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平心而论,
沈核平的天赋,也是绝顶级别的!~
当年,陈今朝做完笨小孩’洲际导弹的军工项目后,离开马兰镇。
他原本和沈核平约定好了,将会在哈工大等待他的到来。
可是,让陈今朝没想到的是,在师父江淮的悉心指导下,沈核平只不过在马兰镇又读了一年书,就连续地跳级。
甚至,在第二年就凭自己的实力和能力,考上了哈工大今朝学院的少年班!
哈工大今朝学院的少年班,每年全国范围内就只招10个人!
甚至,招生的人数只会少,不会多。
基本上,还在靠着高中数学、物理满分,然后考取省理科状元实力的学生,是没资格知晓消息、参加考试的。
可以这么说,能考进这个少年班的苗子,对自己未来起步的目标都是冲击诺奖或是菲尔茨奖的。
所以,在这种堪称东方大国最地狱级别难度的考试选拔中,沈核平能考中,可想而知他在陈今朝离开马兰镇后的这 两年,变化有多大!
他的天赋和底子,又有多好!
而在考上今朝学院的少年班后,沈核平更是像受了什么刺激,疯魔一般地拼命学习科研。
疯魔到陈今朝都担心他会因此身体垮掉。
可又是短短一年的时间后,因为其做出某重大、特殊的贡献,入选大国某特别研究机构的神秘科研项目组。
这个神秘科研项目组的科研方向,是生物化学’!
代号名—- ‘玉碎计划!
就这么说吧,
沈核平一进入这个特别的神秘科研项目组,他的名字,就成了大国最高级别、永不公开的绝密。
这个神秘的科研项目组级别之高,是如今的陈今朝都没有指挥调度的权力。
只有知情权和指导权。
它拥有全球所有生物的基因库,专项研究 ……
总之,沈核平能进入这个科研项目组,就和他考上哈工大今朝学院少年班一样,让陈今朝感到不可思议。
但更让陈今朝感到难以置信的,还是沈核平在进入这个神秘的科研项目组后,不但同样做出关键性的贡献,他竟然 还有精力横跨细分专业,学习、攻坚高分子化学和核放射性化学里的知识与难题。
也因为如此,沈核平几乎全年无休,每天不是实验室和图书馆两点一线,就是怀里揣着大馒头,在路上步履匆匆。 除了每年的清明节,他一定会回马兰镇,在那棵胡杨树下祭拜自己的爹和娘 ……
而连沈核平都有这般的大变化,不断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更何况是另一个拥有绝对天赋的艾轩。
作为曾经‘珠心算’部队培养出来的好苗子,陈今朝接力浇灌的顶级天才。
如今的艾轩,已经是东方大国航天科技集团岁数最小的特聘专家,项目大总师!
而这个头衔,
还只是他近几年来,做出得到的最微不足道的成就。
就像两年前,艾轩主导主持的‘实践计划,就将一颗实践25号卫星送上太空。
并且,实践25号卫星成功和一颗快要报废的‘天眼’卫星对接,执行了加油任务!
对,没看错。
这是全球首例在轨卫星燃料补加实验!
也是人类历史首次的给卫星加油!
而这项技术的验证成功,意义非凡!
能看得见的意义,自然是‘太空加油技术的突破,能延长拥有尖端技术的高价值卫星的寿命,能极大地缩减成本开 支。
甚至还能重启原本报废’了的价值两三亿绿刀一颗的北斗卫星、‘暗哨’卫星0.
藏在背后,看不见的意义,就更多了。
一次太空加油,就是一场外太空的心脏搭桥手术’,涉及300多个管路接点,50多个阀门,五六百条指令,15小时的 高强度智能操作。
要求操作精度在0.0003毫米级。
还需要攻坚‘磁流变液阻尼器’这种又尖端、又高科的技术!
更过分的是,
实践25号卫星自身携带的机械臂,还带着激光焊接装置,给老旧的‘天眼’卫星打上了256个纳米补_ ……
这般的操作实力,不但是东方大国太空技术发展的又一新里程碑,也让老漂亮的nasa, 在通宵看完直播’后,睡不 着觉啊!
当艾轩的实践25号卫星,在漆黑一片的太空中,和陈今朝当年打上太空中的第一批天眼’卫星对接。
这不仅好似是一代技术的浪漫传承与发展,更是时代又翻出了新篇章。
1998年,国际空间站首舱升空,东方大国工程师陈东生,带着团队在莫斯可郊外的寒风中,苦等了三天,只为购买 一个用于舱门密封的钛合金卡扣。
可大毛家还是以‘老漂亮技术管制为由毁约, 一个钛合金卡扣就成了压倒东方大国航天事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今天,东方大国用自主研发的机械臂,直接捅穿了太空霸权的铁幕!
