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看来,虞云晏在朝中的路子,用平步青云来形容,一点都不差。
不过,虞云晏自己知道这些年的小心翼翼。
将近不惑的年纪,孑然一身。
然后。
位列当朝一品左丞相。
这些年来,因着他的官位步步高升,什么叫被媒婆踏烂了门槛,他也有幸体验到。
这京城里谁都知道,若能嫁给当朝虞相的话,想都不用想就是天大的福气。
可是,明着追的,暗中来的,都有过。
都失败了。
不少人就纷纷猜测,会不会是虞相心里本来就有人的,或者是虞相不喜女子?
贴身小厮阿福拿了个玉佩过来,“大人,这块玉佩是孙尚书家的千金让小的交给您的,还有一封信……”
虞云晏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阿福叹气,将玉佩放在了桌子上,玉佩清脆地跟桌面应和,发出令人透心的悦耳声。
“这是老夫人的意思,老夫人今年的身子一直不好,她最想见到的,就是您能……”
虞家老夫人已经是高龄,这些年多在京城居住。
虞云晏的婚事早就成了虞家的老大难。
一听提到祖母,虞云晏的声音也温和了下来,“晚上我回府看她。”
他跟父亲的关系一般,跟继母虞夫人也合不来,加上公务繁忙,先前就买下了一套小宅院自己住。
如今当了丞相,又被赏赐了个离皇宫近的三进院子。
阿福又想开口的时候,就听外面小厮进来通传。
说是庞相有事商议。
“快将人请进来。”虞云晏毫不犹豫出声。
他自己也没意识到,听到庞相的时候,说话都带了一丝丝雀跃。
庞旭是来寻他聊公事的。
阿福抬步去接人的时候,走了两步又忍不住回头看了自家大人一眼,就敏锐地注意到自家大人嘴角上扬的一瞬。
嘴角上扬?
是因为庞相吗?
他挠挠头,自己跟在大人身边久,总觉得看不透大人的心思。
阿福想起刚刚虞云晏的那个嘴角勾起的表情,若有所思……他脑海中似有惊雷炸开。
好像!
是有那么点意思!
他哎呦一声,恨不得拍拍大腿,早知道大人心思,他就寻机会帮着撮合撮合了。
世人都说虞相和庞相是极为般配的,可这两个从不表露什么,他竟是真的以为自家大人对庞相无意。
可很快阿福又有些泄了气。
若是真的郎有情妾有意的话,早就在一起了……
现在既是没有的话,那说明,有一方是无意的,那一方大抵不是他们家大人。
阿福快步上前,将一身紫衣官服的庞相迎进了屋里。
他想留在屋里端茶倒水。
就听自家虞相的声音传来,“出去吧。”
阿福只好应了声是。
里面两人不知道商量了些什么,一炷香的时间后,虞云晏先出来了。
“去拿我进宫的衣服,我要跟庞相进宫一趟。”
又是一炷香的时间……
两人踏入了宫门。
进了太极殿之后,才知道只有萧玉清在。
“太女安。”两人请安。
萧玉清见了他们两个,眼神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旁边的庞旭已经将早已准备好的折子拿出来,又解释了一番。
今日过来,是为了一些有关于军中兵器的改革。
论兵器的研究,庞旭在前,要是说军中的现状,虞云晏更有发言权。
所以庞旭才来寻了他。
萧玉清仔细听他们两个说完,又提出了一些疑问,立刻记了下来。
说是要等父皇回来再另行商量。
这种事情,倒也不急。
“两位丞相留下来陪本宫用个晚膳?”萧玉清眨眨眼。
庞旭刚要拒绝,就听旁边的虞云晏开口,“好。”
虞云晏看向庞旭,意味深长,“皇上和皇后娘娘历练太女,这些日子太女的辛苦我们都看在眼里,今日太女留膳,是太女对我们的恩赐,就如皇恩浩荡,我们不能拒绝的。”
庞旭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
也不知道是不是她‘一步登天’的缘由,朝中的弯弯绕绕颇为让她费神费脑。
之前的时候,她直接听命于皇后娘娘,对皇后娘娘负责。
皇后娘娘是个很直来直往的人。
有事直接说,有不满也直接说。
皇后娘娘也不是没有留她用膳过,她想留就留下,不想留皇后娘娘也从不勉强。
说实话,这个右丞相的位子,对她来说,也是天降馅饼一样。
她一直以为自己不会再踏入朝堂半步。
她的后半生,应当是着书立传,成为一方女大儒。
什么叫天不遂人愿。
太女立的突然,她这个丞相也当的突然,说实话,她到现在都有些不太真实。
她瞧着,虞相很快就适应了自己的位子。
她还没有。
如今她手里的事情,基本上还是女学的那些。
虽说朝中的女官是她管辖的,可是那些女官也是她曾经的学生,她感觉都差不多。
“正好,你们两个也没有划分平日里的事务和职责,不如今晚商量商量?”萧玉清一本正经道,“明人不说暗话,你们两个都是本宫最信任的人,咱们之间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吧?”
两人赶紧说没有。
只是这样一来,庞旭也不好说再离开了。
萧玉清知晓庞旭向来喜吃清淡的,特意让黄九嘱咐给了御膳房那边。
今日父皇又带着母后离宫出去,想必宫门不落锁,两人是不会回来的。
念及此,萧玉清顿觉得羡慕的很。
父皇命好啊。
她也想跟父皇一样命好,丢了这些活儿,跟在母后的身边溜达。
跟在母后身边,总会觉得心里安宁。
可惜她被父皇排挤在外。
萧玉清将自己身边的一堆折子推到了虞云晏和庞旭面前,想了想开口,“本宫这些日子看折子下来,觉得有些折子是没有必要的,比如这种的……”
她顺手拿出一些。
两人低头看了起来。
虞云晏一看就知道问题出现在了何处。
他手里的这份折子,正常是不该出现在御桌上的,早在皇上设立内阁后,有些折子在内阁就被处理了。
现在的情况大概是皇上默许给太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