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人生手帐 > 第150章 老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石

在我上大学的日子里,一切都如往常一样平静。然而,就在某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迹了。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个晴天霹雳!

要知道,在上大学之前,我的双眼视力可是在1.2以上呢!可如今,怎么会突然看不清黑板了呢?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终于意识到,这可能是因为我晚上经常看书到深夜,用眼过度所导致的。

就在我为自己的近视问题而苦恼时,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一个人的身影——老石。老石的全名叫做石更新,在辽宁电厂实习时我们都住在大铺,我和老石紧挨着,每天晚上睡觉前,我们都会躺在床上聊一些悄悄话。

记得有一次,老石跟我说:“我上小学的时候,其实是个近视眼。不过,后来我们学校的卫生老师告诉我,通过望远、郊游和坚持看绿色,是可以把近视眼治好的。我就是按照这个方法去做,慢慢地,我的近视眼就好了。”

想起了老石的话,我如获至宝,立刻决定按照他的方法来治疗自己的近视眼。于是,我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去望远,尽量让自己的眼睛多接触绿色。效果还真不错,我的视力似乎有了一些改善。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虽然我努力按照老石的方法去做,但由于我只能在星期日去郊外,其他时间都必须待在校内,而且为了考试能够顺利过关,我不得不继续在晚间看书到深夜。就这样,尽管我付出了很多努力,可最终还是没能逃脱近视的命运。

老石入学时并非共青团员,在班级里,他与其他两名同学一同被列为非团员。然而,老石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或自暴自弃,相反,他内心充满了对进步的渴望和不甘人后的决心。

老石深知入团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迈出了第一步——第一个递交了入团申请书。这份申请书不仅体现了他积极向上的态度,更显示出他对团组织的向往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

不仅如此,老石还经常撰写思想汇报,通过文字向组织坦诚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他详细阐述了自己对共青团的认识,以及渴望早日成为其中一员的迫切愿望。这些思想汇报不仅展示了他对团组织的忠诚,也让组织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他的内心世界和进步意愿。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等待,老石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在1972年的五四青年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这一时刻对于老石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是对他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老石在班级里可是出了名的文艺骨干,他那一手精湛的二胡技艺,让人赞叹不已。这不,机723班组织起了一个乐队,老石自然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其中的核心成员。

这个乐队的成员可真是各有所长啊!除了老石,还有陈玉莲和于德胜也擅长拉二胡,他们三人的配合默契十足,“二泉映月”的二胡声交织在一起,如泣如诉,仿佛能诉说尽世间的悲欢离合。陈玉莲是个女同学,她会拉二胡,令同学们惊奇不已。

而刘伟和王强则是小提琴高手,他们的演奏技巧娴熟,弓弦在琴弦上跳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为整个乐队增添了几分优雅和灵动。小提琴齐奏“快乐的女战士”和“学习雷锋好榜样”,常常在教室回响,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

最后,还有张广,他的笛子吹奏得那叫一个好,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是他的拿手好戏,悠扬的笛声像一条清澈的小溪,在空气中流淌,让人陶醉其中。

这支小乐队虽然人数不多,但每个人都身怀绝技,他们的音乐才华在机723班的各种演出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无论是班级聚会、学校文艺汇演还是其他活动,只要有他们的身影,现场总是掌声雷动,欢呼声此起彼伏。

尤其是老石,他在乐队中的表现更是令人瞩目。他不仅二胡拉得好,而且对音乐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感悟。每次演奏,他都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中,让听众们产生强烈的共鸣。他的二胡声时而激昂,时而婉转,时而如疾风骤雨,时而似潺潺流水,让人留恋不舍。

暑假班委会一行人在大东区进行家访活动,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老石的家门口。老石的家位于大东电影院的对面,这座电影院承载着我童年时无数的回忆,我小时候经常来这里看电影。

当我们敲响老石家的门时,他迅速地打开了门,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看到班委会的成员们,老石显得格外兴奋,他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并坚持让我们留下来吃中午饭。

在那个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能够摆出几盘硬菜来招待客人实属不易。然而,老石并没有丝毫犹豫,他精心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真诚和热情。

坐在老石家的餐桌前,品尝着美味的菜肴,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意。老石的热情好客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礼节,更是他内心善良和真诚的体现。这种品质在当今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也让我对他充满了敬意。

中专毕业之后,我留校任教。而我的好友老石,则被分配到了抚顺发电厂,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

那个时候,正是八十年代初期,沈阳电力学校的函授中专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这所学校的函授课程在东北地区的各个电厂和电业局都非常受欢迎,吸引了众多学员前来报名学习。

有一天,学校突然安排我前往抚顺发电厂监考。这对我来说,既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一个与老石重逢的好机会。当我重回抚顺发电厂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期待和兴奋。

监考的过程虽然有些紧张,但还算顺利。老石早早就在考场外等待,考试结束后,我走出考场,老石立刻迎了上来。多年未见,他的样子并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多了几分成熟和稳重。

我们聊了很多,回忆起在学校的点点滴滴,仿佛那些日子就在昨天。老石热情地邀请我去他家坐坐,我欣然答应。

跟着老石穿过几条街道,我就来到了他的家。这是一间不大的屋子,但布置得温馨而整洁。

老石家位于抚顺发电厂家属住宅区,那是一间略显局促的单间。一推开门,我便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墙上挂着一幅彩色美女照片,那美女的容貌堪称绝美,丝毫不逊色于电影明星。

我不由自主地被这张照片吸引,仿佛时间都在那一刻静止了。正当我呆呆地凝视着照片时,老石注意到了我的目光,他微笑着走过来,向我介绍道:“这是我媳妇,现在在检察院工作呢。”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骄傲和满足。

老石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情好客的人,这次见面也不例外。他又开始忙碌,为我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多年未见,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我们一边品尝着美味的菜肴,一边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一起度过的时光,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都成为了我们珍贵的回忆。

老石说:“你还记得于德胜教你识谱的是吗?”我说:“记得,我还把他写的简谱给你看,我还问你8这个音怎么唱?”老石大笑:“,简谱中根本没有8这个音,这一串数字是谐音,他逗你玩呢,我当时故意没有告诉你。”我苦笑着说:“0是休止符我知道,但对8这个音很挠头,我就一直按高音抖来唱的。”老石听后,又是一阵大笑。

我们谈论着彼此的理想和未来,老石依然保持着他那份朴实和真诚。他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对朋友也始终如一。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能够有这样一位挚友,实在是一种难得的缘分。老石的存在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情感,他的善良和真诚让我倍感温暖。

这顿晚餐不仅仅是一顿简单的饭,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我和老石在这个温馨的氛围中,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梦想,也共同期待着未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