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还没有普及互联网的时代,底层的东西再好都不容易火。
但高档的东西,尤其是越珍贵、越稀少、越能彰显身份的东西。
即使穷人买不起,这样的东西不仅能在富人之间流传,就连穷人也耳熟能详、甚至趋之若鹜。
就像从前结婚必备的三转一响,就算穷人买不起,可谁没听说过,谁不心生向往?
而且就连穷人都知道,买自行车就必须买凤凰牌、永久牌或飞鸽牌的。
买缝纫机就要买蝴蝶牌、蜜蜂牌的。
买手表就要买上海牌的。
买收音机就要买红星牌或是红灯牌的。
只有买这几个牌子的三转一响,那才是真正的身份的象征,是值得嘚瑟的事儿。
只不过,国内出名的某些品牌,并不一定能在国外同样打响名声。
因为,他们不懂得怎么在洋商面前营销自己。
可廖永明会呀!
廖永明又是通过《探险家的日记》这故事给人洗脑,又是在推广销售的时候不惜用夸张的语言、编造的身份,不断提升服装的价值。
再加上廖永明是头一次做服装、卖服装,就算准备的再多也不敢说自己准备的足够充分。
所以廖永明无论是准备的原料还是生产的库存,竟然卖出了好几万件都不够卖的。
廖永明的服装厂卖的鸭绒服、鹅绒服虽然很贵,但这些衣服毕竟不是卖到国内,而是要卖到全世界。
那区区几万件衣服往多个国家一平摊,结果就是哪个国家都分不到多少。
这一下子,就更加印证了廖永明的Valerius,梵瑞思品牌服装是稀罕货、是高档货,是有钱有势都不一定能买到的货!
如此一来,Valerius,梵瑞思品牌的鸭绒服、鹅绒服竟然在洋人的上流圈子里更风靡了。
甚至有贵族宁愿花几倍的价格,也要从别人手中换到一件。
这事儿看在那些从廖永明这儿进货的洋商眼中,这妥妥的就是商机啊!
这些洋商甚至还恨不得给自己来一巴掌。
谁让他们那么没有眼光和眼界,当初进货为何只想着要尽可能的降低风险而尝试性的进货?
要是早知道那些上流圈子的人会是如今这种反应,他们早就倾家荡产也要把Valerius,梵瑞思服装厂生产的所有服装都垄断了。
他们真真是因为一时的小心谨慎,而错失了千载难逢的一夜暴富的机会啊!
悔之晚矣!
悔之晚矣!
结果1985年12月底,这些洋商们都顾不得过什么圣诞节、还是过几天的元旦。
他们就急吼吼的、不约而同的从世界各地飞到了香江,赶来了鹏城。
一到鹏城,所有洋商就把廖永明给围住了,说什么都要廖永明把货赶紧卖给他们。
这……
廖永明就算想象到了自家服装的火,却也没想到会如此的火。
如今,他已经让工人们开始加班加点的赶工了。
结果没想到,工厂都忙成那样了,居然还赶不上销售的速度。
可就算工厂再加班加点,原材料毕竟有限啊!
所以廖永明也不得不遗憾的告诉各位洋商,为了保证鸭绒服、鹅绒服的品质,他最多只能再提供一万多件的产品,就真的无法再提供货物了。
这下子,鸭绒服、鹅绒服竟真的变成了稀缺品。
这怎么行?
最多还能再提供一万多件产品,这根本不够眼前这帮洋商们卖的。
甚至这里的两三个洋商,就足以把这仅剩的还没完全生产出来的产品给瓜分了。
这下子,这几十个洋商抢订单就抢的更疯狂了。
如此场面,自然引起了鹏城当地越来越多的人注意。
打早就已经有鹏城的生意人发觉这条迎春路上的铺子不对劲了。
他们虽不知道迎春路那些几乎不开门迎客的铺子是干什么的,但能吸引来那么多看起来就很有实力的洋商,这条路上的铺子就一定很不一般。
结果就从这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鹏城生意人就选择在迎春路附近聚集了。
他们能买、能租迎春路的铺子就买、就租。
买不到、租不到,就去租离迎春路最近的几条街的铺子。
甚至还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迎春路附近摆摊卖货,或者仅仅是卖吃食。
他们想的很简单,既然这里能吸引来那么多洋商,说不定就能让他们淘到跟洋商做大笔交易的机会。
结果本来就算是比较热闹的路段,如今是更热闹了。
只不过,这里热不热闹都暂时与廖永明无关。
他现在是真的头疼的不行。
大把的米元要往他面前送,可他手里是真没有鸭绒、鹅绒了啊!
这破天的财富,让他怎么接才好?
徐柏瀚老爷子知道此事后,早已亲自下场给廖永明帮忙,想办法帮他尽快从国外进口大量鸭绒和鹅绒。
可这种临时起意的生意,又远隔不知多少里,哪是那么快能送到廖永明的服装厂的。
更何况国外那些有鸭绒、鹅绒的洋商也不是傻子,这时候正好坐地起价,弄的廖永明和徐柏瀚都头疼不已。
结果这还不算完。
由于那些洋商没办法从廖永明这儿尽快弄到更多货物了。
结果也不知从何人何地开始,竟然有人想要在国外注册Valerius,梵瑞思品牌,然后尝试仿制Valerius,梵瑞思的鸭绒服和鹅绒服。
这事儿传到徐柏瀚等一众大佬的耳朵里,当时就气的他们猛拍桌子、大骂洋人的不齿。
幸好幸好,廖永明在很早之前就在这方面做好了准备。
Linda在廖永明的要求下,不仅在很多主要国家都注册过了Valerius,梵瑞思服装品牌,还都申请完了设计、技术专利。
结果国外那些想要趁机注册品牌、占便宜的无良商人,不但一点儿没占到便宜,甚至还有人被Linda给直接告上了法庭,要求一波赔偿。
“呼~~~
幸亏没让那帮孙子得逞!
否则……”
刚刚挂断手下汇报的电话,徐柏瀚老爷子依旧感觉心有余悸。
他想到如果不是廖永明有先见之明,岂不是廖永明的服装厂顶多就只能赚一波钱。
然后廖永明之前做的所有的成果,就都变成了给那些不良洋商做了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