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先喝口水。”
周安恶趣味发作,故意给周原和周正各端了一杯水。
周原和周正急得眉毛都要跳起来了,哪有心思喝茶。
“事情这么紧急,你居然还让我们喝茶,周安,你是不是急糊涂了?”周原忍不住抱怨。
看着两人着急的样子,周安不紧不慢地喝了口茶。
周原急得头发都要翘起来了,看到周安这么悠闲,火气直往上冒。旁边的周正也有些按捺不住。
周安懂得见好就收,吞下口中的热茶,随后说道:“只是今年不行,明年就可以了。”
“那就好。”
“这样就好。”
听到这个回答,两人顿时松了口气。
周原听到好消息,高兴得差点蹦起来。
高兴过后,想起刚才他急得不行,周安在一旁看热闹的样子,眉头顿时就挑了起来,想要跟周安来一架。
周正不想再看两个叔叔争吵,便转移话题问道:“小叔,铁根的婚事怎么样了?上次不是说去相亲,结果如何?”
“人见过了,目前还算满意,以后怎么样还得再看看,这事不急,得看缘分。”
周安抬头看着两人,“你们的房子什么时候建?眼看天气就要冷,你们现在的房子破破烂烂的,夏天还能凑合,冬天可别冻出病。”
“得先看看新店的反应,要是赚的多,就建大一点,”周正回答,“距离变冷还有一段时间。”
古代不像现代那样担心甲醛问题,房子建好就能直接住进去。见两人已有打算,周安也不再多说。
周正抬头看了看天色,“天也不早了,大牛他们该回来了吧。”
周安也望了望天,“差不多了。”
“周安,逸安那孩子,你真的打算供他读书?”周原忍不住问道。读书要花不少钱,他觉得周安供一个外姓人读书,还不如在亲戚中挑个孩子培养。
周安冷冷地瞥了周原一眼,“周原,你少对我的银子有这么强的占有欲。”
周原一梗,看着周安的态度不敢在说话。
与此同时,村塾外。
周铁根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哈欠……”
“老二,没事吧?身体不舒服要说。”周大牛关心地问道。
周铁根还没来得及回答,周来福就抢先说道:“这是有人在想我们二哥了,看样子咱们回家之前得买点猪肉了。”
周铁根的耳朵一下子就变成了红色。
周墨轩也笑着说:“没错,读书读了一天,身子也乏了,得买点肉回去让大嫂做。”
裴逸安也说道:“大嫂做的宝塔肉,真的好吃。”
想起李杏的手艺,周家几个人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买吧。”虽然耳朵红得像猴屁股,但口腹之欲占了上风,周铁根抬腿朝肉摊走去。
大家达成一致,几人也不磨蹭,直奔猪肉铺。
周铁根相亲的对象叫于春丽,家里在镇上有个猪肉摊,她在摊上卖肉。
于家家境在乡下地方是比较好的那一批,于春丽之所以会看上周铁根,是因为她已经嫁过一次。
嫁过去的第五天,于春丽拿着刀把婆家闹了个天翻地覆。
原来,那男人不行,婆家竟然想让她父亲借种。
于春丽听到他们的密谋后,直接拿起刀砍了过去,最后成功和离。
虽然和离成功,但于春丽成了二婚女子,尤其是她拿刀砍人的凶悍行为传开后,找上门的男人要么身体有毛病,要么有几个儿子,等着她嫁过去当牛做马。
于家是疼爱女儿的人家,不愿意委屈于春丽。
虽然儿媳妇有怨言,但老两口坚持不妥协。
直到周家人的出现。
周安和他妻子长得好看,几个儿子相貌也出众。
周铁根经常去肉摊买肉,于春丽一眼就看上了他。
于春丽是个爽快人,回家就跟父母说了。
老两口一直担心女儿的婚事,想给她找个好人家,只要男的人品好,家境差点也无所谓。
虽然担心周家是外来户,但想着周家在自家妹夫的村子里也好打听,便赶紧打听。
于是有了里正上门提亲的事。
后来听说周安特意强调周铁根性格不好,老两口反而更放心了,尤其是听说周家条件不错,更加满意。
担心别人抢先,老两口赶紧催着里正安排两个孩子见面,初步订下了婚事。
按照当地习俗,男女双方在大人的陪同下见面后,如果都有意,就会告诉媒人。
之后两人可以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见面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