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与此同时,襄阳城外数十里的金国前线大营。

一座守卫森严的帐篷内,大刀王五和杨红锦被铁链锁住,靠坐在角落。

帐篷帘子被掀开,完颜康身着锦服走了进来。

“两位,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他低下头看着两人,脸上挂着猫戏老鼠般的笑容,“你们心心念念的顾渊,就要来了。”

他本以为会看到两人或激动或担忧的表情,却没想到,王五和杨红锦的反应出奇地一致。

王五甚至没有睁眼,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那你的死期,也快到了。”

杨红锦也冷冷地看着他:“你很快就会后悔,把他引来这里。”

完颜康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想看到的乐子没有出现。

反而被两人用看死人的眼神盯着,这让他感到一阵莫名的火大。

“死到临头还嘴硬!”完颜康并不动怒,反而嗤笑,“来人!从今天起,不给他们送饭送水!”

“我倒要看看,等顾渊来了,看到的是两个活人,还是两具干尸!”

他拂袖而去,帐篷内重新恢复了安静。

杨红锦有些担忧地看向王五:“五叔,我们……”

王五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压低声音道:

“放心,顾兄弟不是莽夫。他既然敢来,就一定有他的办法。”

他顿了顿,语气中充满了信任。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活下去,等着看好戏。”

……

望江镇,福来客栈。

顾渊用过一些简单的饭食后,便进入客房休息。

他并没有真的睡去,而是盘膝坐在床上,运转九阳真经,恢复着连日奔波消耗的内力。

夜色渐深,小镇陷入一片寂静。

子时,顾渊双眼豁然睁开,眼中精光一闪而逝。

他能感觉到,客栈周围,多了十几道若有若无的气息。

这些气息虽然隐藏得很好,但在他武意三重的极致感知下,却无所遁形。

“金国的探子么……动作还挺快。”

顾渊嘴角勾起一抹冷意。

他并没有惊动这些人,而是身形一动,悄无声息地来到窗边。

推开窗户,他整个人如同一片没有重量的落叶,飘然落在了客栈后方的暗巷之中,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几个起落间,他便消失在了夜色里。

一刻钟后,镇外十里的一片小树林中。

一道火光亮起,很快又熄灭。

这是约定的信号。

不多时,一道曼妙的黑影从林中深处走出,来到了顾渊面前。

来人摘下斗笠,露出一张颠倒众生的绝美脸庞,正是聂媚娘。

“顾郎,你可算来了。”聂媚娘的声音带着一丝幽怨,“人家在这里等了你快一天了。”

顾渊没有理会她的抱怨,直接问道:“事情办得如何?”

“放心吧。”聂媚娘从怀中取出一张薄如蝉翼的人皮面具,“按照你的吩咐,都准备好了。我正好在附近处理‘销魂楼’的一些产业,收到你的信鸽,就立刻赶过来了。”

顾渊接过面具,点了点头。

这张面具,是他早就让桓家准备的,以备不时之需。

“此去襄阳,金国必然布下了天罗地网,我若大张旗鼓地过去,正中他们下怀。”顾渊声音平淡地解释道,“从现在起,你,就是我。”

聂媚娘眼睛一亮,明白了顾渊的计划。

“公子是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嗯。”顾渊将面具递给她,“你戴上它,扮作我的模样,骑着‘夜照’,继续沿着官道北上。”

“不必走得太快,每日行进三百里即可,做出正常赶路的样子。沿途的金国探子,会替你把消息传回去。”

聂媚娘看着顾渊,眼中异彩连连。

这个男人,总是这样,心思深沉,算无遗策。

她不再多问,将人皮面具戴在脸上,内力到处,面具与她的脸庞完美贴合,转眼间,就变成了另一个“顾渊”,随后又使用功法调整了一下自己的体型和身高。

“顾郎,那我去了。”聂媚娘模仿着顾渊的语气,声音也变得清冷了几分。

若非最亲近之人,极难分辨。

“去吧,万事小心。”

“放心,论逃跑和隐藏的功夫,这天下间,媚娘我认第三,可没人敢认第二。”聂媚娘调皮地眨了眨眼,随即转身,身形几个闪烁,便消失在了树林中。

顾渊在原地站了片刻,确认聂媚娘的气息已经远去,他才从怀中取出一份卷轴。

这是桓家通过最隐秘的渠道,送来的最新情报。

上面详细标注了金国中路大军的营地位置,兵力分布,甚至还有对王五和杨红锦可能被囚禁地点的几种猜测。

情报的末尾,还有桓清涟的附言:公子,此行凶险,万望保重。清涟在临安,静候佳音。

顾渊将卷轴收好,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辨明了方向。

下一刻,他脚下一点,整个人拔地而起。

凌波微步!

这一次,他再无保留,将这门绝顶轻功催动到了极致。

他的身形在夜色中化作一道淡淡的青影,脚尖在树梢、岩石上只是轻轻一点,便能飘出数十丈之远。

若是“夜照”在此,恐怕也会被主人的速度惊得瞪大马眼。

全力施展之下,顾渊对凌波微步的感悟,也在飞速加深。

他前世今生,都很少有这样需要将自身速度催动到极限的时刻。

在此时速之下,风的阻力,空气的流动,大地的脉动,都变得无比清晰。

他仿佛与天地间的气流融为一体,每一次迈步,每一次借力,都暗合某种玄妙的韵律。

“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庄子《逍遥游》中的这句话,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

他似乎触摸到了,那更高层次的轻功意境。

原本需要五日才能走完的路程,在他的极限催动下,被无限压缩。

一夜之间,他便跨越了上千里的距离。

当天边泛起鱼肚白,第三日的曙光照亮大地之时。

顾渊的身形,已经出现在了襄阳城外百里的一座山峰之顶。

他收敛气息,站在山巅,俯瞰着下方。

只见广袤的平原之上,一座延绵数十里,望不到边际的巨大军营,如同一头匍匐的钢铁巨兽,盘踞在大地之上。

无数的营帐星罗棋布,旌旗如林,刀枪如麦。

巡逻的兵士往来不绝,炊烟袅袅升起,马嘶人喊之声,隔着数里依旧清晰可闻。

这,便是金国的十万西路大军!

十万大军,可是实打实的,还没算上随行的伙夫、预备军。

一股铁血肃杀之气,冲天而起,搅动风云。

饶是顾渊心性坚如磐石,在亲眼目睹这人类军事力量所能达到的奇观时,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一丝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