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华夏龙脉 > 第168章 岱庙承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立夏的泰山草木葱茏,山间的石阶被往来香客踩得光滑,两侧的古柏枝繁叶茂,树影婆娑间漏下斑驳的阳光。陆寻沿着十八盘往上走,掌心的共生纹传来沉稳的搏动,能 “看” 到地下的气脉如巨龙般盘踞,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岱顶,无数细小的支脉缠绕着历代碑刻与古建筑,形成一张立体的护脉网:“泰山不愧是五岳之尊。” 他抚摸着身旁的 “五岳独尊” 石刻,指尖能感受到浑厚的地脉力量,“这里的气脉比蒙山更磅礴,却也更复杂,每处古迹都连着重要的气脉节点。”

林婉儿提着竹篮跟在后面,里面装着刚采的艾草和朱砂,听石符在掌心转得飞快,符面映出石阶下的景象 —— 气脉在古老的石板下流淌,遇到几处断裂的台阶时明显滞涩,石缝中渗出极淡的灰丝,像是被香客踩踏惊扰的煞气余孽:“寻哥你看!石阶断裂的地方气脉不顺!” 她往岱庙方向望去,红墙黄瓦在绿树中格外醒目,“血珠说岱庙的‘天贶殿’是泰山气脉的核心,那里的气脉波动最明显,咱们得先去那儿看看。”

王胖子扛着个布包走在最前面,军大衣换成了透气的短衫,离火珠在他掌心泛着暖光:“奶奶的这泰山爬着真够劲!” 他往石缝里撒了把艾草灰,灰粉落地瞬间化作淡金色的光点,“胖爷昨天在山脚下就感觉到了,这里的气脉又粗又壮,就是有些地方堵得慌!” 离火珠的青焰偶尔掠过石刻,符文边缘立刻泛起金光,像是被唤醒的古老力量。

岱庙门前的牌坊下,泰山守脉人老周正带着年轻后生擦拭碑刻。他穿着青色的长衫,袖口绣着简化的山纹,手里拿着软布小心翼翼地擦拭 “岱庙坊” 上的龙纹,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沉睡的神灵:“陆先生可算来了!” 老周直起身抹了把汗,指着牌坊立柱上的裂缝,“按您说的法子,每季都给碑刻补气,可这立柱的裂缝总在扩大,里面的煞气余孽清了又冒,实在蹊跷得很。”

陆寻走到牌坊前,共生纹感应到立柱下的气脉形成旋涡,无数细小的灰丝在旋涡中翻滚,像是被束缚却不断挣扎的困兽。他从怀中取出 “通脉佩” 往裂缝处一贴,玉佩立刻发出三道霞光,与天珠、地珠、人珠的光芒遥相呼应:“这‘岱庙坊’是泰山气脉的第一道屏障。” 他让后生们搬来糯米和龙息草,混合着朱砂调成糊状,“把这护脉糊填进裂缝,再用通脉佩引导紫气,就能稳住气脉,锁住煞气。”

林婉儿的听石符突然射出强光,符面映出天贶殿的景象 —— 大殿的梁柱上缠绕着淡淡的黑气,殿前的香炉里冒出的青烟歪歪扭扭,明显是气脉紊乱的征兆,殿顶的琉璃瓦在阳光下失去了光泽:“寻哥快看!天贶殿的气脉乱了!” 她往大殿方向跑,竹篮里的艾草随着脚步轻晃,“血珠说殿内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是护脉古画,画中龙纹能聚气,现在纹路好像模糊了!” 听石符的蓝光在殿顶形成光罩,暂时稳住了紊乱的气脉。

陆寻跟着蓝光走进天贶殿,殿内的香火气息中夹杂着淡淡的煞气味。巨大的壁画布满东、西、北三面墙壁,上面的帝王出巡图气势恢宏,只是龙纹边缘泛着黑气,原本鲜活的线条变得模糊。他让后生们搬来梯子,自己则取出护脉刀,蘸着朱砂在壁画边缘的空白处补画符文:“这壁画是天然的聚气阵。” 他边画边解释,“龙纹引天脉,仪仗接地脉,帝王像聚人脉,三者合一才能锁住泰山的核心气脉,现在龙纹被煞气侵蚀,阵法自然不稳。”

