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围绕着强军、民生、经济这几个核心议题,不断提出自己的见解、担忧和建议。
有人提到基层干部短缺的问题,有人谈到如何更好地消化新光复区域,还有人建议选调部分士兵直接进入学校学习。
从而为鲁省的发展培养专门的工农业人才等等。
宋明远始终认真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几句,并标注轻重缓急程度。
当然,他偶尔也会插话追问一两个细节,但从不打断任何人的发言。
等到所有人都说得差不多了,目光再次汇聚到他身上时,他才合上笔记本,缓缓站起身。
“好,非常好!”
宋明远的脸上带着赞许的神色,“大家说的问题都是金玉良言,也是眼下我们最真实、最急迫的问题。”
“军队的建设问题,医疗问题,还有普及的教育以及医疗问题,以及后续提出的干部问题、新区问题、人才问题,桩桩件件,都点在了要害上。”
他走到巨大的地图前,目光扫过整个鲁省以及刚刚光复的冀省区域。
“这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的发展走对了路子,现在已经进入深水区,过去的小打小闹,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办法不行了。”
“接下来的发展,必须要有更系统的规划,更大的魄力,更长远的眼光!”
“今天在这里提出的所有问题我都进行了记录,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让人进行实地调查或者相对应测试。”
“争取在年底首届专区政府以及军事改革会议之前,将这些问题全部落实,将施行方案告诉各位。”
“在这里,我还要说最后一件事情。”
宋明远的话没有说完,他的目光从地图上转移到众人的身上,一一扫视而过。
“今天不管是到场的,还是没有到场的,全部都有一个任务,下去以后给我写一份工作总结。”
“部门就写部门的,军队就写军队的,总之一句话——”
“军队方面师长以上提交给我,剩余各级军官提交给各级思想教育主官,政府体系‘两院四局八处’以及其余的一些部门负责人,也全部提交给我。”
“我不管你们平时有多忙,这个工作总结以后会成为每年的常态化指标。”
“因此,我希望各位不要把它当作是任务来完成,要把其当作总结自己这一年来的收获与教训。”
“所以,这个日期我给大家放宽时间,12月31日之前必须提交给我,否则……”
宋明远的话没有说完,但没有人想知道他这句话的完整内容。
至于说任务完不成枪毙你,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比这更可怕的事情是让你一个师长或者一个部门的主任,去工厂缝被子等等。
你说侮辱你!
不好意思,用宋明远的话来:妇女能顶半边天,他们能干的你为什么不能干?!
好,你说你辞职不干了或者选择退伍退党。
那你这个人,这辈子算是完了,不仅如此,你还会连累你的家人。
这种行为会被判定为“逃兵”。
而人民军和专区政府对于逃兵的处罚力度,可不是闹着玩的。
所以,没有人想再去过猪狗不如,每天提心吊胆的生活。
“同志们,”宋明远最后总结道,“问题很多,困难也很大。”
“但一年前,我们谁能想到今天能坐在这里讨论如何建学堂、造火炮、搞经济、发展教育以及医疗事业?”
“成绩是干出来的。不是靠嘴说出来的!”
“今天你们各自提出的问题,我希望我在解决的同时,你们自己也能够做出思考和抉择。”
“把思路理清,把方案做细,首届专区政府大会以及军事改革会议上,我们要形成决议,然后,坚定不移地干下去!”
“所以,我不希望任何一个人掉队,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宋明远的话语斩钉截铁,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的工作定下了基调。
会议结束后,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不易察觉的期待之情,他们知道,这一次的政府大会绝对是劲爆级别的存在。
等所有人都退出会议室后,空荡的会议室内只剩下宋明远和宋哲群两人。
而黄辰也很自觉的退出会议室,站在门口等候。
“远儿,你想干什么就去干吧!”
“你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我也关注着南方局势的发展,实在没有想到他蒋志清竟会有这般如此做法。”
“我真为那些被鬼子屠杀的百姓感到惋惜,这些百姓们要是在我们鲁省该多好,根本不会受到鬼子的袭扰。”
“现在,豫省、晋省以及苏省的百姓几乎每天都有来鲁省的,现在的鲁省一切都在蒸蒸日上的发展。”
“远儿,我希望你不管后面要干什么,一定要将百姓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魏征给唐太宗李世民说的话,我今天也赠送给你。”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历朝历代灭亡的教训都在警醒我们,百姓永远是最重要的存在。”
说罢,起身拍了拍宋明远的肩膀。
“我宋哲群这辈子,值了!”
“有你这样优秀的儿子以及女儿,我也可以走进祠堂去告慰那些老祖宗喽!”
说着就要往门外走去。
宋明远听到这些话也是深有感触,回过神来连忙起身。
“父亲,那我今天也说句话,也算是对自己今后的承诺,请您监督。”
“百姓是水,而我们专区政府和人民军就相当是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刚走到门口的宋哲群听到这句话也是直接愣住。
饶是他这个深耕多少年的学者,听到这个比喻也是十分的恰当。
宋哲群缓缓转过身,窗外的阳光反射在桌面上。
他的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震惊,有欣慰,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触动。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低声重复着这八个字,每一字都仿佛有千钧之重。
“好……好啊!”
良久,宋哲群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异常清晰有力,“远儿,你这句话,胜过万语千书!”
“透彻!鞭辟入里!”
“行了,有你这句话,我也就放心了,想干什么就去干吧!”
说罢,直接打开了门,向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