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刘伯温察觉到了异样,便告老归乡。
临行前,刘伯温悄悄告诉徐达,提醒他在陛下设宴时务必小心,要一直留在陛下身边。
徐达问起原因,刘伯温只叮嘱他记住自己的话。
不久后,庆功楼建成,皇帝设宴款待群臣。
然而,事先有人在楼内暗藏干柴等物。
准备将开国的文武大臣全部烧死……
“啪!”
朱元璋重重拍桌,怒斥道:“胡说八道!”
“陛下,还要继续讲吗?”
韩成见皇帝脸色铁青,出声问道。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说道:“讲!看看他们能编出什么荒唐事!”
韩成点头,继续道:“宴会上,皇帝设盛宴款待百官,酒肉充足。
唯独徐达遵照刘伯温嘱咐,滴酒未沾。
当众人皆已微醉,皇帝借口如厕悄然离开。
徐达紧随其后,寸步不离。
皇帝质问为何跟随,徐达答称多年守护,此刻更不可懈怠。
皇帝心中稍有动摇,默许了徐达同行。
两人出门后,从外反锁房门。
随即下令点燃楼阁。
摇晃着醉意的大明开国的文臣武将们,就这么坠入了烈焰之中。
除了早已逃之夭夭的刘基,不在场的汤和,以及跟随而出的徐达等寥寥数人,其余的全都被你一把火吞噬了……
韩成说完这句话后,偏殿里寂静无声,朱标、朱棣两人听后都愣住了。
这些人竟然能编出这种荒谬的话!
这样的鬼话也能说得出口?
父皇是不是疯了?打下天下后,一不做二不休,把所有文武大臣全都送去一个地方,而且不是分散,而是直接一起送去。
难道是觉得大明的国运太长久了吗?
“该死!”
朱元璋的怒吼再次响起。
“这是什么**话!我是那种人吗?
我已经赐给他们丹书铁券了!
就算是我真的想对他们下手,我也不会用这么粗暴的方式!
我会那么愚蠢吗?
刘伯温是胡惟庸陷害致死的,他还能告老还乡不成?
连庆功楼都没建,就编得如此逼真!”
得知自己在后世被描述成什么样子后,朱元璋情绪非常激动,在此大发雷霆。
恨不得将那些污蔑他的人全部斩首。
“这……火烧庆功楼的故事流传得多广?”
隔空咒骂过的朱元璋,看着韩成问道。
韩成点头说道:“这件事流传极广,自清代起便有说书人讲述,后来更被改作戏曲,数百年间不断上演,你能说它不广泛吗?就连我,也听过不止一次关于火烧庆功楼的故事。
说实话,当时我对陛下的这些作为感到十分震惊,甚至有些不屑。
随着年岁渐长,开始研读史书,我才渐渐改变了对陛下的看法。
现在想来,那时的事情实在荒唐。”
朱元璋听罢韩成的话,情绪激动,呼吸急促。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情后愤然说道:
“我就知道!
我诛杀**污吏,丈量土地,让许多地主豪强遭受重创,他们在这儿的日子远不如在元朝时逍遥自在。
很多文人在这里也没能得到多少优待。
这些人肯定对我心生怨恨,日后必定会编排我的谣言!
虽然百姓深知我的恩德,但他们的声音无法传世,无从表达。
所以我在世时,他们不敢轻举妄动,等我死后,这些人就肆意诽谤了。
开始胡言乱语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层缘由,那就是后来出了个清朝,一直有人**反清复明。
为了彰显大清的功德,那些投诚者为了证明自己的抉择正确,便拼命诋毁明朝……”
韩成在一旁附和朱元璋的话语。
“既然已经知晓了这一切,陛下接下来有何打算?行事风格是否会有所调整?”
“放屁!”朱元璋勃然大怒,“让他们随心所欲的议论便是,妄图在大明重演元朝的恶行,简直痴心妄想!至于名声,我固然在意,但绝不会因惧怕流言蜚语而停滞不前。”
听到这话,韩成向朱元璋竖起大拇指。
“还有一桩广为人知的污蔑之词,不知陛下是否愿意一听?”
