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医河长路 > 第353章 《手术灯的温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手术灯的温度》

磁导航手术的无影灯在顾承川头顶聚成银白光圈,冷光穿透双层手套,却焐不热他掌心的枣核针。这枚伴随他三十年的老物件,此刻正躺在掌心纹路里,针尖对准屏幕上张秀芳的心脏投影 —— 那里有段迂曲的冠状动脉,像极了 1998 年洪水中,他用断针疏通的那段堵塞血管。

“心尖软肉区缝合间隙 0.3 毫米,” 他的声音通过对讲机传出,尾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音,“就像给牛棚留扇窗,” 磁导航导管在磁场中划出柔和弧线,避开钙化斑块时,他想起患者儿子攥着工资条的手,“让春风能吹进漏雨的屋檐。”

手术进行到第 28 分钟,监护仪的蜂鸣像把钝刀,割开手术室的寂静。顾承川看见心率曲线陡升,立即切换手动模式,拇指在 “手动 override” 按钮上停留 0.2 秒 —— 那是确认患者安全的本能延迟。导管末端的震颤频率与他手腕的抖动完全同步,肌肉记忆唤醒三十年前的画面:镇沅县的竹制导丝在油灯下晃动,他凭着手感避开碎骨,耳边是李建国的叮嘱:“手要稳,心要柔,像摸新生儿的囟门。”

李小南举着吸引器的手顿了顿,目光落在顾承川的后颈 —— 那里有几缕白发被汗水粘在皮肤上,而白大褂下的背心,是十年前医院发的周年庆纪念品,洗得发灰的布料上,“仁心仁术” 的字样已褪成浅粉,却在磁导航的冷光中,泛着旧棉絮般的温暖。

当导管精准抵达靶血管,顾承川的指尖在操作屏上悬停三秒,才在 “患者经济状况” 备注栏写下 “优先使用基础耗材”。裤袋里的支票存根被揉成小球,纸团边缘的齿纹硌着掌心,让他想起张秀芳儿子掌心的茧 —— 那是搬砖时被钢筋磨出的印记。“三万块能买头牛,” 他默念着,“也能赎回颗心。”

“缝合时注意呼吸缝的弹性,” 他的镊子夹起可吸收缝线,针尖穿过心肌的瞬间,想起李建国的断针哲学,“就像给井绳留段磨损的余量,” 缝线在灯光下闪着微光,“太紧绷的绳子,拉不起月亮。”

手术结束的提示音响起时,顾承川摸出患者床头的搪瓷缸,缸底沉着三颗红枣,水汽氤氲中,他看见自己的倒影 —— 白大褂领口微敞,露出锁骨下方的非典疤痕,像道永远不会愈合的缝。那是 2003 年的春天,他为重症患者做紧急切开术,来不及戴手套,手术刀划伤了自己。

李小南收拾器械时,枚纸条从顾承川的手术衣内衬口袋滑落。展开来看,是半截处方笺,背面用铅笔写着:“三万换三万,前一个是数字,后一个是心跳。” 字迹被汗水洇开,“心跳” 二字的笔画里,还混着点红土 —— 那是昨天帮患者搬行李时蹭上的。

当张秀芳被推出手术室,顾承川隔着无菌单,轻轻捏了捏她的指尖 —— 那是三十年前李建国教他的 “术后定心术”。患者的手很凉,却在触到他掌心的老茧时,微微蜷起。他知道,这双握过黄牛缰绳的手,终将再次握住鲜嫩的麦苗,而他的三万块,早已化作磁导航的定位光斑,在她的心尖,照亮一道能漏进春风的缝。

手术室的灯渐次熄灭,顾承川解下手术衣,看见内衬口袋里的枣核针压出的浅痕,像道细小的呼吸缝。他想起李小南捡起的纸条,想起自己在附言栏写下的 “给心尖留道缝”—— 原来所有的技术、所有的数字,最终都要回归到这道缝里,让生命得以舒展,让温度得以流淌。

最终,他在手术记录的末页画了个简笔心脏,心尖处的缝里,一半映着磁导航的冷光,一半浴着手术室的暖灯。旁边写着:“技术是灯,仁心是油,缺一不可。” 笔迹力透纸背,像极了三十年前李建国在他防汛手册上,画下的那道断针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