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跟林烨这个亲历者聊过之后,楚仁越发感受到古代科举考试的残酷之处。

每年童试参与者数量众多,可到头来通过者寥寥。

即使这十几年人数上已经有了增长,可也不过是二三十人。

三年累积,三年一度的乡试当中不过也只有近百人。

而这一百人跟其他县的学子们共同参与乡试,最终被录取者不过十分之一,甚至更少。

“姜石林跟姜安虎的确不像是能够比得过其他人的样子……”

楚仁仔细想了想,正如林烨的评价一样,二人对四书五经的内容倒算是了解,毕竟一直以来都有老师教导。

可在诗词歌赋跟策论方面却有些糟糕了。

这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楚仁一直默不作声。

这般模样让两位学生也大气不敢出,走路的姿势都变得规矩了许多。

刚进姜府大门,楚仁便向二人吩咐道:“你们先去书房等我。”

“好的,老师。”二人规矩应答,朝着书房走去。

紧接着,楚仁便直奔前厅而去。

只可惜姜山河并不在府上,他扑了个空。

无奈之下,楚仁只能找到姜府的老管家,向对方说出自己的诉求。

“往年乡试的考试内容能够查到吗?”

“楚先生怎么突然要这种东西?”老管家有些不解。

楚仁苦笑一声,“乡试越来越近,只剩下最后不到十天时间,留给两位少爷的准备时间也越来越少,我打算从往年乡试内容入手。”

老管家点头,“嗯,可以办到。”

“过去三十年之内,每次乡试的考试内容,如果可以的话,包括后续的会试殿试内容也帮忙查一下,有的话最好。”

楚仁也没有询问这其中是否有难度,接着转身离开。

返回书房的路上,他开始苦思冥想起来。

“四书五经掌握程度不错,这方面不需要太过担心,有一个月的复习时间应该差不太多了,诗词歌赋方面短时间内想让他们有太大的长进基本不可能,唯一能入手的就只剩下策论。”

而策论同样是极难短时间内提升的事情,最简单的办法便是事先压中考题。

许久之前楚仁便有想过这一次乡试的内容会是什么,但单凭想象的确太难。

所以他才打算看看往年的考试内容,从中总结出部分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精准地命题。

“哪怕没有办法准确无误地压中考题,有一个大概的范围也好,只要能够让两位少爷提前有一定准备,他们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一路回到小院这边,楚仁正要走进去,眼角余光突然看到隔壁院子门口处,楚天恒正倚靠在门框上,正朝自己憨笑着。

楚仁皱起眉头,“有事?”

“没事没事,听大家说你最近一直在忙两位少爷乡试的事情,担心你太累了。”

“如果我说我很累,你能做什么呢?”

一声反问直接呛得楚天恒说不出话来。

讪讪地笑了几声之后,楚天恒问道:“你这几天什么时候有空,我们一起去看看你娘,回来也有一些时间了,还没有过去看看她……”

“没空,你如果想去可以自己去。”

楚仁把母亲下葬的位置告知对方,便径直走进小院。

接着还把大门也关上,将在外边不停探头张望的楚天恒挡在那里。

书房内的两位学生看到老师闷闷不乐,一脸阴沉地走了进来,立马坐得端端正正。

楚仁看向二人面前的书,仍然是四书五经,不由皱眉。

“这段时间让你们背得诗怎么样了?”

二人一起摇头。

楚仁当然知道这个方面是二人的弱项,因此特地在江源书院收集了部分大乾国内的优秀诗词,并且让两位少爷去尝试着背诵。

现在看来,收效甚微。

“你们等着。”

楚仁一手拿过纸笔,快速地在纸上写了一首诗。

写了两遍。

分别交到两位学生的手里,义正言辞地说道:“你们接下来就把这首诗背下来,谁先完成谁能得到我的一份奖励。”

两位学生看向手中的诗,明显有别于这几日背诵的诗。

姜安虎想到了什么,不由惊喜道:“老师您又写诗了?”

“是啊老师,这首诗一点都不比江源四句差,怎么没听你说起呢?讲给别人听,肯定又能惊到他们的下巴。”

楚仁正色道:“这首诗,天知地知,你们知我知,走出这里别让任何人知道,清楚了吗?”

两位学生看楚仁严肃模样,点了点头。

接着便努力地背诵了起来。

楚仁听着二人小声的背诵着,背靠在椅子上再度陷入沉思。

现在手里没有当初的考题,想要压中考试内容太难。

不过说到底,策论的大方向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治国之策,吏治,社会现象……

跟后世的部分类型是很相似的。

只是在这些细分之上会有很大的不同。

大概一刻钟之后,姜安虎率先磕磕绊绊地背完了那首诗。

不久之后姜石林也完成。

不过姜安虎放弃了楚仁承诺的奖励,反而追问起楚仁写下的那首诗,以及为什么没有让外人知道。

“写诗只是有感而发,并没有想着靠它出人头地,所以就没有拿出来,不过你们马上就要参加乡试。诗词歌赋反面少不了,多背一些诗肯定有好处。”

解释完毕之后,下人送来饭菜,两位少爷便不急不忙地吃了起来。

同时楚仁也写下了第二首诗放在桌边。

见状,二人立即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草草吃完之后,他们便迅速地背诵起第二首诗。

楚仁则又一次地陷入沉思。

这一晃便又是将近半个时辰。

在天色渐渐暗淡下来之后,两位学生终于背完第二首诗。

见楚仁抽查之后没有继续写,他们二人松了一口气,露出畅然的表情。

这时,姜解语怀中抱着一沓东西走了进来。

她将怀里的东西放到桌上,向楚仁问道:“怎么突然要往年的试题,而且还要过去三十年之内的试题,你打算全部看一遍?”

“嗯,我要总结一下规律,尝试着押题,这样就可以让他们缩小范围提前准备。”

“太难了,以前也不是没有人尝试过押题,根本没有成功过。”

说着,姜解语便注意到两个弟弟手边的诗,她下意识地念了出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