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天降男主对我又撩又宠! > 第132章 好人没有做到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钱亏哪儿了?亏在投资上了。

众人听后第一反应就是不信。投资?投什么资?宋伟业和姜凤英俩人上学的年限加起来都够不到大学的门槛儿,他们能做什么像样的投资?

别人不清楚,但在宋家长大的宋竹西不会不清楚。因为宋伟业和姜凤英不爱她,她为了争取他们的爱,就会向他们投去更多的关注,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避免自己惹他们生气,也可以找到恰当的时机讨好他们。可在她的印象里,从未在他们口中听到过与投资相关的事,甚至连股票、基金这一类的字眼都没有。

宋竹西又想,或许他们不是没说过,而是说的时候她不知道?也是,她又不是一天24小时都和他们在一起。

就听姜凤英接下来怎么说了,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又涉及到宋鑫鹏的切身利益,姜凤英应该不会说谎了吧。

姜凤英也确实不得不说实话,因为她是真的怕了。

事情要从最开始的时候说起。

宁启柯把把孩子送过去的时候,不仅承诺每年给他们15万的酬劳,另外还一次性给了他们50万,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改善生活,让他送去的这个孩子不至于在那么穷困的环境里长大。毕竟还是要接回去的,万一养出一身穷酸气,干什么都畏畏缩缩的,带出去还不够丢人的。

宋家一夜乍富,但这个富和两个女儿没关系,老两口辛苦一辈子都是为了宋伟业这个儿子,也早就打算对金额守口如瓶,把孩子和钱都给儿子和儿媳。

昧下项链的那晚,这家人在睡梦里做了前所未有的美梦。以至于第二天醒来要带着孩子去上户口的时候,才发现把宁启柯交代的事情忘了个一干二净。

宋伟业拿着奶瓶给孩子喂奶:“他昨天晚上说,这孩子叫什么名字来着?”

姜凤英只顾着照镜子欣赏她脖子上的“金项链”,半点想不起来。

于是宋伟业抱着孩子去厢房找爸妈。

老两口也是对这笔巨款砸蒙了,盘算了一晚上这笔钱应该怎么用,花在哪里才能钱生钱,才能让儿子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俩才能安享晚年,也是半点没记住宁启柯关于孩子个人的事都嘱咐了些什么。

老头儿想起来宁启柯走之前好像留了张纸条,他让宋伟业去堂屋找找,那纸条上说不定写的有。

宋伟业去找了,没找到。这咋办?宁启柯临走时说了,没事儿不要联系他。宋伟业不清楚这算不算事儿,但若真的电话打过去,宁启柯觉得他们对孩子不上心,不让他们养了怎么办?

吃早饭的时候一商量,都觉得这个电话不能打,孩子要回去,那钱不也跟着要回去了?

老头儿拍板:“名字无所谓,就先随便取一个。他不是说将来还要把孩子接回去的吗?接回去肯定会再改的。”

老头儿这么一说,老太太忽然想起来了,宁启柯好像说过户口上他们家的,但只当他们是亲戚,等孩子开始记事了,还要告诉她,她的亲生父母以后会来接她的。

老太太脑子转了好几个弯儿,越想越觉得不行,这不是明摆着从一开始就打着不让孩子跟他们亲近的算盘吗?万一将来真的接回去了,孩子拍拍屁股说走就走了,那他们养她这一场,图啥?是,没错,养一年有一年的钱,可孩子走后呢?不就啥都没有了!

老太太便说,别什么亲戚不亲戚了,还表外甥女,让宋伟业上户口的时候跟工作人员说,这是他‘女儿’。

宋伟业一听:“妈,这不好吧。”

老头儿覃觉得老太太说的在理,他一直都听说远房亲戚家的女儿嫁给了港城的有钱人,但他没想到有钱人竟然会这么有钱。养个孩子就张嘴喂口饭的事,他出手就给这么多钱。所以他们必须要和这个孩子的关系绑得再深一点,让她认为这里就是她的家,亲生父母和养父母、亲戚是不一样的,但只要孩子对他们产生了感情,以后就算她知道了真相,回去了,也会念着这边的好,这样他儿子的下半生就有了保障。

老头儿想,再者说,也是张嘴喂口饭的事,宁启柯那么有钱当然不会差孩子这一口饭,但还是在孩子刚满月就给送了出来,说将来会接回去,但是又没给个确定的期限。看来这个孩子要么对他不重要,要么就是不能让他家里人知道,总之就是不能要的。由此可见,能不能把孩子接回去还不一定呢。

老头儿看向儿子和儿媳,要不是他儿子弱精,没办法让儿媳妇怀上,不能有自己的孩子,他也不会答应替宁启柯养孩子,当然还有看在钱的份儿上。可养的孩子再亲,那也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啊,所以他要先用虚假的血缘关系,把这个孩子绑住。只要宁启柯一天不来接,这个孩子就是他们宋家的,宋伟业和姜凤英就是这个孩子将来的责任。

最后,在爸妈的坚持下,宋伟业点头答应了。他觉得爸妈说得也有道理。他这个弱精是小时候受伤导致的,医生说了,治愈的希望有,但是不大,所以他和姜凤英这辈子大概率不会拥有自己的孩子了。而姜凤英为了他的面子,对外都说是她的问题,这让他很愧疚。现在宁启柯送了一个孩子给他们,虽然是个女孩,但是好好养,下半生也能有保障,他们的人生也算能圆满了。

