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廖永明这所谓的服装厂,此时在越来越多的人看来就像是一个小作坊。

本来刚开始的时候,所有加入服装厂的人都还没看到服装厂的发展前景。

所以觉得廖永明当时买好几个铺子当服装厂、买几十套筒子楼的住房当员工宿舍,虽然奇怪但也算不上啥大问题。

大多数人只是觉得,廖永明这是用这种不走寻常路的方式,尽可能的在降低开服装厂的风险。

可如今服装厂极具销售潜力的鸭绒服、鹅绒服、薄棉服已经设计出来了。

就连合作投资的外商也有了。

最重要的是,连官方竟然都派来那么一大帮专业的人,来帮廖永明的服装厂保证营销的顺利进行。

这人一多,生产一正式提上日程,廖永明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竟不再是如何营销和生产了。

而是这么多的人,住哪?

马上要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生产厂房安排在哪?

这可是要卖到全世界的衣服,总不能真就只在这么几间铺子里生产吧?

而且除了厂房之外,其他该准备的都已经差不多备齐了。

这时候被寄予厚望的服装厂,也不可能因为个厂房的事儿暂停计划吧。

所以,眼下这种情况该咋办。

之前那些看好廖永明的人,突然发现整个计划的推进竟然会被厂房这么小的事儿给绊住,也都觉得有些无语了。

没辙,这时候即使不应该出手,徐柏瀚老爷子也得想办法再帮廖永明这个忙了。

他赶紧联系人,问问如今的鹏城有没有空着的、可以立刻马上投入使用的厂房。

可现在是什么时候?

鹏城又是什么地方?

在恨不得日夜不休求发展的鹏城想找一个空闲厂房,这简直就是在做梦。

如今鹏城所有的厂房,有一个算一个,不管多大多小甚至有多破旧、位置有多不好,那都没有一个是闲着的,全都有生意人在用。

不仅如此,此时鹏城就连还没盖好的新厂房,那都早已被国内还有香江来的生意人给订下了。

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徐柏瀚也不可能以权压人来获取一个厂房。

更何况徐柏瀚老爷子也不可能这么做。

但得知鹏城如今这样的情况,新加入廖永明这个项目的人也算是能勉强理解廖永明了。

觉得廖永明或许不是因为脑抽,而在开服装厂的初期就不去买厂房。

主要还是厂房资源太过稀缺,估计廖永明这么一个从北方来的外地人,人生地不熟的就算有钱恐怕也不容易买到,这才导致现在的局面。

只有一开始跟着廖永明来鹏城的李堃、赵海涛等人才知道,其实这还就真是廖永明的骚操作。

可如今时间紧任务重,时间实在是不能再耽搁了。

那厂房和住宿的问题,到底要如何才能解决?

还能怎么解决,看来只能将错就错了。

廖永明确实也是忽略了这个严重的问题,那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争取砸钱也要把他如今所在的这条街上的铺子都给买下来当厂房。

还有再在如今住着的筒子楼争取一下,再多买些房当员工宿舍。

不过这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要不,干脆就按当初安慰徐瑞丰时说的那样,干脆在h省省城或是在h省A市再建一个服装厂分厂,专门用来进行服装的加工。

看来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好在得知廖永明能在h省开服装厂分厂,而且服装厂还能得徐柏瀚老爷子,以及他那些老伙计们的集体看中,并且还能出手帮忙。

徐瑞丰就更没二话的表示要支持了。

他立即调整计划,把早已定下来给其他工厂的优惠便利转给了廖永明。

让廖永明即使都没有正式的服装厂厂房,却能用最快速度拥有现成的、马上就能投入使用的服装厂分厂。

徐瑞丰还亲自督促服装厂分厂的招工计划、以及派人配合李堃那帮业务人员联系到的,给廖永明的服装厂提供机械的国营工厂。

总之,在徐家那一大家子人的帮助下,以及在廖永明的钞能力下,一切都在快速且井然有序的发展。

而为了购买附近街道的铺子,以及买更多的筒子楼里的房子,还有生产服装用的各种设备。

短短一周的时间,廖永明就花出去了四百多万。

这钱花的,还真是如流水一般。

看的所有廖家人,还有李堃那帮跟廖永明亲近的人,天天眼皮直抽抽。

可当初卖批发市场,以及批发市场拆迁的钱,廖永明早就说过要用在鹏城这边的生意投资上。

而且保证过会给自己留后路,不会动用其他生意的盈利。

所以即使廖家人对廖永明如此大手笔投资心里感觉再不踏实,他们也仅是简单提醒了几句,而没有任何阻拦。

钱果真没有白花的。

各种投资一到位,整个项目每个环节都开始了快速的发展。

而且官方也借着派考察团去米国的机会,让人再次联系上了Linda。

拿着齐备的资料,Linda立即开始在多个国家注册廖永明的Valerius,梵瑞思这个品牌和商标。

除此之外,Linda还按照廖永明的提议,给她自己立一个新的人设,那就是旅行达人。

本来Linda就爱旅行,答应跟廖永明合作后,就更需要飞往全世界帮忙注册品牌之类的。

那Linda不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多拍一些当地的照片,搜集一点儿当地的特色还有小故事。

然后Linda搜集的这些资料,就可以让官方在米国的擅长写文章的人帮忙,将其写成一篇篇游记。

再以Linda的名义,把游记投稿到报纸和杂志上。

甚至积累多了,未来还可以出版一本Linda的游记。

这个人设按廖永明所说,可以慢慢的养。

等到合适的时候,Linda就可以通过游记也帮廖永明的服装进行推广了和代言了。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向前推进。

九月中旬的时候,《冒险家日记》这个故事的第一本已经被编辑完成。

多种语言的翻译,也已经进行了大半。

官方已经帮忙让人提前联系好了米国那边的出版社,一旦《冒险家日记》这个故事的翻译版本完成,立刻就能安排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