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大唐兕子:我的六个神豪小囊君! > 第401章 昭陵梨落,辽河花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1章 昭陵梨落,辽河花开

昭陵的梨花,今年开得比往年都早。风一过,花瓣簌簌落在石阶上,像谁在轻轻叩门。守门的老宦官侧耳,仿佛又听见那一声软软的“耶耶”。可抬眼望去,只有漫天素白。

贞观廿三年,晋阳公主李明达薨于大内,年仅十二。帝后大恸,葬于昭陵,随母后。

一千三百年后,辽河平原的连珠村,春雾里一声婴啼。刘老汉抱着刚落地的孙女,枯皱的手掌抚过孩子左颊浅浅的酒窝,忽地心口一颤:“这孩子……像从画里走出来的。”

女娃娃取名贞宁。

贞宁三岁那年,奶奶把一架老纺车从仓房拖出来。纺车吱呀一转,她竟怔住,伸着小手去摸那褪色的木轮,嘴里含混地吐出一个字:“娘……”

奶奶只当童言稚语,笑道:“小囡想娘啦?娘去城里给你买花布。”

贞宁却趴在纺车上,忽然哭了,泪珠成串。没人知道,那一刻她脑海里掠过的是太极宫的梨花、父亲的龙袍和母亲最后一次替她梳头的温度。

十二岁,命运又一次伸手掐断了她的童年。

父亲刘旺在工地坠亡,母亲一病不起。那天,贞宁跪在母亲炕前,像千年前跪在昭陵前一样,轻声说:“这一世,换我护你。”

从此,辽河岸边多了一个瘦小的背影:

凌晨四点,她踩着露水下地,把第一担水挑回家;

日头毒时,她用破草帽给母亲扇风,扇着扇着就把自己扇睡着了;

夜里母亲咳血,她背起比自己重二十斤的母亲,赤脚跑过玉米地,去敲村里唯一有车的赵叔家门。

2018年4月,连珠村突降暴雨。

贞宁正给儿子刷婚房,母亲在灶台边痛得弯腰。

“胃出血,再晚一步就没救了。”市医院的白炽灯下,医生的话像冰。

她攥着缴费单,在走廊里转了两圈,掏出手机:

“婚礼……推迟吧,我娘的病第一。”

九天后,母亲出院。她瘦得颧骨高耸,却仍把母亲背上车,像背起整个大唐的月光。

2021年,贞宁当选村委委员。

防疫卡口的风,吹得她眼泪横流;可一转身,她又把氧气袋捧到母亲炕头。

夜里十二点,她在电脑前录扶贫表,母亲摸索着递来一杯温水。

她接过,忽然想起前世最后一次为父亲磨墨——那墨香与这温水,竟一样滚烫。

今年清明,她修葺老屋,把那架老纺车搬到堂屋正中。

小孙女绕车跑:“奶奶,这是啥?”

她坐下,脚轻轻一踏,吱呀——

棉线在她指间雪白,像那年太极宫的梨花。

“这是奶奶上一辈子的娘,留给我的。”

小孙女眨眼:“那娘在哪儿?”

贞宁抬眼,窗外梨花落如雪。

“她一直在,风里、线里、你我的笑涡里。”

夜深,纺车声歇。贞宁端着油灯,走到母亲炕前,替老人掖好被角。

母亲含糊地问了句:“囡,累不?”

她像千年前那样,把脸贴在母亲掌心,轻轻蹭了蹭:

“娘在,贞宁就不累。”

灯芯“啪”地爆了个花。

恍惚间,她仿佛又看见长安月,照着一个穿龙袍的人远远伸手——

“兕子,来。”

她含着泪,悄悄应了一声:

“耶耶,这一世,我把娘守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