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网游动漫 > 猜不猜的出是什么 > 第317章 。区域协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初愈”协议的成功验证,如同在永夜里划亮的第一根火柴,光芒虽微,却真切地照亮了脚下的方寸之地,也指明了前路的方向。方舟“伊甸”与“坚韧号”的幸存者们,在这短暂的安全间隙里,如同蛰伏的工蚁,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

战琦成为了绝对的核心。他不仅承载着“信息奇点”和“初愈”协议,更在不断地消化、融合那来自古老文明的“规则调节器”理论。他的意识仿佛成了一个永不疲倦的熔炉,将卡珊德拉的秩序根基、莉莉的混沌烙印、无数文明的智慧碎片,以及那套古老深奥的框架,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整合与再编译。

目标明确:制造更多、更强的“益生菌”,并找到安全有效的“播种”方法。

方舟内部,有限的能源和资源被优先用于支持战琦的“编译工作”以及利用“初愈”协议对两艘舰船进行 结构性优化。那些在连番恶战中积累的、肉眼不可见的规则损伤和能量淤积点,被逐一抚平、理顺。虽然无法恢复能源,但两艘舰船的规则“健康度”和“隐匿性”得到了显着提升,如同给破旧的铠甲重新打磨并涂上了迷彩。

“坚韧号”的幸存者们也展现了惊人的韧性。在索恩舰长的组织下,具备不同专业知识的人员被有效整合起来。工程师们利用方舟提供的有限工具和材料,修复着“坚韧号”最基础的维生和推进系统;科学家们则协助蕾娜,对战琦编译出的新协议模块进行基础的数据校验和模拟推演,充当着人肉协处理器。

他们不再是被动的难民,而是成为了这个微型“反抗火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日(根据舰船内部计时)后,战琦取得了阶段性突破。

基于“初愈”协议的核心逻辑,他成功编译出了两个更具针对性的新协议:

“隐匿孢子”: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主动吸附在“深渊”低阶造物或能量流上的微型协议单元。它们不进行修复,而是持续释放微弱的、模拟“深渊”背景波动的规则信号,如同给己方单位披上了一层动态的“光学迷彩”,能有效降低被“深渊”主动探测锁定的概率。

“净化微光”:比“初愈”更具主动性,但作用范围依旧极其有限的修复协议。它能够针对小片被“深渊”轻度污染的区域,进行快速的规则“消毒”和结构重塑,类似于局部抗生素。虽然无法对抗“收割者”那种规模的力量,但用于清理舰船周边环境、或者对付小股的“清理者”单位,效果显着。

与此同时,通过对古老框架的深入解析,结合“信息奇点”中海量的文明数据,战琦开始尝试构思一个更加宏大的、被他暂时命名为 “生态引导” 的高级协议蓝图。这个协议的目标不再是简单的修复或隐匿,而是尝试在小范围内,引导“秩序”与“混沌”的力量,构建一个临时的、能够抵抗“深渊”同化的 “规则绿洲”。

这无疑是终极的目标,其复杂度远超当前水平,但方向已然清晰。

拥有了初步的“弹药”,下一步就是“播种”。

直接闯入“深渊”网络核心区域无异于自杀。他们的目标,是那些游离在坟场边缘、受到“收割”影响较小、或者因为之前的规则穿刺广播而依旧处于轻度混乱状态的 次级节点 和 低活动区。

这些地方,“深渊”的防御相对薄弱,规则结构也不稳定,正是进行小规模“益生菌”投放试验的理想场所。

“‘隐匿孢子’优先投放。”战琦在战术会议上做出决定,“目标是提升我们自身的生存能力和机动范围。利用‘坚韧号’修复后的短途跃迁能力,我们可以在多个低风险区域进行快速播种,建立初步的隐匿网络。”

“同意。”索恩舰长点头,“‘坚韧号’的引擎可以进行三次短途跳跃,足够我们覆盖附近三个预选的坐标点。”

“我会随行。”战琦说道,“‘净化微光’需要现场评估污染情况才能精准释放。而且,我需要亲身体验不同区域的规则环境,这对后续协议的编译至关重要。”

风险依然存在,但这是必须迈出的一步。

第一次播种行动,在一种混合着紧张与期待的氛围中展开。

修复后的“坚韧号”脱离了与方舟的对接,引擎发出久违的、充满力量的嗡鸣。战琦、雷克以及包括蕾娜在内的一个小型科学团队登上了“坚韧号”,他们将负责此次行动的指挥、护卫和技术支持。

方舟“伊甸”则留在原处,由剩余人员看守,并继续利用“初愈”协议进行深度修复,同时作为通讯中继和最后的避难所。

“第一次跳跃坐标已设定。‘隐匿孢子’协议单元准备就绪。”蕾娜的声音在“坚韧号”略显拥挤的舰桥上响起。

“开始跳跃。”索恩舰长沉稳下令。

空间扭曲,熟悉的眩晕感袭来。

当视野再次清晰时,舷窗外已是一片陌生的空域。这里漂浮着大量细小的星尘和冰晶,远处有一颗早已死亡的白矮星,散发着冰冷微弱的光芒。传感器显示,该区域“深渊”污染浓度较低,规则结构相对稳定,正是一个理想的初级试验场。