去上户口的路上,宋伟业想了一路,该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忽然脑中画面一闪,想起了项链吊坠里刻的字,于是宋竹西的名字就这么有了。

当然,姜凤英没把这段说出来,她已经向覃雯撒谎了,且不说她觉得名字的事无关紧要,她怕自己把这件事再说出来,会让宁启柯更加愤怒。

姜凤英先说了那50万的用途。

为了掩人耳目,她公公让她和宋伟业先外出打了一年工,装作挣到了钱的样子,回来后和亲戚朋友又借了一点,把老房子推倒,重新盖了座二层小楼。

接着又出去一年,回来后把借的钱全都还上,然后买了一辆中巴车。

那时候村里到镇上再市里还没有公共交通,去镇上还好说,自行车、三轮车哪怕走着也能去,但是去市里远呀。

那时候也有人开着车拉客,不过都是自家的小车,一趟拉不了几个人,也赚不了几个钱,她公公就是看到了这一块儿的市场,让宋伟业开中巴载客。

村子里连同镇上,他们宋家这辆车是独一份儿的,甚至沿途也能上客。宋伟业开车,姜凤英售票,趟趟拉满。那时候也没有超载不超载的意识,如果不是实在担心会有危险,车顶上都能坐人。

油钱和票价都是公开透明的,他这辆车跑起来之后,有心人只要稍微一算,就能大致估算出一天可以赚多少钱。心思活络、又和宋家关系好的,就过来问能不能一起干。

宋伟业拿不准主意,就去问他爸,最后在他爸的支持下,就让人入了伙,他由原本一辆车发展成了一个四五辆车组成的小型车队,把隔壁几个村子里的客流运输都给包揽了下来。

就这么干了几年,一直到宋竹西五岁那年,意外来了。

对宋家来说,自然不是意外,姜凤英怀孕了。他们原本早就不抱希望了,没想到上天还是给他们来了一个巨大的惊喜。

姜凤英怀孕之后就被公公婆婆、宋伟业当成了个宝贝,不再让她跟车售票了,在家专心养胎。姜凤英闲不住,又想炫耀,就天天出去溜达。

村里自然有人嫉妒,还有以前做过接生婆的老妇人断言,她这一胎是个女儿。

是就是呗!姜凤英不在意,因为她公公婆婆、宋伟业都不在意。他们已经期待了太多次,又失望了太多次,以前去庙里拜佛求子的时候,就已经许下愿望,不论男女,只求有一个孩子。

可最后生出来,是个男孩。

满月酒摆了三天,流水席。

宋伟业他爸想,既然是个男孩,那就不一样了。

如果是个女孩,他们只需好好把她养大,将来给她找个好人家就行了。但现在是个男孩儿,那需要考虑的就太多了,他们得给这个男孩儿的未来铺路。

宋伟业他爸最后悔的就是没好好管过他的学习,什么都由着他,以至于他成绩一塌糊涂,初一才上完就辍学了,和村里人一起出去打工。他想,孙子可不能再这样了。

再看到宋竹西,就觉得这个女娃娃不再重要了,不过养都养了,看在钱的份儿上,给口吃的也没什么。

宋伟业他爸于是做了一个决定,让宋伟业带着妻儿搬到市里去。

宋伟业不想走,他车队的事正干得风风火火呢,一年能挣十好几万。去了市里,他还能干这个吗?肯定不能了呀,给别人打工哪有这个挣钱多。

他爸给他掰开了揉碎了讲,还是讲不通。最后经他妈一提醒,关键还是在一个“钱”字上。

去市里哪有那么容易的,首先得解决房子的问题吧。把他们家现在的钱全都凑起来,是够在市里买一套房子的。但买完房子之后呢?他们总还要生活,小的要照顾,姜凤英肯定不能去工作,大的还要上学——

大的?宋竹西?

于是宋伟业他爸便把主意打到了宋竹西身上。

当年宁启柯把孩子送来后过了几个月,忽然有一个女的打电话过来,自称是孩子的亲生母亲,叫覃雯。从那之后,每逢过年过节,她都会打电话过来问一问孩子的情况。还跟他们说,如果有任何困难,一定要及时给她打电话,能帮的她一定会帮。

宋伟业的爸妈想,也怪宁启柯,当初把孩子送来的时候没有好人做到底,彻底改变他们宋家的生活,既然现在他老婆说会帮,那他们就不客气了。

于是他们一家四口商量过后,由姜凤英给覃雯打了电话过去,要钱。

当然不是傻不拉几的张嘴就要,这个事儿要巧立名目,从孩子的身上出发。说他们前几天带着孩子去朋友家里做客,那个朋友家的小孩儿正在学钢琴,孩子见了又喜欢又羡慕,想学。

姜凤英当时按着她公公一句一句教她的话说的,总体就是先表达孩子对钢琴的渴望,再哭穷,哭穷的同时还要体现出对孩子的重视,最后再恳求覃雯出手帮助。

这是第一次开口和覃雯要钱,他们也忐忑,也只是试探,没想到覃雯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当即跟他们要了账号,没两天,打过来整整七十万。说学钢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笔钱包括了钢琴以及后续起码十年所需的学习费用。

宋家四口惊得半天没缓过神,随之而来的是狂喜。这孩子,简直就是他们家的摇钱树啊。那以后如果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他们只要编一个合理的借口,就可以从覃雯那里弄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