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了眨眼,诸葛玄眼前的意象立刻消失。
“我懂了,刚才那是骄阳图残存的最后骄傲。”
“当我这个火之法则掌握者到来,它这才尽情展示威严。”
诸葛玄朝着骄阳图看去。
图画的很漂亮。
青天之上,一轮温润而有光泽的太阳悬挂。
下方有白云飘荡。
不时还会飞过几只鸟。
随着时间流逝,白云的位置也会变动,而光线亦有差别。
虽然不是被万图之表装裱着,但道尊画的东西竟也能始终运动!
“就挺美的。”
虽然神奇,令人敬佩,但骄阳图属实是仅此而已。
传闻中让人悟道甚至晋升道宫境的能力,诸葛玄根本没有感觉到。
就好像一杯被冲泡过无数次的茶杯,品起来和喝水无异。
“真是世事无常啊。”
“饶是道尊之作,也扛不住时间的伟力和无穷无尽的消耗。”
“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一句诗。”
“人到洛阳花似锦,偏我来时不逢春。”
“既然失去了观摩意义,便让我解析一下它的原理吧。”
“就算是道尊,按说也没有随手画幅画便功效神奇、福泽几万年的道理才对。”
诸葛玄的神识朝着骄阳图中探了出去。
他的意识随即像是撞破一层膜,进入到了另一个空间。
这空间他可太熟悉了。
有紫鼎空间那味儿。
不同的是,这处空间并不大,只相当于一个小镇。
“虽是道尊随手之作,能有如此大的空间,持续如此之长,真是了不起。”
“道尊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研究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可惜我这个集大成者的作品却算得上一窍不通。”
“之前我不是没想过走时间或空间大道,但根本摸不着边,只能以后再说。”
四处逛了一圈,什么都没发现。
诸葛玄正准备退出去,一道蓝光忽然也钻了进来。
“海鳞炎,你怎么也来了?”
海鳞炎并不理会它,飘飘然落在了空间内一棵被烧焦的木头上。
诸葛玄跟了过去,轻轻捏了下木头,木头当即碎成了灰。
诸葛玄正疑惑呢,忽然闻到一股灼热气息。
“自带火属性能量的木头可不多。”
“毕竟木虽然生火,但一味的供给,木本身会被耗空,这不符合‘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规则。”
“莫非这是扶桑木!”
这个世界也有类似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
而该故事的发生地点就是在一棵扶桑树下。
扶桑树就好像两棵交缠在一起的桑树。
相传其为金乌的巢,有十个日头居于其上。
而在传说之外,确实有一种类似的树,人们喜欢管它叫扶桑木。
正常生长时,它的树皮上有火焰纹路。
且每逢打雷,它必被击中,而后起火。
如果它被火烧个精光,可能直接死去。
也可能浴火重生,直到下次继续烧个精光。
因其具有这样的特性,故被列为提升阳气、补充元气、疗伤复元的灵药之中。
品级上它是八品,仅次于那些千年难见的九品灵药。
诸葛玄就收藏有一节扶桑木,没有这块大,但也没小到哪儿去。
他对扶桑木另有别的看法。
既然它能浴火重生,必然孕育有充沛的生命再生能量。
诸葛玄觉得也可以用它炼制类似东君丹的丹药,也就是续命之丹。
“相传扶桑木能引来天火,就好像梧桐树引来凤凰一样。”
“扶桑木,天火,骄阳图,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海鳞炎,你莫不是感应到了同类气息?”
海鳞炎毫无反应,趴在那堆粉末上不起来。
“瞧你这样,出去后我便把我那节扶桑木收进神台,让你随便玩儿。”
海鳞炎变得雀跃起来。
它随即落在了距离粉末不远处的地面,在同一个点上反复蹦蹦跳跳。
诸葛玄快步上前,挖掘好一番后,从土里抠出一颗小拇指盖儿大小的金色菱片。
“这莫非是……天火火种?”
“都熄灭成这样了,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重新养好。”
确认再无其它东西,诸葛玄退出了骄阳图中蕴藏的小空间。
正在这时,外头的人开始催了。
“时间这就到了?我怎么感觉才没过一会儿?”收起不知名的天火火种,诸葛玄大步离开。
回到田家商行,诸葛玄收起紫燕弓和烈日箭,将扶桑木放进神台给海鳞炎当窝,又把不知名天火火种拿了出来。
“哥哥,此去有什么收益吗?”姜黄问道。
诸葛玄摇头:“骄阳图已经彻底废了,以后只能算是一件有意义的古董。”
“啊?连你也这样看吗?那可是道尊留在世上、为数不多的遗物之一。”
诸葛玄问道:“龙皇神朝如今还有国师对吧,是孟神歌那一脉吗?”
姜黄摇头:“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
诸葛玄明白了。
小宗取代大宗呗。
“哥哥,你问这个是?”
诸葛玄示意她看自己手中的金色菱片:“这应该是某种天火的火种,我从骄阳图中带出来的。
我怀疑骄阳图之所以持续发力,少不了它的功劳,说不定它与骄阳图的关系就好比充当能源的灵石和飞舟的关系。
它熄灭了,骄阳图便失效了,内中蕴藏的空间也人人可探。
搞不好道尊留给孟神歌骄阳图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她突破至道宫境后,能将里头的天火取出,充分利用。
可骄阳图最终却落入了皇室手中,这里头怕是有些见不得光的东西。
如果能找到孟神歌真正的传人,兴许就能搞明白这颗火种来自于哪种天火。”
“天火火种总有一天会重燃,哥哥你是想搞清楚它是哪种天火,然后针对性设法点燃它?”
“没错,天火可是好东西,目前已知的拥有两种天火的只有道尊,而其中一种还被她放进了骄阳图里,你知道的,我喜欢收藏好东西。”
姜黄思索了片刻:“孟神歌的嫡传徒弟只有一个,但记名弟子有七个。
如今的国师是她其中一位记名弟子的徒子徒孙,而她嫡传弟子那一脉的后人于万年前创建了神歌宗。
神歌宗显赫过一时,后来便没落了,听说连炼气境都没有,不少高手觉得他们应该有不错的传承,选择时不时去打秋风,折腾的神歌宗越发困苦。
如今他们好像连收新弟子都成问题,根本没人愿意去,朝廷和国师那边也没有出手帮忙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