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禁忌武夫 > 第490章 祭奠关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安带着小花,一路游山玩水,每经过一个城镇,驻足休息,品尝美食。

他并没有刻意的打探关于南楚的消息,但关于南楚的事情,在酒楼常有人议论,甚至有人因意见分歧,大打出手。

西牛贺洲各个国家的百姓虽穷,但并没有像星河洲一样,出现易子而食,饿殍千里之景。

这几年,因为南楚的强大,使得西牛贺洲诸国,没有了相互攻伐,反而和平共处。

没有天灾,没有战争。对于百姓,再苦的日子也能过下去。

然而,这一切平静的表面之下,正在酝酿着新一轮风暴。

宁皇、段文鸯、胡可可、贾仁、贾谊、张虎、张彪、柳如玉、柳如琢、阿何等人,已成了传奇。

特别是他,更是有很多故事。

与宁皇和沐如雪之间的感情,已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

各种猜测,各种脑补,而且还写成了话本,在各大戏台传唱。

有时候长安听后,都觉得脸红。

甚至有人看到长安的模样,不由嘟囔道:一个个都想学长安,连头发都搞成一半黑一半白,恶心。

有人说:男人当为长安,左拥右抱;女人当为宁皇,雄霸一方。

更让平民百姓向往的是南楚的生活。南楚律法,人人平等。南楚百姓,读书者,当官治世,教化育人;学武者,为兵为将,保家卫国;经商者,法无禁止皆可为。无论是谁,无论从事何职,依法办事,通行无阻。

特别是官员,不是为民高一等,而是服务于人民。

有多大的权力,就需担多大的责任。

当官者,并不终身为官,常有考核,更有巡查。

南楚人,可穷,但志不可穷。

免费读书,只要你有才,有识,通过考试,可入官为政。

官不是一家,一族的;而是从百姓中挑选,公平公正。

长安听后,很是开心。

因为,曾经的随意而说,她们都在努力实现。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要有一些东西留下,而他,改变了南楚,改变了西牛贺洲。

这种改变,是从内到外的。

无论是宁皇,还是段文鸯,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为国为民者,当有福报。

而他们打破了世家大族的束缚,更让修真者为己用,让修真者也需遵法守法。这需要多大的力量,多大的决心。

从宁皇登基以来,才过去二十五年,这样的成就,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长安曾说,一个皇朝,要让百姓相信付出就有回报,更让百姓看到未来的希望。这样的国家,才会从内到外生机勃勃;这样的国家,将所向披靡。

他们做得很好!

有这样的朋友,值得骄傲,更值得自豪。

虽然他总是游戏风尘,不想入世纷扰,但也希望这方世界,少一些争斗,多一些美好。

长安曾说,西牛贺洲有太多的国家,各有各的利益,所以才会有无穷无尽的战争。如果,西牛贺洲只有一个国家,就没有了斗争,百姓将安居乐业,世间再没有无休止的斗争。

一路上,他们称南楚为梦想之国。更有人喝醉酒的时候说,南楚大军何时来,想成为南楚之人。

百姓永远是纯粹的,他们所想的无非是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而已。

他也有伤感:贾仁死了,张虎也死了,张彪也死了。

这些人,本不应该就这样死去。

因为他,一一死去。

梦想的实现,总需要血来浸染。

那下一次牺牲的又是谁?

段文鸯?宁皇?

何况,每一次征战,都有无数人死去。

值吗?值吧!

他有些迷茫!更有些忐忑!

为了那虚无缥缈的梦想,葬送亿万百姓,真的值得吗?

他恨那些操弄一切的人。

其实,他也在无形操弄着这一切,而且以亿万生灵为代价。

他有什么资格去指责别人?

心上有了锁,所以他走在荒郊野外,不轻易的再入城。

终于到了南楚边境,兜兜转转,他来到南楚和大明的边境。

那里是他第一次与南楚有真正的交际。

那里是他成长之所。

在那里,他认识了微宁、张虎、张彪、贾仁。

他来到忠烈祠,给关于上了香,洒了酒。

往事幕幕,物是人非。

关于这人,重情重义,所以死了。

这样的人,不该这样死去。

所以为他报了仇,但又有何用?

死人,终将活不过来。

“小伙子,你也是来祭奠关将军的?”

“嗯!”

这大娘头衣服虽旧,但很是干净。

提着供果,酒一一摆上。

点了香、燃了烛、烧了纸。

长安有些疑惑的问道,

“您认识关将军?”

“我认识他,但他不认得我。”

长安很疑惑,大娘笑着说,

“我有三个儿子,大儿叫李天一,二儿叫李二,三儿叫李三。他们都在镇南军从军。李二和李三战死,唯一活着的就是李天一,可惜疯了。”

此话一出,长安的心沉入了谷底。

“年轻人,不要担心我。我儿虽死,但还有两个孙子一个孙女,一个孙子已入朝为官,一个孙子已为将军,孙女也在读书,成绩极好。他们虽死,但南楚并没有忘记我,大儿虽疯,但国家每月都会发奉银,而我,有三份,直至我死去。儿媳、孙媳要接我去,但我不愿意。我的老头葬在这里,两个儿子葬在这里,这是我的根。何况,我的大儿子疯了,需要人照顾。”

“你有奉银,为什么不请人照顾?”

“请了,但自己的儿子,自己舍不得。钱,不重要,够用就行。曾经,当兵者死了就死了,什么也没有。如今,并不一样。这世道好了起来。有吃、有穿、有住,有书读。看着子孙们一点点好起来,我很开心。这一切,都是从关将军开始的。”

“你不恨吗?毕竟你的儿子死了。”

“恨什么?人都会死,只是值不值得而已。要想好的生活,就要有付出,这很公平。我儿虽死,是为国为家,光荣。我儿子的名字,刻在国师长安立的碑上,受世人永远祭奠。我虽为一妇人,但这些道理还是懂的。”

“你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大娘苦笑了一下,

“我没有能力,夫君因病无钱医治,而亡,于妻无用。家贫,三个儿,都从了军,他们没有选择,于母可悲。我生在那个时代,想赚钱,都没有机会。如今,不一样了。自从,宁皇登基,贾仁改革,百姓有了活路,更有了希望。这是一个好的时代。这一切,要感谢国师长安,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们。也要感谢关将军,是他发现了长安。我在家里为他们请了长生牌。”

大娘走了,留下的背影,让长安久久无法忘怀。

他什么也没做,不值得她如此夸奖。

“老爷!”

远处小花的声音把长安惊醒,他抬头看时,只见一群仙鹤飞过,在那石碑上绕了三圈。

那些祭奠之人,齐齐跪下,泪洒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