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范世奇也掰了两棒玉米,“我也没吃过玉米,之前跟你说的玉米不好吃,那是从书上看的。”然后他问道桂花,“这玉米能收了吗?”

“现在还不行,现在玉米还嫩着呢,还得在等个二十天左右吧。”桂花答道。

“你们家是下等地种了十亩地的玉米吧,你看看这玉米棒子这么大一个,这一亩地的产出会很可观啊。”范世奇想到了路过桂花家玉米地时的情形来了,他隐约知道了为啥高祖皇帝会说玉米高产了,要是普遍种植的话,即便是荒年,也再无饥馑的话了。原来不是高祖皇帝说错了,是他们种错了,他们没有用正确的种植方式种玉米啊。

范世奇目光炯炯的看着桂花,玉米高产的话,桂花作为首次种植出高产的玉米的人,肯定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从高祖皇帝开始,他特意派人去海外寻找玉米种子,经过几十年的种植,都没有人能用正确的方法来种植出来高产的玉米,而桂花却做到了。

菜园子里的玉米长势很好,并没有因为天气干旱而长势不好,看来玉米是耐旱的植物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一棵玉米杆子上大多都结了两棒玉米,三人挑个大的,掰了几棒。

前世的时候,桂花就爱吃煮玉米,她一连掰了六棒玉米,连同顾庭筠和范世奇掰的六棒玉米一起放在了篮子里,提回家里了。

葛洲正好从私塾里回来了,看见桂花掰玉米回来了,便凑上来了,“表姐,这些玉米能吃了吗?”

前几天桂花就一直在念叨着要不要吃玉米,因此葛洲便也跟着惦记上了。

“能吃了,咱们晚上便吃玉米尝尝鲜,正好顾庭筠和范世奇也来了,让他们也尝尝,他们也算是有口福了。”桂花笑着道,“小洲,过来帮我把玉米给剥了。”

葛洲痛快的答应了,抱着玉米便学着桂花的样子剥了起来。

玉米棒子最外面是一层硬皮,越往里面剥,越泛白而且皮越软。将这些皮都剥掉后,便是玉米的须子了,将须子除掉,一棒玉米便剥好了。

大锅刷干净了,将玉米放到锅底,倒入清水将其淹没,盖上锅盖,在灶台上架火,将水烧开后,再烧个一炷香的时间,锅里的玉米便煮熟了。

玉米煮熟,即便是没有掀开锅,都能闻见香甜的气味从锅里一丝丝的冒了出来。几人都站在桂花的身边,盯着锅盖看。

“表姐,这个玉米的味道真好闻啊,香甜香甜的。”葛洲便道。

桂花笑着道,“别着急,先去打盆凉水过来。”

葛洲一会儿的工夫,便端着半盆清水过来了。桂花接过水,放在了锅沿上,这才将锅盖掀开了,立马一股热气带着更浓郁的玉米甜香味道扑面而来。

桂花用筷子将玉米从锅里给夹了出来,然后放到凉水中,这样可以让玉米更快的凉下来,好入口。

这天晚上的晚饭,便是玉米和咸菜了。顾庭筠和范世奇都没有客气,一人抱着一根玉米便在啃了。

“真挺好吃的。”顾庭筠一边吃着一边道。

桂花含糊不清的嗯了一声,久违了的味道,入口之后,让她幸福的想要流泪。嫩玉米不光好吃,营养价值还很高。

晚娘和葛宋氏见桂花和小洲吃的香,便将啃了一半的玉米放下了,说是要留给他俩吃。

“娘,姨婆,你们吃啊,咱们园子里和地里还有老些呢,肯定够吃的。”桂花便道。

“桂花,你不是一直叨叨的说要留种,还要卖钱啥的吗?”葛宋氏就道。

前几天桂花就对菜地里的玉米很是垂涎了,她的样子,大家可都是看在眼里的了,当时她嘴里念念有词的说要留种,还要卖钱的,所以一直舍不得掰玉米尝鲜......

