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繁花笺 > 第五百零八章 稚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主考官沉吟片刻,目光重回卷面,语气坚定:“科举取士,本就凭文择优。糊名誊录,为的便是摒弃偏见、只论才学。此子三卷皆优,真才实学毋庸置疑,当列二甲前列。”

说罢,他提笔在在卷首郑重批注“文辞隽秀,策论务实,三艺皆优,堪为表率”十二字。

批注毕,他又在拟定名次的名录上,写下该卷编号对应的暂定名次“二甲第一名”。

两位副考官对他定下的这个名次,没有异议。

此后数日,三位考官埋首阅卷,逐一审定每份考卷的优劣,从三甲名次到末等备录,反复斟酌比对,直至所有考卷审阅完毕,才最终敲定完整的名次名录。

待名录工整誊抄妥当,三人一同将其封存于鎏金漆盒,遣专人送往内阁。

就在内阁阅卷之时,春日的时序悄然流转,转眼便到了暮春三月。

三月初一是万寿节,萧浔以还在儿子孝期为由,免了朝贺大典与万民祈福仪式,后宫亦无宴饮庆贺,各宫只备素色供品,遥祝帝王安康,既守孝期肃静之规,又不失万寿节的本分之礼。

谢知意早几日便画好了一幅《稚趣呈祥图》,纸上以清浅笔触绘出嫩柳抽芽、春燕轻飞的小景,又将小莫离的软乎乎小手蘸了淡粉颜料,按出朵朵圆润花印,再用浅黄颜料印上小巧玲珑的脚丫,当作花间稚童,末了还在角落题了“稚子献瑞,万寿安康”八个小字,满是灵动趣味。

到了万寿节这天,她将画作收于描金锦盒中,命陈进忠亲自送往养心殿。

萧浔下了早朝,刘永顺立刻将锦盒奉上,“陛下,淑妃娘娘命人送来的寿礼。”

“把画展开。”萧浔往后靠在龙椅上,目光扫过画卷,视线在那些憨态可掬的手印脚印上顿了顿,嘴角噙着一丝浅淡笑意:“唯有爱妃才有如此巧妙的心思,竟画出这般别致的画,这可比那些金银玉器贴心多了。”

刘永顺附和道:“可不是嘛!四殿下这小手小脚的模样,瞧着就讨喜。”

萧浔沉吟片刻,道:“去将朕案头那方和田羊脂玉的平安扣取来,再备一匣新制的松花墨,一并送回长春宫。告诉淑妃,她的这份贺礼,是朕今日收到最合心意的。”

刘永顺连忙应下,捧着锦盒与赏赐快步前往长春宫。谢知意接到回赠时,见那平安扣莹润无瑕,边缘还特意打磨得圆润无棱角,显然是顾及着可给小莫离佩戴,而松花墨质地细腻,正是她平日练字所爱用的。

谢知意笑着道:“劳烦刘公公回禀陛下,本宫不过是借稚子之态,略表心意,陛下喜欢便好。本宫与莫离,也盼着陛下龙体康健,诸事顺遂。”

待刘永顺离开后,谢知意将平安扣从锦盒中取出,给小莫离戴上:“乖崽,这是你父皇赏你的平安扣,戴着能保平安呢。”

小家伙似懂非懂,小手抓着冰凉的玉扣晃了晃,咧着嘴发出软糯的“咿呀”声,惹得谢知意眉眼愈发柔和。

长春宫里,母慈子孝,其乐融融,启元宫内,余少云听了吟芳的禀报,面沉如水。

吟芳语气满是忿忿不平:“娘娘,淑妃娘娘太有心机了,居然用这种法子来搏宠,借着四殿下的稚态讨陛下欢心,一幅上不了台面的画就让陛下赏了那么珍贵的平安扣。”

“是呀,一个借稚子邀宠的伎俩,倒让他赞不绝口,可见这后宫之中,真心缅怀皇儿的,从来只有本宫一人。”余少云指尖死死攥着锦帕,指节泛白,眼底翻涌着不甘与冷冽,语气沉沉如冰。

崔嬷嬷站在一旁,见她眼底的戾气几乎要溢出来,挤开吟芳,上前轻声劝道:“娘娘,万寿节本就该有几分喜气,陛下见了稚子印记,不过是念及子嗣安康,未必就是偏爱,赏点小玩意,也在情理之中。”

“情理之中?”余少云抬眸,寒光闪动,“我儿尸骨未寒,他便对着别人的孩子展露笑颜,赏下这般贴心的物件!平安扣!那平安扣可是高祖皇帝送给太宗皇帝的满月之礼!我儿才是嫡长子,都没得到那枚平安扣,一个异族和亲公主所出的庶子,凭什么得到?”

吟芳立刻顺着她的话头接话,语气压低了些,带着隐晦的狠劲:“娘娘说得极是。淑妃娘娘如今仗着陛下的偏爱,又手握六宫权,行事是越发嚣张了。奴婢前几日听下人的人说,四殿下的襁褓配饰,都比旁的皇子精细些。这般下去,怕是越发没了分寸。”

崔嬷嬷看了吟芳一眼,知道她是顺着主子的心思递话,也不阻拦,只劝余少云:“娘娘,平安扣虽为祖制旧物,可陛下赏予四殿下,瞧的是稚子年幼、讨喜罢了,未必牵扯其他。您是一国之母,若为这点小事显露愠色,传出去反倒落个‘中宫不容庶子’的话柄,反倒让旁人钻了空子。”

说着,她端起茶盏,递到余少云手边,继续劝道:“淑妃娘娘不过是得了些一时的体面,只要娘娘在,她就永远越不过娘娘去。娘娘,您才是这六宫之主,可不能让自己先乱了分寸。”

余少云沉默地接过茶盏,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温暖不了她冰冷的心:“本宫自然知道不能乱。只是有些人心气太高,总想着踩着嫡出的体面往上爬,若不敲打敲打,倒真以为这后宫没了规矩。”

说着,她眼底闪过一丝狠厉:“嬷嬷,你让人去查查长春宫近日的动向,尤其是四殿下的起居用度。宫里规矩不是摆设,若查出‘逾制取用’的地方,本宫是不会让人借稚子之名、陛下的偏爱,在这后宫肆无忌惮的!”

崔嬷嬷微微颔首,语气恭敬又带着几分坚定:“娘娘说得是!宫里的规矩绝不能坏,老奴这就去安排。以‘核对各宫份例’的由头去查,一旦查出实据,娘娘再以‘中宫整肃内廷’的名义处置,这既合规矩,也显娘娘的威严,让所有人都知道,这后宫的分寸,还得由娘娘定。”

余少云满意地勾勾唇角,“嬷嬷办事,本宫向来放心。”

“老奴告退。”崔嬷嬷行礼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