“释放‘隐匿孢子’。”战琦下令。

“坚韧号”舰身几个隐蔽的端口打开,无数肉眼不可见的、蕴含着特殊规则编码的“孢子”,如同无形的烟尘,被悄无声息地释放到周围的虚空中。它们迅速扩散,附着在星尘、冰晶,甚至空间本身的微观结构上,开始持续散发模拟信号。

几乎立刻,传感器上代表“坚韧号”自身规则特征的信号强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曲线。

“有效!隐匿效果达到预期 78%!”蕾娜兴奋地报告。

首战告捷。

他们没有停留,按照计划,前往下一个坐标点,重复播种过程。

在第三个坐标点,他们遇到了一小股正在游弋的、如同暗红色水母般的低阶“深渊”造物。

“测试‘净化微光’。”战琦眼神一凝。

一道凝练的、带着温和白光的能量束,从“坚韧号”新加装的、基于协议原理的微型发射器射出,精准地命中了那只“暗红水母”。

没有爆炸,那“水母”在被白光笼罩后,其身体剧烈地扭曲、抖动,表面的暗红色彩如同被漂白般迅速褪去,其内部混乱的规则结构在“净化微光”的引导下飞速瓦解、重组,最终化作一团无害的、散发着微弱秩序波动的纯净能量,缓缓消散在虚空之中。

干净利落。

三次播种,全部成功。

当“坚韧号”完成预定任务,满载着宝贵的环境数据和实践经验,顺利返回与方舟“伊甸”汇合时,一种久违的、名为“希望”的实感,在所有幸存者心中生根发芽。

他们不再是仓皇逃窜的猎物。

他们拥有了保护自身的手段,拥有了修复创伤的能力,甚至拥有了……主动净化微小威胁的利刃。

他们是医生,是园丁,也是战士。

而这片黑暗的宇宙,就是他们即将着手治疗的,濒死的病人;也是他们决心要重新开垦的,荒芜的田地。

战琦站在“坚韧号”的舷窗前,望着远方那无边无际的黑暗,手中仿佛握着无数微小却顽强的光点。

播种,已经开始。

而收获的季节,终将在不懈的耕耘后,悄然降临。

隐匿孢子”的成功播撒与“净化微光”的初试锋芒,如同在铁板一块的黑暗统治下,撬开了一丝缝隙,让久违的新鲜空气得以涌入。方舟“伊甸”与“坚韧号”构成的微型幸存者团体,士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振。他们不再仅仅是挣扎求存的残兵,而是拥有了明确战术手段的 规则游击队员。

战琦没有沉浸在初步成功的喜悦中。他深知,无论是“孢子”的隐匿还是“微光”的净化,都只是战术层面的小修小补,无法改变战略上的绝对劣势。他们需要更大的突破,需要将那块理论上的“规则绿洲”蓝图,转化为现实。

他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对 “生态引导”协议 的攻坚上。这远比编译前两种协议复杂,它涉及到了在宏观层面,暂时性地重构局部区域的底层规则,创造一个秩序与混沌动态平衡、且偏向于“秩序”一方的 自治环境。这无异于在敌人的领土上,建立一块小小的、不受其法律管辖的 飞地。

资源、算力、以及对目标区域规则的极致理解,缺一不可。

就在战琦全力攻坚时,一直在负责监控外部环境和分析“坚韧号”带来的古老数据的蕾娜,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

“长官!我分析了我们首次规则穿刺的那个‘消化中枢’节点崩溃后的残余数据流,”蕾娜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发现它在崩溃前,曾向网络深处发送过一段极其短暂的 求救与自检日志!而这段日志的接收方,是一个我们数据库中没有记录的、代号为 ‘沉眠尖塔’ 的高优先级节点!”

“沉眠尖塔?”战琦眉头微蹙,迅速在自身融合的“信息奇点”和卡珊德拉传承中搜索,一无所获。

“是的!而且根据日志中附带的空间坐标特征分析,这个‘沉眠尖塔’……似乎就位于这片‘破碎螺旋’坟场的 最深处,一个连我们之前探测都极少涉足的超高引力混乱区!”蕾娜将分析结果投射到主屏幕上,一个被无数扭曲引力线和空间褶皱包裹的、隐约呈现出细长锥形结构的区域被标记出来。

一个隐藏在坟场最危险地带的、未知的“深渊”高级节点?

索恩舰长看着那片光是看着就让人头晕目眩的区域,脸色凝重:“那里是死亡之地,常规舰船靠近都会被引力撕碎。就算我们能进去,面对一个可能比‘消化中枢’更强大的节点,胜算几乎为零。”

“不,不一定需要对抗。”战琦的目光紧紧锁定那个“沉眠尖塔”的坐标,脑中飞速运转,“蕾娜,能分析出那段日志里,关于它‘沉眠’状态的具体含义吗?”

