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堂。

高楷端坐上首,环顾四周,笑道:“梦回从前,我就是在这,从兰州刺史,到金城侯、陇西郡公。”

裴季不胜唏嘘:“老臣还记得,那一年,薛仁跃兵临城下,兰州危在旦夕。”

“若非陛下力挽狂澜,哪有今日大业?”

到如今,薛家父子、宗重楼、李氏兄弟、王威、欧阳炅,这些陇右道枭雄,早已飞灰烟灭,尽成往事。

高楷笑了笑,忽道:“寅虎,派人去为梁三郎、褚公扫墓。”

“是!”

时光流逝,不光敌人烟消云散,连亲朋故旧,也有不少逝去了。

正伤感时,唐检大步流星,拱手道:“陛下,前方传来军情,郑国公屯兵曳咥河岸,与阿史那贺狭路相逢。”

高楷一怔,忽有所觉:“胜败在此一举。”

群臣皆是期待,若能得胜,擒拿阿史那贺,这一战也就定了。

……

高句丽,平壤。

王宫大殿,高建文正襟危坐,忽问:“秦国与西突厥一战,如何了?”

大对卢盖文渊拱手:“据探马禀报,阿史那贺召集十万大军,将和秦将李光焰、哥舒浩等人一决胜负。”

高建文若有所思:“也就是说,谁胜谁负,即将揭晓。”

大将金川信笑道:“突厥骑兵骁勇善战,阿史那贺又是沙场老手,必能打败李光焰。”

盖文渊不以为然:“阿史那贺已是穷途末路,困兽犹斗罢了。”

“正如人死前,回光返照,但持续不了多久,就会寂灭。”

金川信愕然:“阿史那贺兵力更多,分明胜券在握,怎是回光返照?”

高建文摇头:“外敌当前,他不思统合诸部,一致对外,反倒闹起内讧,自相残杀。”

“分明自寻死路!”

盖文渊面露异色,拱手道:“敢问大王,我高句丽该何去何从?”

金川信不解:“秦国攻打西突厥,纵然得胜,和我们有何干系?”

“此言差矣!”盖文渊叹道,“纵观秦国周边,吐蕃一蹶不振,惟有我高句丽和西突厥,可称对手。”

“倘若西突厥覆灭,那么,我们首当其冲,必将受到打击。”

“何至于此?”金川信面色一变。

这可是秦国,打东突厥、打吐蕃、打西突厥,打得群雄俯首,灰飞烟灭,倘若针对高句丽,那该如何是好?

高建文沉声道:“高楷野心勃勃,除掉西突厥这个心腹大患之后,一定会侵略高句丽。”

金川信六神无主:“这可如何应对?”

“臣愚见,不如效仿中原王朝,在边境修筑长城,防备秦军来攻。”盖文渊建言。

高建文言听计从:“此事交给你。”

“从东北扶余城开始,到西南大海边,这一千多里边境,都要修筑,不得有误。”

“遵令!”

金川信眉头一皱:“大王,仅靠千里长城,恐怕挡不住秦国。”

“莫说秦军,我高句丽边境,尚有四条看门狗,横加阻拦。”

自从奚族、契丹、室韦、靺鞨这四族一一投靠秦国,获封都督,便摇身一变,成为高楷马前卒,为他冲锋陷阵。

为此,高句丽不得不屯兵边境作为防御,连攻灭新罗之计,也不得不搁浅。

闻言,高建文满脸厌恶:“耶律乌、奇珠、大仲象、莫贺咄契,毫无先人风范,竟对高楷卑躬屈膝,恬不知耻!”

盖文渊沉声道:“金将军所言有理,若要抵抗秦国,必须防备这四族。”

“你可有良策?”高建文忙问。

“草原胡族见利而忘义,只要利益足够,让他们背叛,并非难事。”

盖文渊侃侃而谈:“大可派人,赠送金帛珍宝,许以重利,把他们一一策反。”

“好!”高建文自无不可。

若能把四族拉拢过来,一起对付秦国,高句丽足以高枕无忧。

……

武德七年,十二月。

曳咥河,大秦、西突厥针锋相对。

哥舒浩面露忧色:“大帅,阿史那贺足有十万大军,远胜于我等……”

奈特勤怡然不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纵然敌众我寡,又有何惧?”

李光焰笑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倘若人人有这等志气,何愁大事不成?”

“传我军令,步卒、骑兵两分,各行其是。”

随他一声令下,传讯兵卒来回奔走,一层层传递下去。

不久后,一万步卒占据河谷南岸,各持刀枪弓箭,严阵以待。

四万骑兵奔赴北原,由李光焰亲自统领,叠支、拔古野、奈特勤为副将。

哥舒浩大惑不解:“大帅,步、骑两分,相隔甚远,这是何道理?”

一旦西突厥兵马冲击步卒阵营,岂非大乱?

李光焰笑道:“河谷南岸,地势高耸。阿史那贺若来冲击,须臾之间,必不能得逞。”

“只需挺过三次,待其士气跌落,便是骑兵反击之时。”

奈特勤讶然:“这莫非是汉人兵法,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正是!”李光焰沉声道,“传令下去,全军戒严,敢有临阵脱逃者,斩!”

“遵令!”

军令如山,一万步卒个个神色肃然。

北原恰有一片山林,可供藏身。眨眼间,四万骑兵人衔枚、马摘铃,无声无息。

曳咥河对岸,西突厥兵马逶迤而来,渡过河水,见南岸高地旌旗招展,人头攒动。

阿史那贺面露惊讶:“李光焰这是何意?”

用步卒对抗骑兵,且兵力远远不及,岂非滑天下之大稽?

执失怀恩拧眉:“李光焰善用计谋,其中必有诡诈。”

说话间,斥候去而复返,跪地道:“可汗,秦军步卒大约一万。”

阿史那贺问道:“可有其余兵马踪迹?”

斥候摇头:“秦军骑兵,似乎前往别处,不在此地。”

阿史那贺眼眸一眯:“再探!”

“是!”

执失怀恩难以理解,不知李光焰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为防诡计,阿史那贺下令,多方探查,等万无一失,再行开战。

然而,等了半个时辰,竟一无所获。

阿史那贺哪里忍耐得住,当即下令进攻。

执失怀恩连忙劝阻:“可汗,不可莽撞。”

“待摸清秦军虚实,再动兵也不迟。”

阿史那贺充耳不闻:“以十万对一万,还要谨小慎微,畏畏缩缩。”

“传扬出去,岂不让人耻笑?”

执失怀恩无言以对,却总有不祥预感,徘徊不去。只能提醒自己,多加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