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傍晚,百草堂忙完一天的病人,三人一起吃饭。张景道:“这白狼来了快一个月了吧?给它取名吧,一开始我还以为它会离开,看样子不会离开了。明天就该去施医了,带上它挺好。”
梅念道:“叫来福吧,希望给百草堂带来福运。”
侯英道:“什么啊,你能不能取个好名字,来福也太土了些。”
梅念没有理会侯英,而是对着白狼道:“你以后就叫来福了,你有意见吗?”白狼睁着它那大眼睛望着梅念,摇晃了两下脑袋。梅念笑道:“看你这样子就是不反对了,好了以后你就叫来福,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对于侯英的意见,直接无视了。
侯英无奈,只好转移话题,问道:‘一直没问你,这白狼怎么愿意跟你了,不是有白眼狼一说吗?这家伙不会是白眼狼吧?’
张景道:“你想什么呢?这是一只老狼,属于丛林狼种群。在狼群的生存法则中, 那些因年迈而身体衰弱的老狼,终将被逐出狼群。毕竟,狼群对战斗力有着近乎严苛的需求,衰老的个体不仅无法参与高强度的捕猎与领地争夺,其存在本身更会拖累整个群体的作战效能。这种看似残酷的淘汰机制,实则是狼群为维系生存竞争力而形成的自然选择。只是它怎么会愿意跟着梅念着就不知道了。”说完望了梅念一眼。
梅念笑道:“那晚不是没吃东西东西嘛,我就去山林抓了野兔,没想到这家伙闻着味过来了,我见 它孤身一狼,这就分了些肉给它,谁知道它愿意跟我呢,同是天涯沦落人,帮他也是帮我自己。”
由于前几天已经告知了明天将要去施医,百草堂闭门五天。因此第二天一早,天还未亮,三人一狼就出门了。此行乃是去枣阳村——三步村——西山村——南山村。最后回百草堂。
一路上都非常顺利,只是在西山村去南山村的时候遇上了一黑熊拦路。这天一早,告别西山村的村民,朝着南山村而去的路上,一只三四百斤的熊瞎子拦路。白狼发现对方后,背上的毛发立起,朝着一个方向发出‘嗯嗯’的警告声。
梅念道:“有野兽,还是大型野兽,你看白狼都寒毛炸裂了,应该是它都害怕的野兽,侯英,你照顾好张师。”就在此时,前方路旁沙沙声响起,一只一米多的熊瞎子咆哮着朝梅念冲来。
梅念见到熊瞎子冲来,不退反进,在梅念冲向熊瞎子时,来福也跟随梅念而上,好似狼群的协作。梅念一拳和熊瞎子对轰在一起,熊瞎子直接被一拳击飞出去。来福冲上去一口咬住黑熊的脖子,整个狼都挂在黑熊的脖子上。
而黑熊和梅念对上的爪子直接被梅念一击打断,此时已经知道不是对手,三条腿跑了起来,根本顾不上咬住自己的来福。梅念快速追上去,一拳击打在黑熊的后腿上,咔嚓一声,黑熊挣扎着想爬起来,然而,一前一后的腿都断了,根本无法爬起来。
侯英道:“我摖嘞,梅念你这么厉害啊,今天要不是你,我和师傅就交待在这里了。”
张景也道:“是啊,我以为你筋脉断了后就算能恢复也会打折扣,没想你这么强呢?”
梅念道:“我说过我吃过一株仙草嘛,最后缓慢的将我伤势恢复了,实力也恢复得差不多了。但是也不想去江湖了,留在此地挺好的。”
张景道:“也好,也好,这熊野浑身是宝,很多东西都能入药。”张景将注意力转到黑熊上,就是告诉梅念,以前的事就不用管了,他也不会问。
梅念这道:“好勒,来福回来。”白狼才松口朝梅念走来,还警惕的望着黑熊。黑熊这时候也望着梅念三人,口中无能咆哮。随着梅念手起掌落,黑熊呜咽一声就没有了声息。
因为要入山采药,梅念药篓中常有一把刀,随后将熊分开,最贵重的就是熊胆和熊掌了,熊掌乃是上佳的食材,熊胆乃是极品药材,观此熊胆的成色,还不错。此时正值寒冬,积雪满地,乃是上佳的保存环境。
梅念在分解熊时,还割下一大块熊肉给来福,毕竟它也帮忙了嘛,给了好处,下次才会一起帮忙。梅念道:“张师,这熊有些重,就算不要内脏,估计也有两百多斤,熊皮给张师做保暖用。熊肉我们去南山村,将之分给村民吧,我们带一些回去就好。”
张景微笑着点点头,因为这一插曲,这些时间过去,天已经大亮了。随后,梅念拖着熊肉,朝着南山村而去,差不多一个半时辰,终于到了南山村,当村民看到张景来了,激动得不行,然而看到这么大的熊肉时,个个都露出后怕的神情,那是来着肺腑的关心。
随着梅念吩咐,村民们开始煮熊肉,一些开始排队诊治。来福趴着后面,非常温和,当然也不愿意别人摸它,一些小孩想摸来福,来福直接走开,不给机会。但是梅念下过命令,不让来福伤人,因此小孩被父母呵斥,才让来福逃过小孩的摧残。
因为是冬天,专门给搭了一个棚子,供张景三人给村民看病,还支起了火堆,整个院子不算太冷。依然都是些差不多的毛病,主要是吃食太差,小病拖成大病等,张景无奈,也没有说让吃些好的,这话说了也没用,老百姓能活下来就是不易,吃好谈何容易,因此直接不说了。
侯英数年的学习,此时基本都是侯英在看病人,张景在旁指点。中午吃的熊肉,整个村子都吃上了,且没有分给每一户,而是选择一起吃。因为张景知道,熊肉分了他们也不见得会吃,而是会选择换钱的可能性,与其那样,还不如煮出来一起吃,也算是给他们改善一下伙食。
由于是冬天,梅念几人不用去山里采摘药材,因此在南山村结束后,就回百草堂。第二天天明,在南山村吃过东西,便启程回百草堂。南山村知道张景年纪大了,便将村里的牛车送梅念三人。三人拗不过村民,只得坐在牛车上,有熊皮的保暖,张景一路上倒不至于受寒,只是有血腥气。
当牛车来到西山村附近时,西山村的村民已经等候多时,他们也是来此送张景的。为此还和南山村的村民争执起来,最后拗不过,西山村接力送张景。来到三步村,又被三步村接力,直到最后被枣阳村送达百草堂。
望着枣阳村的村民回去的身影,梅念心里也暖洋洋的,这或许就是最纯粹的关心吧。他们都以送张景为荣,毕竟张景乃是周边的活神仙。十几岁开始和师父一起游走在附近的村落,可以说周围有许多村民是张景看着长大的。他们见证了张景的医者仁心,深受其恩。现在,侯英接过张景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