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7日,这一天是霜降后的第七天,夜晚九点零五分,万籁俱寂,只有寒风在街头巷尾呼啸。柳琦鎏从学校离开,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
寒风吹过他的脸颊,像刀割一样刺痛,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他不禁裹紧了身上的大衣,加快了脚步。门市部就在学校的对面,距离并不远,可这段路却让他觉得格外漫长。
当他终于走到门市部门前时,卷帘门“哗啦”一声落下,那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响亮。就在这时,他听见妻子沈佳在里屋喊道:“饭还热着,快点进来。”
柳琦鎏推开门,一股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屋里的灯光柔和而明亮,与外面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饭桌上,一碗白菜炖粉条正冒着热气,半盆红烧带鱼泛着诱人的油光,还有一小盅温过的黄酒,氤氲着丝丝暖意。
柳琦鎏默默地在桌前坐下,他没有说话,只是低头挑着鱼刺,每一口都吃得很慢。汤汁在舌尖留下微腥的咸味,他却浑然不觉。
沈佳看着他,沉默了一会儿,瓷勺在汤碗边沿刮出细细的声响。终于,她还是忍不住提起了那个一直萦绕在心头的话题:“父亲住院那会儿,大姐当着那么多人面说你‘没志气’,你别往心里去。”
鱼刺卡在喉咙里,柳琦鎏只觉得一阵刺痛,他不禁想起了前一段时间父亲心脏病住院的场景。
病房里的白炽灯散发着惨白的光,冷得让人有些害怕。大姐一脸严肃地站在床边,将一沓厚厚的住院押金“啪”地一声拍在床头桌上,然后对着柳琦鎏和弟弟说道:“你们看看,这门市部一年能挣几个钱啊?你们俩就不能有点出息,去干点大事业吗?”
那天,柳琦鎏并没有回嘴。他只是默默地看着病床上昏睡的父亲,父亲的脸色苍白如纸,氧气管里不时发出嘶嘶的声音,仿佛在替他诉说着那些难以言表的委屈。
“我不是没有志气,”柳琦鎏终于开口了,他把筷子尖轻轻地抵在碗沿上,声音轻得像雪花飘落一般,“我只是觉得,一家人能够围坐在一张桌子前吃饭,这样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沈佳静静地坐在一旁,她的手缓缓地盖在了柳琦鎏的手背上,掌心传来的温热让柳琦鎏感到一丝安慰。沈佳温柔地说:“我知道。”
然而,话音未落,柳琦鎏的手机突然嗡嗡地震动起来。他拿起手机一看,屏幕上闪烁着“妹妹”两个字。柳琦鎏的目光不经意间瞥见了沈佳眼底闪过的一丝担忧。
“哥,我想让你见个人。”柳婧的声音通过长长的电话线传来,有些许电流的杂音,但依然能够清晰地听到她的话语。她的语气很是恳切,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和哥哥商量。
“周六晚上,在我家,我妈举行家宴,请你过来一下,吃顿便饭。咱家也就你是能够掌家了。我大伯老了,再没有其他人能主持家事了。”柳婧继续说道,解释了邀请哥哥参加家宴的原因。
虽然柳婧没有直接说出“男朋友”这个词,但柳琦鎏一下子就明白了她的意思。他沉默了片刻,然后问道:“人怎么样?”
柳婧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过了一会儿,她才缓缓说道:“比我小两岁,做App的,急着结婚。”
柳琦鎏听了,心里不禁犯起嘀咕。他对这个所谓的“App”行业并不是很了解,而且对于妹妹这么快就想要结婚,他也有些担心。于是,他追问道:“你觉得他靠谱吗?”
