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样一套巨型设备仪器仅仅只是拿来进行1纳米范围的降维实验。
由此可见,在最初的时候,这降维实验的成本有多大。
“降维实验001次,反物质湮灭能量炉开启,降维仪开启..........”
随着赵小侯的声音响起,1号智能AI随即就启动了相关设备仪器。
设备启动30分钟之后,1号智能AI就给予了实验反馈。
中微子探测仪将实验过程完全呈现在了3d投影仪上。
看着那颗直径0.125纳米的铁原子,在一瞬间就被压扁,变成了二维平面之后,所呈现出来的神奇景象,着实让人沉迷。
那颗铁原子即便成了二维平面,但依然能够看到那26个电子在环绕着原子核转动。
同时也检测出在降维的一瞬间,有不小的能量释放出来。
“成功了!”
虽然仅仅只是1纳米范围内的降维实验成功了,但依然让实验室众人欢呼了起来。
这次成功的实验,获得了相当多的实验数据。
实际上像这种从无到有的实验是最难的。
但只要一次成功,那么接下来,有了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辅助,之后的实验无疑就要比第一次轻松很多。
就在当天,赵小侯就带着众人重复了5次降维实验。
次日则是重复了20次降维实验。
第三天,将设备仪器进行了一些调整之后,就进行了10纳米范围的降维实验。
随着十颗悬浮在设备空腔中心处的铀238原子被降维成功,其降维时释放出的能量很惊人。
等到实验进行到1微米级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经过精密测算,竟然是1立方微米反物质湮灭释放出的能量的30万倍。
在一个月的实验结束后,赵小侯得出了相关的能量公式。
一维空间的能量公式是E=l·c(l为位移,c为光速)。
二维空间的能量公式是E=c2s2(s为面积,c为光速)?。
三维空间的能量公式则是E=c3s3h3(s为面积,c为光速,h为高度)。
因而当三维空间降维到二维空间时,其释放出来的能量就是E=csh3(s为面积,c为光速,h为高度)。
根据以上能量公式就可以看出,和反物质湮灭所释放出的能量不同,三维空间降维时,降维所涉及到的空间越大,那么其释放出的能量也就会成几何指数上升。
在将一立方毫米空间内的所有物质降维时,其释放出来的能量,差一点就将整个降维设备实验室给爆破了。
经过精密测算,这次释放出来的能量,达到了1立方毫米反物质的3亿倍!
也就是说,1立方毫米的三维空间,在降维为二维空间时,释放出的能量约等于0.立方米的反物质湮灭时释放出的能量。
当然,这个反物质是以反氢原子来计算的。
半年后,赵小侯绞尽脑汁,制造出了一颗看上去比较简陋的降维炸弹。
没办法,虽说降维技术里就有保持降维之后的二维空间的技术,但以大夏现在的基础技术,还做不到那样高端的降维技术应用。
能够做一颗降维炸弹出来,就算很不错了。
再说了,最新的科技用在军事上也属于正常。
当然,这颗降维炸弹的直径达到了10米,但实际上其内部的降维区域只有1立方厘米。
但其如果开始降维的话,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就等于30万吨反物质湮灭时释放出来的能量。
有一说一,这个能量一瞬间释放出来,足以将蓝星彻底毁灭掉,甚至于波及小半个太阳系。
考虑到安全问题,赵小侯索性就将这颗降维炸弹通过空间虫洞运送到一个行星很少的恒星系内。
这个恒星系在大科学院里被命名为N0122h恒星系,其乃是一颗很罕见的无行星单恒星系,恒星是一颗质量较小的红色恒星,质量只有太阳的0.72倍,没有行星,只有环绕恒星一圈的星云,算是发育得比较晚的恒星了。
其利用价值较低,因而才会被赵小侯选中充当实验场地。
当然,在这之前,大科学院天文科学家早就对这个恒星系进行了全方面的探查和研究。
这个时候,赵小侯和一群科研人员待在一艘护卫舰内。
这艘护卫舰就待在空间虫洞不远处,而空间虫洞就在恒星系外围,一旦有什么意外出现,护卫舰就可以立马进入空间虫洞,规避危险。
而那颗降维炸弹正由一艘无人交通艇携带,快速朝着那颗恒星而去。
赵小侯就是要看看,这降维炸弹到底威力有多大。
很快,无人交通艇就在距离恒星大约100万公里的地方停下了。
在这个位置,有些伸得特别长的日珥都快要舔到无人交通艇了。
看上去特别危险。
当然,无人交通艇里没人,倒也不存在会有什么安全事故。
随着赵小侯的指令下达,降维炸弹瞬间启动,然后就看到那艘无人交通艇炸了,形成一个不断朝着四周延伸的巨大火球。
这个巨大火球甚至于很快就延伸到了恒星上,冲得恒星表面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凹坑。
当然,能够摧毁蓝星的降维炸弹,放在恒星上就有些不够看了。
待到那个巨大火球膨胀到极点之后,前后也就数秒时间,火球就消失了,然后就能够看到恒星面向巨大火球的一面出现了一些黑斑。
黑斑的出现实际上是因为恒星这一面的温度急速降低了不少,而形成的一种色差现象。
原因很简单,在1立方厘米的空间被抽调一个维度,降维时,自然会释放出海量的能量。
但这种二维状态是不可永久维持的。
随着时空的自动纠正,那一小块二维空间就会被自动恢复到三维空间。
而这个升维过程又需要吸收海量的能量来进行。
之前降维时释放的海量能量,有相当一部分以各种方式辐射了出去。
因而在升维时,就只能从近到远的吸收能量。
降维炸弹爆炸的源点四周一圈的温度肯定是被降到了绝对零度。
能量吸收降低到绝对零度之后,就吸收不到能量了,只能向外延伸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