十本书,还得乘以十四,那就是几百本书。

对此,哪怕有关系也得问问再看,她是想着弄新书,这样更方便。

找城里印刷厂走走关系,看看印刷厂那边还没有课本的模板,要是没有就不好弄。

最不济只能去废品回收站,看那里有没有别人卖掉的课本.....

“好,那就先试试看,没有就算了。”闻言,陈景点头表示认同,知道这种事不是一下能解决。同时他自己也在思考,城里学校会不会有剩余的课本。

既然是给家人弄课本,肯定是新的更好,实在没有,旧的也不是不能将就。

现在她们处于刚识字的阶段,有一年级的课本就足够,二年级往后课本并不着急,总有办法能弄到。

再不济还能去市里看看,城里没有的东西,不代表市里没有。

“别着急,先弄一年级的课本不就好了,二年级往后明年再弄。”

“一年级新课本没那么多,拿去印刷不就好了,不算什么大事!咱这边没有黑板和粉笔卖,得去供销社那边才有。”

看陈景那一副思虑的模样,周红轻声开口。

从城里收集到那么多新课本不现实,大不了找关系让印刷厂印一些。

反正学校的课本基本都是印刷厂印刷的,只不过好像不是城里的印刷厂,问题应该不大。

只是一些读书用的课本,印刷起来不算违规违纪。

“嘿嘿,好!那课本的事,姐你费费心。”听到可以去印刷,顿时让陈景眼前一亮,他刚才还真没往这边想。

有印刷厂在,只需要一套样本就能印出十四套,不用那么耗费心思去收集。

“你呀,行了,我会帮你解决。在这等我一会,我去请假,咱一起回去。”

看陈景那惊喜的表情,周红感到好笑,平时看他挺聪明,这个时候居然钻牛角尖。

紧接着招呼陈景一声,转身往百货商场主任的办公室走去,打算请假和陈景回家。

自从上次事情闹的,陈景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来家里了,晚上在家吃饭,肯定要招待好。

对此,陈景耸了耸肩,靠在柜台上,顺手从旁边小碟子里拿起几颗花生往嘴里丢。

.....

陈家村

时间流逝的很快,宋倩、邱思思、李静岚、柳雅韵、很快带着众人继续在屋檐下教学,没有什么兴趣的姜翠花坐旁边百无聊赖听着。

谢来福又牵着小驼鹿出去放,早上回来后就没有再牵出去,这个时候牵出去吃到傍晚,晚上就不会饿。

因为是晚秋,村子周围很少有绿草,只能在进山口的位置吃点绿树叶,要么往里面吃小树苗。

现在还勉强能够维持小驼鹿的食物,一旦入冬下雪,到时候小驼鹿都估计要吃上家里一份粮食。

蘑菇培育基地内,王秀、陈秀珍时不时就带人进两个蘑菇培育基地照看,顺便教导其他新来这边上工的工人怎么看蘑菇的生长情况。

陈翠翠一直由陈秀珍带着,两天都没出什么乱子。

她回娘家这边生活的事情也传了出去,村里不少人议论这事,倒没怎么针对,只当个八卦谈资。

“这天真热啊,早晚就凉,唉。”坐在院子里看几位女知青教学的姜翠花,随意地说道。

抬头看向天空,刺眼的光芒让她睁不开眼睛,内心感慨着时间流逝,这么快马上就要入冬。

“阿姨,这其实还算好的,换做我家那边,会比这里更热!”一旁众人听到姜翠花的感慨和叹息,李静岚笑着开口。

尽管这边温度不低,对她来说还没有到极限,可以接受。

“俺没去过其他地方,倒是不知道其他地方怎么样,算了,咱吃西瓜。”

面对李静岚的话,姜翠花脸上露出一丝好奇,扯了一句,起身往厨房走去。

这时候正好吃西瓜,顺便让大家休息一会。

一边侧着耳朵悄咪咪听的念雪,听到外婆说吃西瓜,两个小眼睛立马放光。

哪怕她不知道西瓜是什么,只要是能吃的东西,她都感兴趣!陈梅、陈小玲、陈丽、看了一眼母亲背影,没有起身去帮忙。

低头看向身前本子,心里默念各种拼音让自己记住。今天上午开始,在教会她们一些简单文字、写字后,就开始教拼音。

因为众人的年纪、认知、都参差不齐,所以宋倩她们才会先教一点简单文字,和她们自己的名字。

其中意秋、念雪、志宏、春梅、春霞、大丫、二丫、三丫、小丫、她们平时自称俺,都变成自称我,算是一个小进步。

在几位知青看来,俺并没什么不好,听上去更显亲切、朴实。

但是「我」使用范围更广泛,书面和口语中都更常见,风格更正式、规范。

进入厨房的姜翠花,将泡在木盆内的西瓜拿起来,从旁边抽出一把菜刀,用清水洗了一下。

接着就开始处理西瓜,菜刀刚切进去一点点,一道微小的崩裂声传出,西瓜直接从中间崩裂开,连继续下刀都不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