听他们这样说,顾庭筠和范世奇咀嚼也慢了下来了。

“哎呀,咱们这就是先尝尝味道,不耽误卖钱的,也不耽误留种的,娘,姨婆,你们尽管吃......”桂花劝了半天,她们才接着吃玉米了。

吃完了玉米,送走了顾庭筠和范世奇,桂花一家人关起门来说话了。

“桂花啊,咱们这个玉米,怎么卖钱啊?”吃完了玉米,葛宋氏就问道。

“我之前去镇上看到也有一家千味酒楼,想进去打听了一番,你猜怎么着,进去之后我碰见熟人了,那天于东家和佟掌柜的都在......”

“卖玉米的事情,我琢磨了好几天了,明天,咱们把佟掌柜的请来试吃......”然后桂花便将自己的想法给说了一遍。

第二天是休沐日,葛洲一大早便到镇上去请佟掌柜了,他现在已经对县城很是熟悉了,毕竟他每天都要从县城的私塾徒步回家。

进了屋里,一阵寒暄,“我这是听说家里有好吃的,我立马就过来了......”佟掌柜笑着道。

桂花端出来一个冒着热气的盘子,上面放着两截刚出锅的玉米,“佟掌柜,这是玉米,你尝尝。”桂花将一截玉米递给了佟掌柜,每节玉米上都插着一根筷子,方便拿着食用。

“这个就是玉米啊,就是你淘弄出来的啊?”佟掌柜显然没见过玉米,但是他听说过玉米。“这稀罕玩意,闻着就挺香的。”佟掌柜的没有着急试吃,而是翻来覆去的看了半天。

佟掌柜看的时间有些长了,桂花想了想,不由的笑了笑,便将另一节玉米递给了小洲,示意让他先吃。

葛洲极其聪明,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桂花的意思了,然后他便当着佟掌柜的面吃了起来了。

佟掌柜见葛洲吃了,便才下嘴试吃,一段玉米吃完,他吃的意犹未尽。“这味道真不错啊,我今天是有口福了,咱们这整个昌州府,怕是谁都没吃过这煮玉米的吧......”

桂花点点头,完全成熟的玉米有没有人吃过,她不敢肯定,但是这个煮玉米,她敢肯定没有人吃过的,否则这么美味的东西,即便很稀少,也会被富贵人家种植的。

“佟掌柜的,你说如果这么稀罕的玉米,在千味酒楼里卖怎么样?”桂花便问道。

“桂花姑娘这是打算在我们酒楼里卖玉米吗?”佟掌柜的问道。

桂花点点头。虽然长安县遭受了胡兵的重创,县城乃至府城仍有很多有钱人。物以稀为贵,许多有钱人就喜欢吃个稀罕,不往远处说,整个长安县,这嫩玉米就只有桂花家里有,这个玉米可以说是称的上是独一份的稀罕玩意了。桂花相信,很多有钱人是愿意花钱来尝一尝鲜的。

佟掌柜想了想,便问道,“桂花姑娘想将这玉米定价多少啊?”

“这样一段,三十文如何?”桂花就道。

一根玉米,桂花是切成了三段,每段玉米售价三十文,一根玉米就售价九十文了。

昨天桂花就跟家里人说了这个定价了,晚娘和葛宋氏都担心定价定的太贵了,怕没有人买。后来桂花用物以稀为贵的理由劝说了半天,她们才接受了这个定价。

晚娘她们觉着,这么小小的一段玉米,就需要花费三十文钱,怕是不会有人舍得买的。桂花心里其实也打鼓,毕竟前世的时候,玉米是普遍种植的一种粮食作物,价格很低的,价格跟大豆差不多的,而这里,大豆价格是很便宜的。

“姑娘是打算将这些玉米都交由我们酒楼来卖吗?”佟掌柜眼睛里泛着光。

“不光要在你们酒楼卖,我们还打算运一些去府城卖的......”桂花想了想便道,“这玉米在你家酒楼里卖,算是寄卖,佟掌柜可以先不用给我钱,等着这些玉米都卖掉后,咱们再结算......若是当天玉米卖不掉,我会全部收回来,不会向你要一分钱的。玉米稀少,我家每天可以为佟掌柜酒楼送二十段这样的玉米过去。”

