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积雪消融,春寒料峭,但明州的街头巷尾已然透出些许早春的气息。
城投集团主导的几个老旧小区改造和微循环道路整治试点项目,在春节前就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前期工作,节后一开工,便立刻进入了紧锣密鼓的施工阶段。
机器的轰鸣声、工人的号子声,取代了鞭炮的喧嚣,成为城市复苏的主旋律。
郑仪坐在办公室里,审阅着城投集团送来的最新一期工作简报。
简报用详实的数据和图片,展示了项目进展。
某个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小区,坑洼不平的水泥路面被平整宽敞的柏油路取代,杂乱无章的空中“蜘蛛网”线缆被规整入地,崭新的路灯矗立起来,甚至还利用边角地带规划了几个小小的健身区和儿童游乐场。
简报后面,附了几页摘录的“群众反馈”。
大多是感谢和赞扬。
“住了几十年,没想到老了老了,家门口还能变这么敞亮!”
“路平了,灯亮了,晚上出门再也不怕摔跤了!”
“政府这回是办了件大实事!”
看着这些朴素的文字,郑仪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城市更新,不是搞那些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而是要真正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痛点,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陈默干得不错。
这小子,有股子闯劲,更难得的是心细,能把事情落到实处。
他拿起笔,在简报上批示:
“成效显着,群众认可。望再接再厉,严把质量关、安全关,注意施工扰民问题,真正把好事办好。”
刚放下笔,秘书周扬拿着一份新到的内部参考资料走了进来。
“秘书长,这是宣传部舆情处刚送来的,关于近期网络舆情的一个汇总分析,重点提到了和我们城投项目相关的一些……不太好的声音。”
郑仪接过那份薄薄的资料,随口问道:
“不太好的声音?是反映施工扰民?还是对设计方案有意见?”
“呃……不是这些具体问题。”
周扬的语气有些迟疑。
“是一些……更泛的,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言论。”
郑仪闻言,眉头微蹙,翻开了资料。
前面的内容还算正常,汇总了主流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对明州城市更新项目的正面报道和网友好评。
但翻到后面几页,他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这一部分,摘录了一些活跃在本地论坛、自媒体公众号和短视频平台的言论。
这些言论,并非针对某个具体项目或具体问题,而是将矛头直指参与城市建设的底层劳动者——那些建筑工人、管道工、绿化工人。
用词极其恶毒,充满了居高临下的歧视和侮辱。
有的将工人统一污名化为“低素质群体”,称他们“光膀子”、“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破坏环境”,是“城市文明的污点”。
有的则编造各种离奇的“故事”,暗示工人“偷奸耍滑”、“手脚不干净”,甚至进行人身攻击。
更令人发指的是,一些言论将工人群体的辛勤劳动与所谓的“城市品质”对立起来,宣称“这些人的存在拉低了城市档次”,暗示应该将他们“清理”出城市中心区域。
这些言论下面,竟然还有不少附和和点赞!
郑仪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
他“啪”地一声将资料摔在桌上。
“荒唐!无耻!”
周扬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他知道秘书长为何如此愤怒。
这些言论,已经超出了正常的工作讨论范畴,是一种赤裸裸的、针对特定群体的污名化和歧视。
这不仅是对成千上万辛勤劳动者的极大不尊重,更是对核心价值观的公然挑衅!
郑仪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楼下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那些早起赶公交的上班族,那些忙着开张的商铺店主,那些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还有那些正在各个工地上,顶着春寒,挥洒汗水的建筑工人。
他们才是这座城市真正的建设者和主人!
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哪来的高楼大厦?哪来的宽敞马路?哪来的城市繁荣?
而现在,竟然有人,躲在网络后面,用如此恶毒的语言,来诋毁、侮辱这些最可爱的人!
这些人,享受着城市建设带来的便利和舒适,却反过来嫌弃、鄙视城市的建设者!
这是一种何等的忘恩负义!何等的冷血与傲慢!
郑仪的胸膛剧烈起伏着。
他首先感到的,是极度的愤怒。
这种歪风邪气,绝不能容忍!