柳婧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实话实说:“我怕我看走眼,你帮我掌掌。”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不安,显然对于这段感情并不是完全有把握。
挂掉电话后,柳琦鎏看着正在收拾碗筷的沈佳,把妹妹的话一五一十地复述了一遍。末了,他又补充了一句:“现在的年轻人啊,张口闭口就是‘赛道’‘融资’,我心里真是没底。”
“那就去看看吧,”沈佳一边说着,一边随意地擦了擦手,然后继续说道,“婧婧这些年一个人扛习惯了,她可真是不容易啊,所以这次难得她开口求我们帮忙,我们肯定得去看看。”
时间来到了周六傍晚,太阳已经渐渐西沉,天边被染成了一片橙红色。柳琦鎏手里提着两箱牛奶,缓缓地走向婶子家。
婶子家的院子是用青砖铺成的,院门上方贴着一副已经褪色的春联,其中“家和万事兴”的“兴”字缺了一角,就像是一道还没有愈合的伤疤,让人看了有些不舒服。
柳琦鎏走到院门口,还没来得及敲门,婶子就已经听到了动静,她围着一条花布围裙,从厨房里探出头来,热情地喊道:“鎏子来啦,快进来坐,婧婧的男朋友正在里屋打电话呢。”
柳琦鎏走进院子,一股浓郁的葱烧海参的味道扑面而来。这股味道很特别,既有葱姜的呛人气息,又有海参的腥味,两种味道混合在一起,让柳琦鎏的喉头不禁一紧。
十分钟过去了,终于,男主角登场了。只见他身着一件笔挺的白衬衫,衬衫的领口和袖口都被熨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丝褶皱。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在灯光的映照下泛着冷光,给人一种冷漠而又严肃的感觉。他的头发显然是精心打理过的,抹了发蜡,油光水滑的,亮得都能照见人影。
他自我介绍说他叫高朗,说话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我们团队”“行业风口”这样的词汇,而且手指还不停地在茶几上敲出急促的节奏,就好像他正在敲代码一样。
八仙桌上,婶子精心地摆放着十二道菜,每一道菜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红烧狮子头色泽红亮,口感鲜嫩多汁;清蒸鲈鱼则是鱼肉鲜嫩,汤汁清澈;腊味合蒸更是将腊肉、腊鸡、腊鱼的独特风味完美融合在一起。然而,在这一桌丰盛的菜肴中,有一道格格不入的“牛油果沙拉”显得有些突兀。
高朗微笑着,用筷子夹起了一筷子沙拉,放入口中慢慢咀嚼,然后笑着对婶子说:“阿姨,您可真是紧跟潮流啊,这牛油果沙拉可是现在年轻人很喜欢的呢。”婶子听了,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讪讪地说:“这都是婧婧说你们年轻人爱吃的,我就试着做了一下。”
话题很快就转到了婚事上。高朗兴奋地说:“我打算明年五一办婚礼,这样天气也比较合适。彩礼的话,我会按照市场行情来给,不会让婧婧受委屈的。婚房我也已经在市中心的一个潜力地段付了首付,以后肯定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柳婧一直低着头,默默地喝着汤,耳后的碎发不经意间掉下来,遮住了她的表情。柳琦鎏注意到了妹妹的异常,他看到柳婧的筷子尖总是在无意识地戳着碗沿,瓷碗发出细微的、仿佛痛苦的呻吟声。
饭后,高朗没有丝毫犹豫,主动起身收拾起碗筷来。柳琦鎏站在厨房门口,静静地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只见高朗熟练地将碗碟摞在一起,然后端到水池边,打开水龙头,开始清洗。
当高朗弯腰时,他的衬衫下摆微微掀起,露出了半截皮带。柳琦鎏的目光恰好落在了那半截皮带上,皮带扣上镶着一个镀金的LoGo,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耀眼。
此时,碗碟已经摞得很高,洗洁精的泡沫顺着池沿缓缓流淌下来。柳琦鎏的思绪却突然飘远,他想起了父亲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碗要一只一只洗,日子要一天一天过。”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客人散去后,婶子让柳婧送柳琦鎏到大门口。外面的巷子里,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雪已经开始融化,化成一滩滩的水,在青石板上积成了一个个小洼。柳琦鎏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自己的皮鞋会踩进水洼里。
然而,尽管他已经很小心了,还是有一个水洼没有避开。当他的皮鞋踩进去时,溅起了一些泥点,弄脏了他的裤脚。
“哥,你觉得他怎么样?”柳婧突然低声问道,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柳琦鎏微微一顿,然后微笑着回答道:“小伙子挺不错的,看得出来他对你很用心。”他的声音温和而亲切,透露出对妹妹的关心。
“不过,婚姻可是人生大事,不能草率决定。”柳琦鎏接着说道,“你要多了解他一些,看看他的为人处世、性格脾气是否与你相匹配。毕竟,这关系到你一辈子的幸福。”
柳婧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她的眼眸中闪烁着明亮而充满希望的光芒,轻声说道:“谢谢你,哥。我也相信他是真心对我好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柳琦鎏通过各种渠道逐渐了解到了更多关于高朗的信息。他惊讶地发现,高朗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还是一个为人真诚、勤奋努力的人。高朗对柳婧的关心可谓是无微不至,即使工作再繁忙,他也总会想尽办法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陪伴柳婧。
随着对高朗了解的深入,柳琦鎏对这段关系的信心也逐渐增加。他开始意识到,高朗或许真的是那个能够给柳婧带来幸福的人。于是,他决定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终于,在一次家庭聚会上,柳琦鎏特意找了个机会,与高朗单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那天晚上,月光如水洒在院子里,寒风中夹杂着淡淡的梅花香,给整个氛围增添了一丝宁静和优雅。