老漂亮nasa 的技术部门主管4.7,看见这一幕后,怎么会手不抖?
他们自己现在天上就有72颗僵尸卫星,价值高达47亿绿刀!
这特么是顶着上级巨大的压力,直接报废?
还是找东方大国排队加油?
排队加油,这不得把控制系统和接口交到东方的手中?
这和自己把命根子交到东方的手中,又有什么区别!
太空霸权的斗争,是结束了。
可特么好像又是刚刚开始!
可如今太空中的‘黄金停车位’,谁特么还能抢得过东方大国?!
让老漂亮nasa 心肝直颤的实践’计划,对于艾轩这几年的科研工作而言,仍旧只是个开胃小菜。。
除了‘实践’计划外,
艾轩这几年最多的心思、最大的精力,都放在了另一个庞大的项目计划上。
这个项目计划叫‘逐日’计划!
啥是‘逐日’计划?
简单来说,就是在距离地面三万六千公里同步轨道上的太空中,建造一条五公里长、 一公里宽的太阳能电池带! 因为在太空环境中,
太阳能电池带可以不分日夜季节地持续发电。
又因为没有大气层,太空中的能量密度是地球表面平均能量密度的10倍。
所以,
‘逐日’计划,又被人称‘太空三峡’计划!
都能拿来和三峡大坝的发电量做类比了,可想而知艾轩的‘逐日’计划到底有多吓人! 就这么说吧,
若是这条五公里长的太阳能电池带,真的能建成。
那它绕地球一圈,所能节省下的能量,相当于地球01可以开采石油的总量!
发电量,更是可以供人类使用10万年!
通过这两个恐怖的数值,大概就能感受艾轩‘逐日’计划的可怕之处了! 更可怕的是,
这件事儿,正在被艾轩逐步转化为现实。
现在东方大国的“山城”璧山,就启动了一个庞大的配套项目建设。
——全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实验基地。
主要研究的,就是如何把太空发电站传输回来的微波能量,再转化为电能。
这一切,听起来是不是挺玄幻、挺魔幻的?
可这个设想,不但真实存在、真实推进,它最早出现,还是在1940年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里。
1968年,漂亮国科学家比德.格拉塞更是提出了实际方案,想要在太空中建造一个巨型的太阳能电池阵。
甚至为此,老漂亮曾经还做了一个1979sps基准系统’的太空发电站计划。
说要在1979年建成太空发电站。
然后……当然就没有然后了。
由于项目难度太大,漂亮国的这一项目计划便无限期延迟了。
最后,也就和‘星球大战’计划一样,不了了之了。
但是…
不好意思,这玩意儿,陈今朝前世的东方大国看见了。
而按照东方大国一 向以来的性子,自然是表面上一句话都没说,暗中却一直推进相关方面的研究。
一直到25年,东方大国突然宣布提前太空发电站的建设时间,预计28年完成建设,35年实现部分用户的普及使用。
嗯,就东方大国航天“说到做到”的执行力和目标规划,放心,这玩意儿只能完成得更快,不可能拖哪怕一天的时 间。
甚至可以有理由合理怀疑,前世25年左右的东方大国,已经掌握了太空发电站的所有关键技术。
多余的那几年时间,不过是发射装置上去,组装试验的试错时间罢了。
因 此 ,
如此魔幻的大型科研项目,前世都能做到。
更何况是这一世?
这一世在顶级天才艾轩及两位老院士团队的技术支持下,‘逐日’计划更快取得技术突破、预计还能更快实现计划目 标,自然也是不奇怪的。
当然,不奇怪,不代表逐日’计划的难度低。
恰恰相反,‘逐日’计划的难度,也是史无前例的。
简单来说,技术难点就三块:建造,发电,传输。
首先,要在距离地球三万六千公里的太空中建造一个总重量不低于千吨、甚至要到万吨级别的太空发电站,就先别 说有没有能力精确送到指定地点。
光是‘运费’,都能吓死人。
平日里, 一般的运载火箭送一颗60公斤重的卫星上到太空中,平均的费用都在400万左右。
更别说要送上万吨的东西,到同步轨道上!
而送上去之后,别忘了,还要组装!
在大空的同步轨道上 组装超过上万吨的庞然大物 这难度 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