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显然,虽说魏大山成功拿下了小海子附近的那片荒地,但黄有田还是为他感到担心。

毕竟,红柳村这么多年,也没有搞过鱼塘,对于这种不确定的事情,多少还是有点拿不准的。

“放心吧,有田叔。”

魏大山笑着道,

“鱼也没有那么难养,等我挖好了鱼塘,到时候可要劳烦你开闸放水,给我鱼塘添点水!”

魏大山之所以选择村北那块地,除了附近有小海子,地下水充足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附近还有五六十年代修建的水库,每年村里面浇地,用的都是水库的水,如今自己想搞鱼塘,自然也离不开水源。

“行,到时候我给你放水!”

黄有田点头答应。

二人又聊了一会儿,魏大山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什么?林永立竟然承包了小海子?”

午饭的时候,得知村委会发生的事情,林秀梅和魏大根,均是脸色一沉。

对于魏大山要做的事情,夫妻俩自然没有二话。

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件事竟然牵扯到了林家一大家子。

“我看他们就是眼红咱们家发财!”

林秀梅冷哼一声,

“他们赚不到钱,也不想咱们赚不到钱,这种人心眼真坏!”

魏大根也表达不满,

“以后他家要是再让我给他拉牛粪,多少钱都不给他拉!”

开春的时候,林永立家田地分的多,可没少央求魏大根,那时候说了不少好话,谁想得到,承包小海子的事情,是一点面子都不给,想到这些,魏大根自然心情不爽。

不过,气归气,他多少有点不放心。

魏大根看着魏大山问道,

“大山,咱们自己挖鱼塘,工程量可不小,能行吗?”

“行的,哥。”

魏大山笑道,

“我想好了,咱们先挖鱼塘试试,那片差不多五亩地,面积不小,若是鱼塘养殖不成,咱们也可以种点其他东西嘛,反正挨的小海子近,土壤质量还是不错的。实在不行,咱们也可以圈起来再搞个养鸡场什么的,赚钱的法子多了去了。咱们承包的是土地,至于如何使用,还不是咱们说了算,灵活的很呢!”

在这个年代,土地承包没有后世那么复杂,可操作空间很大。

不管如何,两百块钱就承包下这么大一片地,对于魏大山来说,都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至于那小海子?

其实,去年冬天的时候,魏大山就把里面的鱼搞得差不多了,今年开春之后,又有不少村民过去用渔网捕捞,里面所剩的鱼并没有多少,即便承包下来,也得添不少鱼苗才行。

见魏大山说的头头是道,魏大根也不再担心,当即道,

“行,反正养鸡场也没什么事情干。我抽空就过去挖一挖,能省点就省点!”

一大家子正在边吃边聊,院门外忽然传来一道喊叫声。

“大山,大山在不在?”

魏大山端着碗站起来,掀起门帘子一看,也不由微微一怔,

“孝武哥,你咋来了?还没吃饭吧?进来吃一口!”

“我都吃过了才来的!”

李孝武摇摇头,当即放下自行车,拿着一张报纸,就大步流星的走到魏大山的身旁,指着其中一个新闻给魏大山看,

“你瞧瞧,长毛兔的价格,涨了五块钱,现在外面是一百二十五块钱一公斤,我就说么,长毛兔这种好东西,肯定不会跌的!”

自从给魏大山拉了一批长毛兔回来,听说兔毛价格跌了,李孝武心中也有点不好受,所以这段时间也时不时打听相关的信息。

直到今天午饭的时候看报纸,无意间就看到了长毛兔的兔毛价格涨了,这才兴冲冲的骑着自行车就过来给魏大山通风报信了。

魏大山接过报纸一看,上面果然写着长毛兔价格上涨的新闻,不过这也很好理解,因为现在已经六月下旬了,已经到了长毛兔收购的季节,价格变化很正常。

而且,国外市场流动快,很多商家为了冬季有足够的冬装买,也会在七月份提前收购一批兔毛,进行备货生产。

毕竟,等下一批兔毛长成的时候,就已经到了十月份左右,距离冬天就差一个月,到时候想要收购赶制冬装,就有点来不及,而且收购的成本会更高!所以提前收购,导致价格微微涨幅,并不奇怪。

但魏大山没想到,李孝武大老远跑这么一趟,就是为了给自己送这条消息。

哭笑不得之余,魏大山心中也颇为感动。

这个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就是这么朴素!

“来来来,我嫂子做了拉条子,还有烧肉,裹了蜂蜜的,好吃的很。你进来吃一口!”

魏大山连忙拉着李孝武进屋子,李孝武推脱不开,只好跟着走了进去。

林秀梅早就看到了院子里的情景,也知道李孝武和魏大山的关系,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一碗拉条子已经做好了。

“李队长,你放心吃,不够的话,锅里面还有!”

林秀梅热情的招待道。

“哎呀,我都吃过了的!”

李孝武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但拉条子都端到面前了,他不吃也不好,当即就拿起筷子来,戳溜溜的吃起了拉条子。

别说,林秀梅做的拉条子,就是劲道,在配合上肥而不腻的烧肉,别提多香了。

只是,李孝武吃着聊着,余光就看到了桌子上的一张信纸,仔细一看,竟然是一份土地承包合同。

李孝武诧异的看向魏大山,

“大山,你又承包土地了?”

魏大山就将上午发生的事情,又跟李孝武说了一遍。

“搞鱼塘啊,这是好事情!”

李孝武闻言,眼珠子一转,当即便道,

“你可是个捕鱼专家,对鱼也了解,养鱼应该能赚不少。至于挖鱼塘,好说啊。”

在魏家一大家子人好奇的注意下,李孝武嘿嘿笑道,

“你不知道,我们施工队,最近刚刚搞了一辆挖土机。嗯……就是专门挖土的那种机器,挖起土来方便的很,一铲子下去,能顶得上十个人半小时的工作量呢!”

“这样,我们最近有个工程也要马上开工了,正好需要一些土来垫平几个坑,到时候我让人开着挖掘机和拖拉机过来,从你鱼塘这里拉土,你觉得咋样?”

在这个年代,像挖鱼塘或者修路这种活,大部分全靠人工干活,效率很慢。

而挖土机这种机械化设备,虽然也有,但数量极少,对于魏大根和林秀梅来说,别说见过,听都没听过。

但魏大山和李晴知道啊,若是有了这玩意儿帮忙,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他们的鱼塘,一两天之内就能挖出来!

这李孝武,还真是及时雨啊!

正瞌睡呢,就一个劲的送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