王胖子站在殿中打量着梁柱,离火珠在他掌心转得飞快:“奶奶的这大殿里阴气森森的!” 他往柱础石缝里塞了把晒干的艾草,“胖爷这招叫‘草木镇煞’,让这些老艾草给煞气余孽点颜色看看!” 离火珠的青焰顺着柱身游走,黑气遇到火焰立刻退缩,露出下面精美的龙纹雕刻,引得后生们一阵惊呼。

老周在一旁指导后生们摆放祭品,他从木箱里取出三牲祭品和五谷杂粮,按古法摆在供桌上:“记住喽,泰山的气脉最讲规矩。” 他往香炉里插了三炷香,青烟立刻笔直上升,“天贶殿供奉着泰山神,祭拜时心不诚,气脉就会紊乱,这也是为啥香客越多的地方,煞气越容易滋生。” 他指着壁画上的祥云图案,“看到没?祥云的走向就是气脉的路径,补画时千万不能画反了。”

林婉儿蹲在壁画前,听石符贴在墙面的裂痕处,符面映出壁画后的气脉流动:“寻哥快用紫气!” 她往裂缝处撒了把朱砂,粉末落地化作细小的红线,“血珠说壁画后的气脉管连接着岱顶的‘碧霞祠’,这里堵了,山顶的气脉也会跟着乱,必须尽快打通!” 她将听石符碎片贴在壁画中心,碎片立刻与画中龙睛产生共鸣,发出耀眼的蓝光。

陆寻将通脉佩按在壁画中心,三珠紫气顺着玉佩涌入壁画,原本模糊的龙纹渐渐清晰,黑气在紫气中发出滋滋的响声,像冰雪遇热般消融:“感受泰山的正气!” 他运起共生纹引导气脉,“让古画重焕生机,让气脉回归正途!” 壁画上的帝王仪仗仿佛活了过来,旌旗飘动间带出金色的气浪,将殿内的煞气余孽一扫而空。

壁画突然发出嗡鸣,殿顶的琉璃瓦泛起金光,原本倾斜的梁柱发出轻微的响动,缓缓归位。王胖子往空中扔了把青铜残片,残片落地形成个小光阵,与壁画的光芒交织成网:“奶奶的成了!” 他指着殿外升起的气脉流,“你们看这气脉多顺溜,比刚才通畅十倍都不止!” 后生们纷纷鼓掌,连老周都激动得捋着胡须直点头。

中午在岱庙的厢房歇脚,老周煮了锅泰安豆腐脑,就着刚出炉的油酥火烧待客。窗外的古柏枝繁叶茂,树影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陆寻望着树上的鸟窝说:“泰山的守脉最讲天人合一。” 他往年轻后生小郑碗里添了些豆腐脑,“你们不只是守护古迹,更是守护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点比任何阵法都重要。”

小郑捧着碗不好意思地笑:“陆先生,为啥这岱庙的煞气总清不干净?” 他往天贶殿方向指,“老周伯说这里埋着镇山的宝贝,是不是被宝贝压着的煞气特别厉害?”

老周敲了敲他的脑袋:“就知道惦记宝贝!” 他往茶壶里添了些泰山女儿茶,“哪有什么宝贝,真正镇山的是人心。” 他望着窗外的古柏,“这棵‘汉柏’活了两千年,经历过多少次煞气侵扰都没事,靠的就是一代代守脉人用心守护,人护山,山护人,这才是真道理。”

下午巡查岱庙后院的碑林时,林婉儿发现了块倒伏的 “无字碑”,碑座下的泥土泛着黑色,周围的草叶都呈枯黄状。她连忙叫来陆寻,听石符映出碑下的气脉异常活跃:“寻哥快看!这石碑下面有气脉眼!” 她用手刨开泥土,露出下面的青石板,“血珠说这是‘封禅碑’,上古帝王封禅时立的,专门镇压泰山最深的煞气,肯定是 recent 的地震让它移位了!”