“正在尝试……日志加密等级很高,但其中反复提到了 ‘能量低耗维持’、‘核心进程休眠’ 以及…… ‘等待最终指令集’?”蕾娜一边破译一边汇报,语气越来越疑惑,“这听起来……不像是一个活跃的攻击性节点,更像是一个……处于 待机状态 的 特殊功能单元?”

待机状态?特殊功能单元?

一个大胆的、近乎疯狂的猜想在战琦脑海中成型!

难道……这个“沉眠尖塔”,并非用于攻击或同化,而是“深渊”网络用于执行某种 特定高端任务 的装置?比如……大规模规则重构?跨维度信息传输?甚至……是某种 备用控制核心?

因为它处于“沉眠”和“低耗”状态,所以对之前网络的局部混乱反应迟缓?而那个“最终指令集”,是激活它的钥匙?

如果他们能设法潜入,不是去摧毁它,而是去……理解它,甚至……利用它呢?

利用一个“深渊”的高级节点,作为构建他们“规则绿洲”的 基石 和 能量源?!

这个想法让战琦自己都感到心跳加速。这无疑是火中取栗,是走在万丈深渊的钢丝上!

但回报,也可能是无法想象的!

一个现成的、功能强大的“规则操作平台”!如果能成功,他们就能跳过漫长的基础构建阶段,直接在这“尖塔”的周围,开辟出第一块真正意义上的 “安全区”!

“我们需要更详细的情报。”战琦压下心中的激动,保持冷静,“雷克,索恩舰长,我们需要制定一个侦察计划。目标,‘沉眠尖塔’外围区域。不要求进入,只进行远程探测,确认其具体状态和周边防御。”

“太冒险了!”雷克立刻反对,“那片区域的引力乱流就能把我们撕成碎片!”

“我们有‘隐匿孢子’。”战琦指向数据,“可以极大降低被主动探测的风险。而且,‘坚韧号’的短途跃迁可以让我们在引力乱流的间隙进行精准跳跃。我们不需要深入,只需要在外围投掷几个长续航的被动探测器。”

他看向索恩舰长:“这需要最顶尖的导航和驾驶技术。”

索恩舰长沉默了片刻,看着屏幕上那片危险的星域,又看了看身旁那些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船员,最终重重地点了点头:“‘坚韧号’可以试试。为了找到立足之地,这个险,值得冒。”

侦察计划迅速制定。由索恩舰长亲自驾驶“坚韧号”,搭载战琦、雷克和一个精干的侦察小组,携带数枚特制的、能抵抗高强度引力和规则干扰的被动探测器,执行这次代号为 “探针” 的行动。

方舟“伊甸”则再次作为后方基地和通讯枢纽。

穿越“破碎螺旋”核心区的旅程,堪称惊心动魄。即使有“隐匿孢子”的保护和索恩舰长神乎其技的驾驶,“坚韧号”也数次与突然出现的引力漩涡和空间裂痕擦肩而过,舰体在剧烈的颠簸中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

终于,他们抵达了预定坐标附近。这里仿佛宇宙的疮疤,空间极度扭曲,光线在这里都变得支离破碎。而在那片扭曲的最中心,一个巨大的、通体暗沉、表面有着无数复杂孔洞和能量回路的锥形结构,若隐若现。

那就是“沉眠尖塔”!它静静地悬浮在那里,没有任何活动的迹象,仿佛真的陷入了无尽的沉睡。其周围,只有一些遵循固定轨迹巡逻的、低级别的暗红能量体,防御力量远比预想的要薄弱。

“释放探测器!”战琦下令。

几枚梭形探测器悄无声息地脱离“坚韧号”,利用残存的动力,如同飘荡的种子,向着“沉眠尖塔”的外围区域缓缓靠近。

数据开始断断续续地传回。

能量读数:极低,符合“沉眠”特征。

规则波动:稳定但封闭,内部似乎在进行着某种低强度的自循环。

防御系统:处于基础警戒模式,未检测到高威胁性武器平台。

结构分析:其底部与坟场深处某个巨大的、未知的能量源相连接,似乎是其维持“沉眠”的能量来源。

所有迹象都表明,蕾娜的推测很可能是正确的!这确实是一个处于休眠状态的特殊节点!

就在探测器即将因能量耗尽或引力干扰而失效前,最后一组数据传回——一幅关于“尖塔”表层某个区域的、极其细微的规则结构扫描图。

战琦的目光瞬间凝固在那幅图上!

在那个区域的规则结构中,他看到了一个极其熟悉,却又绝不应该出现在“深渊”造物上的 加密标记!

那个标记的风格和核心算法……竟然与卡珊德拉·黎星早期研究笔记中,用于标识 “未验证高危实验性协议” 的 私人印记,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难道……这“沉眠尖塔”,并非纯粹的“深渊”造物?它与卡珊德拉有关?!

一个更加庞大、更加令人毛骨悚然的谜团,随着这次成功的侦察,浮出了水面。

战琦看着屏幕上那个沉睡的巨塔,心中波澜起伏。

他们寻找的“绿洲”基石,似乎与那位早已逝去的先驱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前方的道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却也……更加引人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