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娘子可是他家最好看的小娘子了!也是他们整个家族最受宠的小娘子,从小就把人捧在手心中,含在嘴里,就期待着将来能够寻得一个如意郎君!
元晟的反应没那么激烈,作为魏朝遗留得宗室,他明白自己想要凭借自己的能力得到重用是不可能了,若是自己的女儿能够凭借着美貌为自己弄来一官半职,也算是不白养这个女儿一场!
只不过,现在田木已经将话说的这般明白,宇文赟将来能不能登上皇位,都是未知数!
要说其中最破防的,就要数宇文亮和宇文温二人了。
其他的几位女子入宫,还能说是走了正常流程,最后一位那是什么鬼啊!
尉迟繁炽这可是我\/温儿的妻子!是宇文赟这小子的婶娘!就算他们不是汉族,是鲜卑族,但是也已经经历了多年汉族文化的熏陶,也知道什么是人伦有道!
虽然欣欣小娘子没有说明白,但是一个皇帝觊觎的女子被抢入后宫,还能发生什么?
尤其是宇文温,他是很喜欢自己的妻子的,只要想想自己的妻子曾经遭受到了什么样的屈辱,他就恨不能拿刀直接砍了宇文赟这个小畜生!
周围的大臣们满脸都是震惊,很多人脸上的表情都是一片空白。
这竟然是一国之君?他们之前都觉得北齐高家的人很是荒唐,没想到,自己家也是出了一个毫不逊色的!
之前他们面对着北齐的臣子,还能有一些优越感,毕竟自家皇帝很正常,现在,这么点优越感,全都被宇文赟这位未来的皇帝陛下给作没了!
周武帝宇文邕被打击的踉跄了两步,浑身瘫软的坐在皇位上。
看看下面怒目而视的杨坚,眼眶通红、目眦欲裂的宇文温父子,再看看周围正在小声说着什么的朝臣。
宇文邕只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觉这么丢人过,天幕说的对,这种人,哪里配当皇帝!
哪怕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宇文邕的脑中都不由自主的冒出这种想法。
【宇文赟长期的荒淫好色,让他的身体变得非常不好,将皇位禅让给儿子宇文阐的第二年,宇文赟病危。】
【此时杨坚锁等待的时机终于到来。】
【杨坚在北周朝廷多年的经营,再加上周宣帝宇文赟的昏庸无道,让很多大臣都倒向了杨坚,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二人都是杨坚的心腹,在周宣帝病重的时候,伪造遗诏,让杨坚成为了北周的辅政大臣,担任万人之上的丞相一职。】
【现在北周的局面,可以说是杨坚一手策划的,如今既然已经得到了北周的大权,那杨坚的下一步计划,就要开始篡夺北周了。】
【宇文赟病逝的时候,年仅二十二岁,周静帝宇文阐拜杨坚为大丞相,文武百官都听从杨坚的命令,从此杨坚独揽大权。】
【不得不说,历史真的是一个轮回,当初北周的奠基人宇文泰也是走了这样的路,先做权臣,然后篡位。】
【杨坚同样选择了这样的一条路,只不过,相比起有贼心没贼胆,到死都没自己称帝的宇文泰,杨坚可是非常坚定的想要自己坐上皇位的。】
【宇文赟在位的时候,刑罚严苛,天下百姓无不怨声载道,杨坚若是在这种情况下篡位,只怕江山出现的问题会更多。】
【所以杨坚选择了先安抚百姓和官员,稳住北周的江山。】
【杨坚总揽大权之后,一改宇文赟在位时的苛政,对百姓们施以仁政,过于严苛的刑罚也全部被废除。】
【杨坚自己又是个非常节俭的人,天下百姓和文武百官都将杨检的所作所为看在眼中,所有人都觉得杨坚是一个堪比圣人的人,都开始拥戴他,天下之心尽归杨坚。】
【除了朝政时局不稳之外,杨坚没有立刻篡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北周的藩王。】
【当时北周的皇帝宇文阐年纪虽小,但是北周却还有着众多实力强大的藩王,他们纵然不服皇帝这一支主脉,但毕竟与皇帝血脉相连,自然也看不得宇文家的天下被杨坚篡夺。】
【杨坚很担心这些实力强大的藩王会在他篡夺江山的时候出来搅局,于是便以周武帝宇文邕的弟弟赵王宇文招的女儿即将与突厥和亲为由,将这些藩王召回京师长安,将他们困住。】
【杨坚此举,无异于将自己想要篡夺皇位的野心赤裸裸的暴露出来,北周的大臣们有不少人都很佩服杨坚,依附于他,甚至很是这次支持杨坚取代北周,成为这片江山的新主。】
{宇文赟原来这么年轻就死了啊!}
{不然呢?留着他继续祸害江山吗?}
{宇文赟虽然治理国家不怎么样,但是对于杨坚的野心还是察觉的很快的。}
{你确定不是因为杨坚觉得宇文赟实在是太废物了,连野心都懒的掩藏?}
{有这种可能啊!}
{我觉得杨坚可能已经想好了,就是要在宇文赟这一辈夺权篡位,只是估计杨坚自己都没想到,宇文赟竟然死的这么早!}
{夜夜笙歌,荒淫无道,再怎么强悍的身体也遭不住这么糟蹋啊!}
{我就说我怎么记得杨坚曾经当过大丞相,原来是真的!}
{这么重要的职位,宇文赟早就察觉到了杨坚的狼子野心,怎么可能还会将它留给杨坚啊,原来是有人伪造圣旨啊!}
{杨坚要是自己手中没几个人,那也是不敢贸然起反心的。}
{不过杨坚确实做的还是很好的,要不然怎么是开皇之治呢?}
{古代的世界中,并不是谁干的好,谁就能逐渐走上高位的,杨坚的所作所为对被宇文赟折腾过的北周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即便如此,杨坚谋朝篡位,对于当时的很多大臣们来说,是非常不能理解的。}
{北周的藩王们有多少啊!}
{很多,北周也是实行分封制,或者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分封同姓诸侯王已经成为了各朝代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