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刀哥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那边给了我一张画像,让我用画像做对比,还说这人是最近一个多月才来的这边,电台在大麻基地,我平时就住在那里,只是偶尔会去黑市里弄一些好东西。”

“画像在哪?拿出来我看看。”

刀哥指了指自己的胸前,“就在我贴身的衣兜里,你自己拿。”

黎语桐伸手在他的身上一阵摸索,找出了一张叠的四四方方的一张画像。

果然,跟自己猜测的一模一样,就是姜玉梅。

难怪这人平时的存在感很低,原来是为了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呀。

还真是咬人的狗不叫!

黎语桐心中有了计较,看来这些人自己还不能让他们给自己的空间做养料,这牵扯有些大,关乎着家伙天下,必须由公安局的人出面才行。

想到这里,虽然觉得有些可惜,但自己前世所受的忠贞爱国的教育已经渗透进了骨子里,绝对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手段破坏国家的稳定与和谐。

黎语桐想了想又接着问:“那玉佛你们有线索了吗?”

刀哥摇头,“还没有,只知道大概在这附近,不过樊梨花她手里有探测器,她已经能确定那玉佛像就在村东头。”

黎语桐用手指了指那些还在昏迷的人,“他们都是些什么人,是不是当初跟你一块留下来的人?”

刀哥摇了摇头,“他们不是,他们是我在这里发展的下线,都听我的指挥。”

黎语桐突然想到了樊美娟,指着其中一个说道:“这人是不是有一个表妹?也是这里的知青?”

刀哥看了那人一眼,点头说着:“是的,他表妹叫樊美娟,来这里当知青已经好几年了,不过她并不是真正的樊美娟,只是顶替樊美娟的名字来下乡的。”

“哦?说说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刀哥便缓缓道出了事情的缘由。原来,真正的樊美娟是个城里姑娘,家庭条件还不错,但她从小娇生惯养,根本不想下乡受苦。

而顶替她名字的女孩,是她一个远房穷亲戚家的孩子,叫阿花。

樊美娟的父母为了让女儿不用下乡,就找到了阿花一家。他们承诺会给阿花家里一大笔钱,还会在城里给阿花的哥哥找份工作,条件就是让阿花顶替樊美娟的名字去下乡。

阿花家里穷,父母实在无法拒绝这样的诱惑,就劝说阿花答应了这件事。

阿花就这样顶替樊美娟的身份来到了这里当知青。

从小就过着苦日子的阿花,在家里并不受宠,父母重男轻女,每天吃的最少,干的活最多。

但因为长得不错,就很想用自己的优势离开那个穷的叮当响的家。

用句话来说,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从小就觉得自己长得漂亮,将来肯定能嫁给大户人家,所以每天都想着如何跟家里人斗心眼,给人使绊子。

顶替樊美娟来到这里以后,让她嫁入豪门的愿望落空了,所以就把气撒在了这里的知青身上,看谁都不顺眼。

只要是看到长得比她漂亮的,就一定会想办法让人家不好过。

黎语桐就是她嫉妒恨的对象,所以她才利用那几个流氓来想要坏了她的名声。

这就是典型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东西,黎语桐不再多问,拿出一个日记本,交给刀哥,“把你刚才说的一字不落的写下来。”

刀哥接过日记本,手还有些颤抖,他看了眼黎语桐,见她眼神冰冷地盯着自己,不敢有丝毫懈怠,颤抖着双手开始书写。

黎语桐则在一旁紧紧盯着,防止他耍花样。

就在刀哥这要最后一个字时,黎语桐快速的用匕首划破了他的手指,在最下方按下了手印。

完成了这些,黎语桐一个手刀把刀哥劈晕,这才出了空间。

她现在必须去一趟县公安局才行。

黎语桐出了屋子,骑上单车快速的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公安局里,今晚值班的是上次给她送奖励的其中一位。

他见到黎语桐大半夜的来公安局,直觉有大事发生。

“黎同志,这大半夜的不睡觉,跑到公安局来,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黎语桐没有多说,直接问道:“你们局长在吗?我有重要的事情要跟他说。”

值班同志脸色一变,“局长在会议室开会呢,要不要我过去把他叫出来。”

黎语桐点点头,“好,事不宜迟,你赶快去叫。”

正在开会的李云飞被值班的公安叫了出来,“局长,黎知青有说重要的事情找你,她现在就在接待室。”

李云飞一听是黎语桐来了,大踏步的走了出来。

“黎同志,发生什么事了?”

黎语桐神色严肃的拿出了刀哥亲笔写的招供书,递给李云飞,“李局长,我也不瞒您,我在黑市上抓到了一个想到对我不利的家伙,没想到这个人竟然是党国专门安插在内地的钉子。”

李云飞接过黎语桐手里的日记本,一目十行的快速看了一遍,本来还温和的表情一下子严肃起来了。

“黎同志,你确定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

李云飞的眉头紧紧皱起,满脸都是严肃和担忧。

黎语桐站得笔直,说话的声音铿锵有力,“李局长,我有必要大半夜的用这个来跟您开玩笑吗?”

她的语气同样严肃,没有丝毫的戏谑或玩笑的成分。

李云飞缓缓点头,表示他理解黎语桐的意思,但他的担忧并未因此减轻,“我正是收到底下人的汇报,说近期有可疑人员出没在羊角槐大队,没想到你比我们先一步发现了这伙人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