陆寻让后生们小心扶起石碑,共生纹感应到碑下的气脉眼正在喷吐灰黑色的煞气,比之前遇到的都要浓郁:“快用护脉糊堵住缝隙!” 他往石碑上贴了三道黄符,符纸立刻燃起金色的火焰,“这气脉眼连接着泰山的地脉核心,石碑一歪就镇不住煞气,必须立刻复位加固。” 他让王胖子用离火珠烘烤碑座,青焰将湿气烘干,让石碑能牢牢嵌在石槽里。

王胖子边烤边嘟囔:“奶奶的这破石碑比蒙山的龟形碑还沉!” 他往石槽里撒了把铜屑和朱砂,“胖爷这招叫‘金石镇煞’,铜属金,朱砂属火,金火相生专克阴煞!” 后生们合力将石碑推回原位,石槽里的护脉糊立刻将缝隙填满,黑气瞬间被锁在里面,周围的枯黄草叶竟泛起了绿意。

老周摸着碑身上的纹路,眼里满是感慨:“这碑传了三十多代人,当年我爷爷就是靠它在乱世中守住了泰山气脉。” 他教小郑辨认碑座的凹槽,“你看这九个凹槽要对准九宫方位,槽里填的艾草灰每月一换,才能保证煞气不渗漏,这些老规矩可不能忘。” 小郑认真地记着,还用树枝在地上画出九宫图。

傍晚的岱庙笼罩在夕阳中,红墙黄瓦被镀上一层金辉。陆寻站在天贶殿前的露台上眺望,通脉佩的光芒与壁画的金光交织成网,将整个岱庙笼罩其中。共生纹感应到地下的煞气余孽已被镇压,气脉如黄河奔涌般循环不息,从岱庙流向岱顶,再从山脚回流,形成完美的闭环:“这才是泰山应有的气脉格局。” 他望着远处的十八盘,香客的身影如蝼蚁般渺小,“守护泰山不能只靠阵法,更要引导香客尊重自然,人、山、脉和谐共生才是长久之道。”

林婉儿的听石符在掌心亮得柔和,符面映出泰山气脉与守脉人气息的共鸣 —— 老周的沉稳如泰山主峰,小郑的灵动如山间溪流,后生们的朝气如破土新苗,都与不同的气脉节点完美契合:“寻哥你看!他们的气息和泰山气脉融在一起了!” 她指着符面上流动的光带,“血珠说这是‘人山合脉’,只有守脉人真正成为山的一部分,才能守住这五岳之尊的气脉。”

王胖子往香炉里添了些松脂,离火珠的光芒与殿内的香火交织成暖金色:“奶奶的这才叫真正的镇山守脉!” 他看着小郑在老周指导下给无字碑换艾草灰,“老的带小的,新的学老的,就像这泰山的松柏,一辈传一辈,永远长青!” 他往陆寻身边凑了凑,“说真的寻哥,这泰山的气脉够稳,守脉人也靠谱,咱们以后不用老惦记这儿了。”

陆寻望着露台上练习感应气脉的年轻身影,他们闭着眼将手掌贴在石刻上,脸上满是专注的神情。老周在一旁轻声指点,时不时调整他们的手势,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地面,像幅传承的剪影:“守护本就该这样。” 他轻声说,“我们铺路,他们前行,泰山的气脉才能永远磅礴,永远鲜活。”

离开岱庙时,守脉人们举着灯笼送了他们很远。灯光在碑林间蜿蜒,照亮了一块块古老的石碑,与天上的星光交相辉映。陆寻回头望了眼夜色中的天贶殿,殿顶的琉璃瓦在月光下泛着青光,与通脉佩的光芒遥相呼应:“这里的守护稳了。” 他往曲阜方向望去,“下一站去孔庙,那里的文脉连着泰山的地脉,也该去看看了。”

