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继续道:“齐当归是生而如来智慧德相,我亦是生而觉者,各有各的劫。我证道菩萨果,却不觉三大阿僧只劫,终究要在人间走一遭。”
她是大雪山巅逍遥仙,人间最自在。如今却要在遍地不自在的人间逗留,就像是走在烂泥潭中,脚脚浊泥,步步污秽,其中的不自在无法言说。
红袈裟老僧合手道:“观世音当观世,观自在要观不自在。”
观世音沉默着走向八宝功德池,洁白无瑕的玉手在池水中扫了扫,红袈裟老僧没有阻止。
池中大鲤们纷纷游向观世音,亲啄玉手,欢实雀跃,莲池深处游出一条纯白小蛇,如离弦之箭靠近,然后缠住了她的白玉手臂。
观世音抬手,抚摸着白色小蛇,平静道:“这条白螭天定与我有缘,当年你们泥难山抢先劫走了它,为的就是有朝一日,用它换我一次出手。如今我如约而来,它该随我了。”
红袈裟老僧垂首道:“可。”
观世音沉默不语,起身抬脚朝着洞外走去。
红袈裟老僧合手行礼道:“白螭养在八宝功德池,食我泥难山三十年功德气运。老僧以这三十年因果二请观世音以心禅渡齐当归。”
观世音驻足停步,道了一声:“依你。”
观世音走出菩提洞,步步生莲,踏空而行,再次来到竹林。她身上佛光翻腾如水,脚下生出绚烂莲座。
一尊大如山岳的观世音法相于背后出现,比泥难山还高大,无尽佛光照耀了整座泥难山。
观世音法相单手卡印,诵念观世音心咒,刹那间天地间梵音潺潺,山上遍地生白莲。
如佛咒名号,梵音入心湖,解心结,洗净心中不自在。
聆听心咒者可破迷惘,心境一涨再涨。
竹屋之中亮起破邪金光,金光滔滔不亚于空中佛光,一尊怒目金刚拔地而起,又是不由分说的递出一拳。
粗如山峰的拳影轰开了漫天梵音,打得观世音法相晃动。
观世音袈裟飘荡,身形岿然不动,继续诵念心咒。
怒目金刚双拳狂舞,每一拳都打的观世音法相巨震,连带着整座泥难山都在震颤。
泥难山寺庙里的万千佛像齐齐摇晃,如同遭受了天魔巨障入侵,尤其是几尊怒目金刚罗汉像,前后摆动时格外气势骇人。
竹屋中齐当归面无表情,身体在一瞬间变成纯金色,金色皮肤下隐约难见不计其数的梵文古字,散发着质朴神圣气息。
字里行间,像是一条条金色的河流。那些梵文,如同一座座金色的山岳,藏于皮肤之下,藏于身体之中。
那些梵文古字正是金刚经。
齐当归已将金刚经读入血肉骨髓。
这便是齐当归的大金刚境。
他站起身,空中忽地电闪雷鸣,狂风不止,犹如天怒。
泥难山寺庙中的撞钟无人自鸣,声大震动整座泥难山,山中僧人尽皆惶恐不安。
齐当归真的动怒了,每一步都有铿锵声,地上都会留下一道寸深脚印,走了五十步,走出竹屋,怒目金刚消散了。
照耀下来的佛光以及梵音根本碰不到齐当归,便被身上流动的金光挡住。
他递出一拳,此拳不大,却无敌。
观世音在心咒最后一字即出时被齐当归递来的无敌金刚拳打破了菩萨法相,
齐当归冷冷道:“我有一禅,曰如来,我即如来。”
观世音最后一个字始终说不出口。
四境的菩萨对上只是二境的金刚,却动不了手,出不来口,只因齐当归的如来禅。
俩人一下一上就这么看着,沉默几息后,观世音踏空而走,泥难山响起了她的清冷声:“三十年因果已还。”
菩提洞内传来红袈裟老僧沉重叹息。
有一道拳影自竹林轰向菩提洞,一只巨大佛手挡住了这一拳。
齐当归哼了一声:“老贼秃,再敢算计我,别怪上山打烂你那菩提洞,炖池子里的龙鲤。”
八宝功德池里的龙鲤们一溜烟的全都龟缩在角落,瑟瑟发抖。他们都知道齐当归是个狠人,被他吃了,算是白吃,没人替他们喊冤,更没地说理去。
红袈裟老僧又是一声重叹,幽幽道:“佛门有劫数,你这如来却不愿如来。”
菩提洞深处传来飘渺声音:“如来应劫而来,劫到之时,如来自然如来,不是我等能强求的。”
红袈裟老僧沉默不语,半晌后道:“我得未来禅时,便知道我要担起解劫重任。此次观世音渡不了齐当归,我也该下山解劫了。”
菩提洞深处沉默了,再开口声音低沉了许多:“天道有变,天机紊乱。你曾在人间有诸多因果纠缠,在菩提洞中还有佛门气运为你护持,可若下山,因果反噬你九死一生。”
红袈裟老僧轻笑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菩提洞内又重重叹息:“自你修得未来禅,我便知道会有这一日,天意难违啊。”
红袈裟老僧悲悯道:“以我一人之身,解开佛门一段劫数,贫僧知足了。”
红袈裟老僧合手一拜道:“师兄,慧暗下山了。”
菩提洞深处沉默不语。
红袈裟老僧转身出了菩提洞,沿着山路,下到竹林,见到了齐当归。
齐当归脸色阴沉,平静道:“你要下山”
红袈裟老僧轻笑道:“山上待了三十年,洞中待了四十年,也该下山走走了。”
齐当归脸上首次多了些戚然。
红袈裟老僧轻笑道:“大劫来临,无人能幸免,我下山为解佛门劫数,也是为渡自己,你不需要悲伤。”
齐当归摆手,无可奈何道:“老贼秃,你走吧。”
红袈裟老僧双手合十低头道:“当年我让你失了一禅,我会尽量找到你那一禅。”
说完后,转身离去。
齐当归攥着手中女子木偶,长长一叹,愤懑道:“你走了,师傅也要走了。如来禅,屁的如来,狗屎的禅。”
红袈裟老僧是齐当归的师傅,泥难山中一尊老罗汉。
这一夜,白衣观世音下了泥难山转而南下,她要走人间一遭,去往何处,她也不知,随心而动。
这一夜,泥难山上七十年未下山的老罗汉下山去了,此去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