“啊,这样啊。”佟掌柜对这个结果似乎是非常的失望,他沉吟了半天,“玉米要卖,但这个价格恐怕不行。”

“这个价格是定高了吗?”葛宋氏有些迟疑的问道。

“不会,这个价格已经定的很低了。”桂花看着佟掌柜,很肯定的道。

佟掌柜点点头,“三十文一段不行,定一百文一段的价格,这个事情,咱们立刻便能定下来。”

晚娘和葛宋氏大吃了一惊,这个价格也超出了桂花的预料了。不过转念一想,桂花倒是有些佩服佟掌柜了,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看来,她还是过于稚嫩了啊,不够狠啊。不过好在这些玉米是在酒楼寄卖的,即便佟掌柜是个老狐狸,也不能占她便宜。

“一百文一段能卖的出去吗?”葛宋氏问道。

“比三十文一段要好卖。”佟掌柜点头,“三十文吃的是一个稀罕,一百文吃的是一个身份。”

这话桂花相信,想到那一粒粒的玉米变成了一粒粒的金子,桂花便笑得合不拢嘴。“佟掌柜的,这个事就听你的,这个玉米就卖一百文一段。”桂花果断的拍板了,“佟掌柜,这寄卖的费用,咱们怎么算?”

双方一阵商议,这寄卖费用定在了两成。其实这个费用是相当低的了,因为桂花只需要送玉米到酒楼,不管酒楼最后是否能将这些玉米卖出去,银钱都是要照样付给桂花的。当然了,桂花也答应了佟掌柜的几个要求,这些玉米只能在千味酒楼里卖,每天供应玉米的数量还要提高一些,具体提高多少,还需要佟掌柜的去府城跟于东家商量之后,再来跟桂花确定。

“我马上去府城跟我们东家商议,到时候如何宣扬玉米,引得人争相来吃,包在我们的身上。”佟掌柜的道。佟掌柜的要了一段煮玉米,便立刻回了县城的酒楼了,然后坐了马车直接往府城去了。

桂花则则坐下来,摊纸给顾庭越写了一封信。虽然顾庭筠和范世奇已经来吃过玉米了,但是他俩绝对不知道玉米的战略意义的。

写这封信,桂花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庄户人家民风淳朴,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谁也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是君子。桂花家的玉米是新作物,目前还没有在市场上流通,到现在都没有人觊觎的,因为大家都还不知道玉米会带来多大的利益,再加上桂花家跟顾庭筠交好,以及上次捉贼的震慑,现在轻易的没人敢来打桂花家玉米的主意。

信写好了,桂花又去菜园子里挑选了几棒大个头的玉米掰了,用篮子装了。这些玉米她没有剥掉外面的皮,因为这些玉米她打算送去府城,这样没有剥掉外壳的玉米可以保持新鲜,吃起来口感会更好。她在信中自然写好了玉米的吃法的。

“这是要送给顾将军的?这是应该的,咱们在府城可受了他不少照顾呢......只是最近家里事实在是太多了,咱们家又没马车,路途可不近啊,咱咋去啊?”葛宋氏问道。

“姨婆,咱们家不用出人的,我将这些东西送到营区,让顾庭筠派人送到府城去吧。”桂花就道。“不过,姨婆,你说的很对啊,咱们没有车确实是不方便,咱们家是时候添置一辆牛车了。”

傍晚,桂花刚从营区回来,便看见佟掌柜和于东家的马车到了。于野让桂花带着他到菜园里转转,看了那一片玉米后,便转回了家里,立即就要定契约。

“每天供二十段太少了,二十段那是根据一个酒楼算的,我那个酒楼要货量,起码是这个数的十倍,还有啊,这个玉米,我打算只在县城和府城最大的酒楼里卖。”

桂花想了想便道,“那就每天供应一百段。”一百段玉米,就是三十三棒多的玉米,按照菜地里玉米的成熟程度,差不多这个量还是能供应上的,只是这样供应后,怕是她们家里就没有鲜玉米可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