如果这股风气蔓延开来,不仅会寒了广大劳动者的心,更会毒化整个社会的风气,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局。
这已经不仅仅是城建领域的问题了。
这是政治问题!是原则问题!
必须坚决打击!毫不手软!
但愤怒之后,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思考。
这些言论,出现得如此集中,如此有组织,攻击的角度如此刁钻恶毒……这绝不可能是普通的网友自发行为。
背后,必然有推手!
是谁?
是谁在操纵舆论,将矛头指向最无辜、最弱势的劳动者群体?
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郑仪的大脑飞速运转着。
表面上看,攻击底层劳动者,似乎和城投集团的项目没有直接关系。
但仔细一想,却阴险至极!
城投集团目前推进的城市更新项目,核心就是依靠广大建设者的辛勤劳动。
污名化劳动者,就是在动摇城投项目的民意基础。
就是在暗示:这些“低素质”的工人建设出来的城市,品质能高到哪里去?值得花这么多钱吗?
这是在从根本上否定城市更新的意义和价值。
更深一层想……
这会不会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真正的目标,或许并不是那些工人,而是推动这一切的城投集团,是站在城投集团背后的……他郑仪!
用攻击底层劳动者这种方式,来间接打击他郑仪的威信和施政理念?
因为直接攻击他郑仪,风险太大,容易引起反弹。
而攻击看似无关的劳动者,则隐蔽得多,也更能煽动某些“小市民”的狭隘情绪。
如果这种舆论发酵起来,形成气候,必然会给城投项目的推进带来巨大阻力,甚至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
到时候,他郑仪作为主要推动者,必然首当其冲,陷入被动。
好一招隔山打牛!好一招杀人诛心!
郑仪一拳砸在窗框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他生气,不仅仅是因为这种言论本身的恶毒和无耻。
更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能想出并实施这种手段的人,其心肠是何等的冷硬,其手段是何等的卑劣。
他们根本就没把底层劳动者当人看!
在他们眼里,那些汗流浃背的工人,不过是可以随意利用、随意牺牲的工具和棋子。
为了达到政治目的,他们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践踏最基本的人伦底线。
“查!”
郑仪转过身,目光冰冷地看向周扬。
“让宣传部、网信办,联合公安局网监支队,立刻成立专项小组,给我彻查这些言论的源头!”
“重点是那几个跳得最欢的自媒体账号、论坛Id,还有背后可能的资金流向和人员组织!”
“我要在二十四小时内,看到初步结果!”
“是!秘书长!”
周扬心头一凛,立刻领命而去。
他知道,秘书长这次是真的动了雷霆之怒。
这件事,绝不会轻易罢休。
调查小组的初步报告,在第二天下午送到了郑仪的办公室。
报告很薄,只有寥寥几页。
结论更是轻描淡写,近乎敷衍。
“……经查,相关网络言论多为个别网民情绪化表达,部分自媒体为博取流量进行夸张渲染,暂未发现明确的有组织、有预谋的幕后操纵迹象。建议由网信部门加强日常监管,对个别违规账号进行约谈、禁言等处理……”
郑仪几乎能想象出调查小组那些人,是以怎样一种漫不经心、甚至不以为然的态度去完成这项“任务”的。
“个别网民情绪化表达”?
“博取流量”?
“暂未发现”?
好一个“暂未发现”!
这种官样文章,他太熟悉了。
分明就是根本没把这件事当回事。
根本没把那些被污名化、被侮辱的底层劳动者当回事!
在他们看来,工人的尊严和感受,算个啥?
不过是些“泥腿子”,是些可以随意忽视、甚至可以拿来当政治斗争工具的数字而已。
只要能“维稳”,只要不闹出群体性事件,几句难听话,算什么大事?
“加强日常监管”?
这他妈就是一句彻头彻尾的废话。
郑仪的胸口像是堵了一块巨石,一股难以言喻的愤怒和失望,混合着一种冰冷的寒意,在他心中急剧膨胀。
他愤怒于调查的敷衍了事。
他失望于某些干部对人民群众疾苦的麻木不仁。
这股怒火,几乎要冲破他的胸膛。
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发火解决不了问题。
拍桌子骂人,只会让下面的人更加畏惧,更加敷衍。
这件事,得自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