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条,需废除金银交易的限制,往后应准许宝钞、金银铜钱之间的自由兑换。”

如此一来,可增强民众对宝钞的信任,提高宝钞的普及度,有助于稳定其价值。

“这般操作……是否会引起剧烈动荡?导致金银外流加剧?”

朱标并未继续记录韩成的话语,而是凝视着他发问。

身为储君,他对众人对宝钞的态度再了解不过。

宝钞得以施行,全赖官府强力推动,许多人至今仍持怀疑态度,仅因形势所迫才勉强接受。

若解除此禁令,短时间内必引发众人争相以宝钞换取金银铜钱,势必造成极大混乱。

殿外的朱元璋亦不禁皱眉,认为韩成的建议实不可取。

他以宝钞换得诸多利益时,倒也乐在其中。

可一旦想到日后众多民众会拿宝钞从官府换走大量金银,便觉难以接受,心中顿生吃亏之感,痛惜不已。

“你所述的情况确实会出现,然而这只是最初的一段时期。”

只要官府能熬过最初那段艰难期,待众人确认宝钞依然可靠后,自然会对它重拾信心。那时,用宝钞换金银的速度便会放缓,更多人也会乐于接受宝钞。毕竟,宝钞携带方便,在远途大宗交易中尤为实用……

韩成说完,朱标点头附和,却眉头深锁,神情愈加凝重。

“那个……目前国库的金银储备,恐怕难以抵挡初期的疯狂兑换需求。缺口太大了……”朱标说到这里,脸上带着些许尴尬。

这大明朝庭的财政状况实在堪忧。

韩成沉思片刻说道:“这事确实棘手,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不过也并非全无办法,容我先讲最后一个应对宝钞贬值的方案。回头再细谈如何填补这个空缺。”

听到韩成似有对策,朱标、朱棣以及朱元璋都精神一振!金银之物何其珍贵,他们深知获取不易。若非匮乏至此,朱元璋也不会想到发行宝钞。

此刻韩成忽然提及他能解决此事,这怎不让人震惊?

即便只是少量的金属货币,寻思一番或许还能应付,可要是真如韩成所言,将金银铜币与宝钞完全打通兑换,所需的财力简直难以想象。

那种规模,足以让任何人瞠目结舌。

即便是身为皇帝的他,都感到束手无策。

然而韩成竟声称可以解决?

朱元璋心中既震撼又存疑,直觉里觉得韩成的话并不可信。

但转念一想,韩成那些不可思议的经历,还有他化不可能为可能的能力,又让他倾向于相信韩成所言非虚。

不过即便如此,这也太过匪夷所思。

到底要用什么法子,才不至于让大明需要那么多金银?

朱元璋内心烦躁不安,恨不得立刻知晓答案。

可韩成偏偏在此时停下话头,转而提出另一个针对宝钞贬值的对策。

朱元璋焦虑得坐立难安。

他甚至想不顾一切地冲进去直接问韩成。

就在他打算这么做的瞬间,房内再次传来韩成的声音。

朱元璋只得强忍情绪,深深吸了一口气,耐着性子继续听下去。

当时,朱元璋满脑子都被韩成提到的金银所吸引,实在不愿意再听他提出的最后一条计策。

然而,随着韩成娓娓道来,朱元璋的态度渐渐发生了变化。

“这条计策,便是取消工本费。当宝钞出现破损时,可无偿为持有者兑换等额的新宝钞。”

不得不说,朱元璋在这事上玩得有些阴。

宝钞毕竟是纸质货币,即便用的是坚韧耐用的桑皮纸,依旧比不上金属货币耐久。通常流通频繁的话,两年左右,新币就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

一旦宝钞损坏严重,便很难防伪;若损坏得更厉害,甚至无法使用。

因此,无论是朝廷的规定,还是持有人避免损失,都需要将旧钞送到指定地点换取新钞。

这时,朱元璋的手段就登场了。

兑换时并非免费,而是要收取工本费,大致是一贯宝钞收三十文。

这意味着,辛辛苦苦赚来的一贯钱,还没花出去,就先亏了三十文。

这也是许多人不愿接纳宝钞、偏爱金属货币的重要原因。

“嗯?”

韩成话音刚落,朱标握着毛笔的手微微一顿,继续低头书写。他的神情有些犹豫,仿佛在权衡什么重大之事。

“这事儿早有定论,突然废除怕是不妥,对朝廷来说损失可不小……容我和父皇商量后再定。”

朱标语气温和却略显迟疑。其实他心里也想取消工本费,当初宝钞损坏时,他就提议为持币者免费更换。只是朱元璋始终不肯答应,总觉得这样做吃了大亏。后来他又试探过两次,结果都被驳回。

朱元璋对此事的态度极为强硬,因此此刻他也不敢贸然承诺韩成,生怕触怒父亲。

“不必再议!此事朕绝不同意!”

朱标话音未落,朱元璋粗犷的声音便从门外传来。伴随着话音,房门被猛然推开,朱元璋一脸焦急地闯了进来。他原想悄悄**,不想被韩成的提议激怒,全然不顾可能暴露行踪,径直闯入。

朱元璋真急了!比什么都急!他觉得韩成的建议简直荒唐至极,这样下去朝廷得赔多少银子?

即便贵为天子,这般挥霍也让人难以承受。

眼前忽然出现的朱元璋,让屋内数人皆吃了一惊。

谁也没料到,大家正聊得好好的,竟会突然冒出个皇帝来。

而且声音还这么大!

朱标手上的毛笔,因这意外的闯入者而失控,戳在纸上留下一团墨渍。

朱棣也被吓得浑身一颤。

韩成也好不了多少。

“陛下,您为何如此高声?”

朱标和朱棣这两个被突如其来的父亲惊扰的人,不但不敢抱怨,反而赶忙行礼问安。

而韩成却不这么讲究,直言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他心想,若有机缘,将来或许该与这父子拉开些距离。

这两个一大清早就折腾他不休,还有一个突兀现身,故作惊人之态。

长此以往,谁能受得了?

“我不大声喊,咱们的国库早被你掏空了!哪有这般糟蹋钱的道理!

你以为花的是你的钱,就无所谓是吧?

过去的事罢了,现在又出这种荒唐提议!”

朱元璋说话时,满是痛惜之情。

然而屋内众人看着他的眼神却有些异样。

透着几分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