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们镇上唯一的一个造船厂,在早以前是专门给各个渔业队做船,可以说镇上的渔船,十之八九出自这里。
除非有门路的会去市里的造船厂。
后面渔业队解散,组织上的渔船低价卖给村里的社员。
当然能买到这些渔船的人,都是有一些门路的,像赵东他们家一穷二白队里还没有人,想买那是痴人说梦。
他们往里面走了一段距离,就被人发现了,工人抬头看看他们后又低头忙自己的。
赵父小声的和他说,“这造船厂外面看着不咋地,进来还不小得有几亩地大,工人也挺多的,好像还算靠谱。”
“嗯,还行。”
造船厂占地面积当然要大点,不然动辄几米、十几米、二十多米的渔船怕是施展不开了。
太小了赵东才要不放心呢,怕这个年代就有皮包公司,挂羊头卖狗肉的。
正看着。
有个拿着图纸的人把手里的东西交给身边人,朝他们走过来开门见山的问道:“两位老乡过来是要买船吧。”
能来这里的除了买船好像也没有其他事情的,赵父先一步说了来意。
有嘴替赵东乐得清闲,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一排半成品渔船看,数了一下数量,同时也大约了解了这些渔船的大小。
半成品渔船一共八条,15米左右的有6条,剩下的2条目测在20米左右。
接待的人自我介绍。
“我叫张利民,是这里的厂长,两位老乡想要订多大的船?过来前对渔船有多少了解吗?”
“多少了解一点。”
这话赵东回答的中规中矩,渔民自家有船多少了解一点,在正常不过,让张厂长不好判断他们属于哪类客户,也不清楚这个“多少”是了解到什么程度。
年纪轻轻的就当官,真厉害!
赵东还觉得这人真接地气,跟着工人在一线干活,刚刚拿着图纸,干的应该是技术工种,不过能深入基层的厂长。
在他看来,那就是好厂长。
张厂长看着赵父接着提议,“两位老乡先跟我到办公室喝点茶水,想要了解哪方面,听我慢慢给你们介绍,看看这样如何?”
这回赵父没自作主张答应,而是转头看向赵东。
那个张厂长也是个人精,看出了端倪,后面说话介绍都是以赵东为主,当然话里行间的也没漏下赵父。
“我们能不能先看一下这些船?”
“当然没问题,这些正在干活的就是咱们厂的大师傅,前面那些做好的半成品渔船,全部是出自他们手,技术肯定过硬,要是在咱们厂买船,这点你们大可以放心。”
厂长带着他们边走边介绍,并带着看每一道工序,以及他们的严格把关。。
随后指着几个工人正在忙活的那条渔船接着说道:
“正在做的这条船是前不久下单加急订做的,因为工期赶,师傅们都要两班倒日夜不停的干,现在咱们生活水平都好了很多,过来造船厂这边了解的老乡也多了起来。”
赵父听说过来的人多有点着急,“那些人过来都买了吗?这么多人下单,那我们要买得排到啥时候能做好啊?”
“十个人中有七八个下单订了,至于交货时间,得看你们订多大的渔船,要什么配置的。”
就是没买人家船长也得说买了……。
不过能买也正常,但凡过来造船厂看的人,那都是想好要买船的,买船意愿强烈,可不就成交概率高么。
没这想法的,人家压根来都不来,这又不是菜市场也没啥好看的。
至于要买的渔船大小,还有配置,赵父不知道老三怎么想的,过来前他也没怎么说,直接看向赵东。
跟大船跑了这么多年,别的不了解,作业方式那个适合他,他可太了解了。
赵东也不废话,直接说自己的想法。
“30米左右的钢制拖网兼做渔船,两层的,货舱大一点的,各种捕捞设备也要配置齐全,这些是我暂时想的,其他的就要张厂长在给介绍一下。”
兼做渔船:是以拖网作业为主,同时也具有进行围网,流刺网,和钓捕等作业能力。
而赵东说的30米钢制船,具有深海远洋能力,这种渔船不受水深和海域限制。
张厂长眼里闪过诧异,这个年轻人懂得还不少,连钢制渔船都知道,看来是不差钱的主。
赵东要是知道那么两句话就被认为是有钱人,肯定要大呼冤枉,他作弊了。
现实中,穷!
很穷!
最好看在他穷的尿血的份上,能优惠点……。
其实国内钢制渔船58年从国外引进,74年制造出第一艘深海远洋渔船,不过一直没推广开。
因为造价太高,渔民不了解等原因,可以说是无人问津也不为过。
赵父偷偷拽了拽老三的衣角,见他看过来,瞪着眼睛小声说道:“前面你不是说买二十多米的吗?怎么还问上三十米了?你还想出海半个月一个月不回家啊。”
别看多那几米,多的那可都是钱啊!
至于老三说的钢制船,他反应倒是不大,见过实物大军他们还说过价格,起点太高接受度也高了不少。
外面那些半成品的铁皮木船,赵父这个见过细糠的老渔民,也有点看不上……。
这倒是让赵东省了不少的口舌。
“没有想出海那么久,这不是想着船大一点,配套设施都弄上,还有那个动力也改装一下,这样出现意外了,咱们自保能力也强些。”
动力改装,赵父吃到过甜头认同的频频点头。
张厂长没想到这个年轻人还有这意识,很多渔民即使知道了,也舍不得钱改装,对赵东更是刮目相看了。
同时也更加确定,赵东有钱……。
和他们介绍起其他设备来说话都兴奋积极了不少。
“我建议你们,手头要是宽裕点最好也把海事电台、对讲机、导航雷达定位、电子海图啥的也都配备上,能更好的观测周围海域船舶、岛屿、船只等,有事情了也能及时和陆地沟通。”
张厂长边说边看赵东神色,见他面不改色没有要追问的意思,便知道应该是懂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