韩成试探性地看向朱元璋。
朱标在旁边试图阻止韩成,他害怕若再这般下去,父亲恐怕难以承受更多压力。
然而朱元璋挥挥手示意朱标安静,并对韩成说道:“但说无妨,我很想知道这些人还能把我说得多不堪。”
韩成点点头道:“这是关于庆功楼事件后的传闻,讲的是大将军徐达。
徐达因刘伯温提醒才侥幸逃生,但也深受惊吓。
当时陛下一时心慈,事后回想起来又觉不安,再次对徐大将军产生疑虑。
这让徐大将军忧思成疾,患上了背痈这样的病症。
据说此病需戒酒戒肉。
可陛下却派人给徐达送去了蒸鹅。”
蒸鹅本属发物,徐大将军知晓陛下已有杀意,含泪食之,不久背痈加剧而亡……
“放屁!”
韩成话音未落,朱元璋便勃然大怒,破口大骂。
“天德待我忠心无二,更是最懂分寸之人,纵使我对谁有所怀疑,也断不会怀疑天德!
若连他也信不过,我便无需活于世间!
竟有**对天德下手?闻知天德染疾,我焦虑至极!
我怎会动天德分毫?
再者,这蒸鹅乃何物?
此言我从未听闻,倒是御医告知,鹅肉性温,滋补良品。
往年征战负伤时,我还常食鹅肉,伤口亦不曾发炎!
此等胡言乱语,实在荒谬!”
然而朱元璋性烈如火,虽被痛骂,却仍追问韩成是否还有其他事需禀报。
必须彻查到底。
韩成沉吟片刻道:“另有一事,较为重大。
不过与陛下无涉,而是关于皇后娘娘。
陛下,大哥,四弟,我以下所说,皆为传闻,并非我个人见解。
绝非我对皇后不敬,我对她实则极为尊敬。”
听完韩成此言,朱元璋、朱棣双眉紧锁,朱标虽性情平和,此时也神色骤变,目光中透出森然杀意。
皇后马氏,是他们三人忌讳的根源!
“或许……咱们还是别问了吧?”
韩成观察着三人神情后,轻咳一声,这般提议道。
“绝对不行!你只管讲,我们绝不会责怪你,
我们只是想知道,这些不知廉耻的家伙究竟干出了哪些不知廉耻的事!”
朱元璋果断否决了韩成的意见。
他坚持要了解妹妹在那些人嘴里被诋毁成了何等模样。
那些小人,竟敢造他朱元璋的谣言也就罢了,居然连带侮辱他妹妹!
从韩成的反应来看,此事定然非同小可。
否则,韩成不该有这般表现。
朱标和朱棣也很好奇这些人究竟能把心肠堕落到何种地步。
韩成见状,只能硬着头皮将马皇后所受的诋毁一一道来……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皇后娘娘的大脚。
他们公然称她为‘大脚马皇后’。
这种称呼充满恶意。
还有别的传闻,比如驸马韩金虎争夺帅印时受伤,而马皇后因此迁怒于诸多开国功臣及其后代。
随后展开报复。
**功臣,用毒马害死徐达,辱骂刘伯温致其离开,甚至炮轰庆功楼……”
偏殿内,韩成话音刚落,朱元璋、朱棣和朱标三人的气息都变得粗重。尤其是朱标,眼神中几乎迸发出怒火。谁说他娘是大脚皇后?还有那所谓的驸马韩金虎夺权之事?这韩金虎又是何许人也?自己怎会一无所知?
朱元璋更是双目如炬,恨不得将韩成生吞活剥。他妹妹是他最得力的助手,若非她,就没有今日的他。无数次他想严惩某人时,都是妹妹出言相劝,才让那些人得以保全性命。如今却说妹妹为了韩金虎对功臣痛下**,杀了那么多功臣,简直荒唐至极。而且竟说他病重时妹妹垂帘听政,他何时病得如此严重?就算真有此事,代替他理政的也是朱标,绝不可能是他妹妹!更别提夜封十王了,他的儿子们哪一个不是他亲自封的?
即便真如他们所说,自家妹妹真的插手朝政,那也不至于胡作非为。哪怕自己尚未称王,她也绝不会染指此事。这些人的心思怎会如此歹毒,连自家这般善良的妹妹都不肯放过。
这话是在说自己妹妹?
这听起来倒像是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雉啊。
至于朱棣,更是又惊又怒。
他到底听到了什么?
自己的母亲竟对自己起了杀意?
居然用这种手段来加害自己,置自己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