小郑突然追上来,手里捧着块打磨光滑的泰山石,上面用朱砂画着简单的护脉符:“陆先生,这个送您。” 少年脸上带着腼腆的笑,“老周伯说这是‘镇宅石’,带着它就知道泰山的气脉永远护着您。” 石块入手温润,还带着山间的清凉气息。

陆寻接过泰山石,往他手里塞了枚听石符碎片:“这个你留着,遇到气脉异动就捏碎它,我们能立刻感应到。” 他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好好跟着老周伯学,泰山的守护以后就靠你们了。” 小郑用力点头,将碎片紧紧攥在手心,目送他们消失在石阶尽头。

下山的路上,林婉儿轻声说:“你看小郑的气脉,和泰山的地脉特别像,浑厚中带着韧劲。” 她往掌心的听石符指,符面映出泰山气脉与少年气脉的连接,像条看不见的丝线,“血珠说这是‘地脉择人’,泰山自己选了守护它的人,这样的守护才最牢固。”

王胖子掂着手里的青铜残片,离火珠的光芒在他掌心忽明忽暗:“奶奶的这泰山真是块宝地!” 他望着远处的星空,“胖爷算是看明白了,守脉守的不只是气脉,更是人心,人心齐了,再凶的煞气也不怕!” 他往陆寻肩上拍了拍,“接下来去孔庙,是不是该看看文脉怎么守了?”

陆寻握着那块泰山石,能感觉到里面传来的磅礴气脉,沉稳而有力。他知道,泰山的守护已经交到了合适的人手中,年轻的守脉人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这份责任。夜色中的泰山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天贶殿的金光在夜色中轻轻摇曳,像在诉说着千年的守护故事,也像在迎接新的守护篇章。

远处的曲阜灯火隐约可见,那里的文脉正等待着他们。但陆寻心中没有急躁,只有宁静,因为他知道,无论走到哪里,守护的信念都在传承,就像这泰山的气脉,永远在山间流转,永远在人心间传递,直到岁月尽头,直到天地永恒。灯笼的光芒渐渐远去,但守护的火种已经在年轻守脉人心中点燃,与泰山的气脉融为一体,成为永恒的守护印记,在五岳之尊的群峰间永远闪耀。

走到半山腰时,林婉儿突然指着天空轻声说:“寻哥你看!” 只见泰山的气脉在夜空中化作条金色巨龙,龙头在岱顶盘旋,龙尾延伸至岱庙,龙身缠绕着无数光点,那是历代守脉人的气息与香客的祈愿,“血珠说这是‘泰山龙脉显形’,只有气脉完全通畅,人心真正敬畏,才会出现这样的景象!” 巨龙在夜空中盘旋一周,缓缓沉入山体,留下漫天金辉。

王胖子看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嘟囔道:“奶奶的这才叫真正的天地归一!” 他往空中抓了把金辉,“胖爷算是开眼了,守脉守到这份上,值了!” 他的离火珠突然变得格外明亮,与空中残留的金辉产生共鸣,发出欢快的轻鸣。

陆寻望着巨龙消失的方向,掌心的共生纹与泰山气脉产生强烈共鸣,传递着温暖而磅礴的力量。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泰山的守护将在年轻一代手中延续,而他们的脚步,还要走向更远方的山川河流,将守护的信念传递到九州的每个角落。

夜风带着松涛声掠过耳畔,像是泰山的低语,又像是守脉人的歌谣。陆寻握紧手中的泰山石,与林婉儿、王胖子相视一笑,继续沿着石阶往下走。他们的身影在夜色中渐行渐远,但留下的守护印记,却永远刻在了泰山的气脉之中,与这五岳之尊的千年风骨融为一体,直到时光尽头,直到天地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