柳琦鎏看着高朗,开门见山地说道:“高朗,我听说你在公司里表现得非常出色,也很有前途。但是,作为柳婧的哥哥,我希望你能明白,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高朗认真地点点头,然后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柳大哥,我非常理解你的担忧。事实上,我一直都想找个合适的时机,和你好好谈一谈我的计划。我和柳婧已经商量过了,我们决定在婚礼之后搬到一起居住,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方便地照顾彼此了。”
柳琦鎏听了高朗的话,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欣慰之情。他凝视着高朗的眼睛,看到了其中的真诚与坚定。他知道,高朗是真心想要照顾好柳婧,给她一个幸福的家。
“我相信你一定会是一个好丈夫的。”柳琦鎏微笑着说道,“不过,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风风雨雨,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们一定要学会相互扶持,共同面对。”
高朗连忙点头,表示认同:“我会的,柳大哥。柳婧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会尽我所能,让她感受到幸福和温暖。”
随着时间的流逝,柳琦鎏逐渐发现,高朗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而且对待家人也非常体贴入微。他常常主动帮忙柳婧的婶子处理一些琐碎的家务事,让婶子感到十分欣慰。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柳琦鎏约柳婧和高朗在一家安静的咖啡馆见面。三人相对而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柳琦鎏看着妹妹略显羞涩的笑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婧婧,高朗,”他终于开口,“这段时间我观察下来,觉得高朗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如果你们觉得合适,我会全力支持你们的婚姻。”
柳婧和高朗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感激与幸福。“谢谢哥!”柳婧激动地说。
午后阳光斜斜地洒进客厅,斑驳的光影在老旧的藤椅上跳跃。柳琦鎏坐在那张陪伴了他多年的藤椅上,望着父母面前那杯袅袅升腾的热茶,犹豫了许久才开口:“爸妈,叔叔家女儿婧婧的婚事……。”话音未落,母亲手中的茶匙在瓷杯里重重一搅,溅起几滴茶水。
“哼,她婶子那人精明得跟算盘珠子似的,她家的事我不想知道。”母亲将茶杯往桌上一搁,釉面磕出细碎的声响。父亲低头摩挲着茶杯边缘,喉结动了动,终究没说话——他是大伯,在侄女的婚事上本就不便多言。
柳琦鎏指尖无意识地抠着藤椅的裂纹,仿佛想从那些细微的缝隙中找到答案。他知道母亲对这件事并不感兴趣,但内心却希望得到一些支持或建议。话题被迫转向自家孩子。“晨晓现在市里上三加二,五年后专科毕业,也算有个出路。”他试图让气氛缓和些。
母亲眼皮抬了抬,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专科?你弟弟家那儿子可是正儿八经考进重点高中,听说下个月竞赛还能拿奖。”
“小雪儿在县二中高二,成绩稳着呢。”柳琦鎏忙补充,瞥见女儿的照片立在窗台边——小姑娘扎着马尾,笑靥如春。母亲嘴角扯了扯,笑意却未达眼底:“女孩子读太多书,迟早要嫁人。”
话题又绕到弟弟家的儿子,父亲忽然叹了口气:“你大哥家那两个小子,定居国外好几年了,上次视频里都成大小伙了……”客厅里静了片刻,窗外的蝉鸣声突兀地闯入,打破了这份沉默。
“爸,您觉得小雪儿该不该继续读书?”柳琦鎏试探性地问道,希望能从父亲那里得到一些意见。
父亲抬起头,目光温和但坚定:“孩子愿意学,就让她继续吧。知识总是有用的,哪怕将来嫁人,也能更好地照顾自己。”
母亲皱了皱眉:“可你看咱们村里的那些姑娘,有几个是靠读书出头的?还不如早点找个好人家。”
“妈,时代不一样了。”柳琦鎏耐心解释,“现在的社会,女孩子有知识有文化,才能有更好的选择。”
母亲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显然对这个话题有些厌烦。她站起身,走向窗边,看着院子里盛开的月季花,轻声说道:“你们这一代,总想着改变命运,可有时候,命运就是这样安排好的。”
柳琦鎏知道母亲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妈,我知道你想让孩子们过得安稳,但安稳不代表放弃追求更好的生活。就像婧婧,她现在找到了一个真心对她的人,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母亲转过身,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我并不是反对她的婚姻,只是担心她会重蹈覆辙,像她婶子那样,为了钱和地位,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东西。”
柳琦鎏点点头:“我明白您的顾虑,但我相信高朗是个靠谱的人。他不仅事业有成,而且对婧婧非常用心。”
父亲这时也插话道:“琦鎏说得对,既然你觉得高朗不错,那就让他去了解吧。毕竟,年轻人的选择需要我们尊重和支持。”
母亲沉思了一会儿,最终点了点头:“好吧,既然你们都觉得可以,那就这样吧。不过,还是要提醒他们,婚姻不是儿戏,要慎重对待。”
柳琦鎏松了一口气,感激地看着父母:“谢谢爸妈的理解。我会好好跟婧婧聊聊,确保她做出正确的决定。”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欢快的脚步声,原来是小雪儿周末休息也来看望爷爷奶奶来了。她推开门,看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爸,奶奶,爷爷,你们在聊什么呢?”
柳琦鎏笑着招呼女儿过来:“没什么,我们在讨论你的未来呢。”
小雪儿好奇地眨眨眼:“我的未来?那是什么样的未来?”
母亲温柔地摸了摸孙女的头:“只要你努力学习,未来一定会很美好。”
小雪儿认真地点点头:“我会的,奶奶!我要考上最好的大学,做一个有用的人。”
柳琦鎏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欣慰与期待。
窗外的夕阳渐渐西沉,金色的余晖洒满整个客厅,给这个普通的家庭带来了一丝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