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断裂分析二
望着窗外那如恶魔般升起的蘑菇云,我和同学们的讨论声如潮水般汹涌,大家各执一词,有人说是江北化工厂爆炸,如火山喷发般骇人;有人说是煤气公司爆炸,似地震般惊心动魄;还有的说是发电厂爆炸,仿佛世界末日来临。这时,大家才惊觉,那一向口若悬河的子繁竟消失得无影无踪,陈志也杳无踪迹,他俩向来如影随形。众人不禁猜测,他俩定然是奔向了那爆炸现场,大家的心瞬间被揪了起来,开始为他俩的生命安全忧心忡忡。
事故现场在昌邑区,而东北电力学院在船营区。时间紧迫,为了能快点抵达事故现场了解事故原因并参与救援工作,子繁和陈志俩人决定乘坐公交车到达事故现场。
终于,公交车缓缓驶入站台。子繁和陈志迫不及待地上了车,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车子启动后,他们的目光紧盯着车窗外的街道,希望公交车能开得再快一些。
然而,城市的交通状况并不理想,车辆在道路上缓慢前行。子繁和陈志心急如焚,但也只能无奈地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幸运的是,公交车司机似乎察觉到了他俩要快速赶到事故现场的焦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加快了车速。经过一段时间的行驶,公交车终于到达了昌邑区的事故现场附近。
子繁和陈志立刻跳下公交车,快步奔向事故现场。他们的步伐坚定而迅速,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赶到事故现场,为救援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子繁和陈志来到江南事故现场。这里周围两公里外都已被戒严,犹如铜墙铁壁。一群基干民兵荷枪实弹,如钢铁卫士般地把守着各个路口。出事的是市煤气公司液化气储存库。
在煤气罐爆炸事故现场,一片混乱,火焰和浓烟滚滚,人们惊恐地尖叫着,四处奔跑,拼命地想要逃离这个危险的地方。然而,在这片混乱中,有两个人却与众不同,那就是子繁和陈志。
他们俩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急于逃离危险区,而是毫不犹豫地朝着危险区冲了过去。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救出遇险的群众,查找事故原因。
子繁和陈志绕过了警戒线,艰难地在废墟和瓦砾中前行。他们的步伐有些踉跄,不时被绊倒,但他们迅速爬起来,继续向前冲。
“陈志,看来咱俩今天是靠近不了事故现场了!”子繁非常后悔地对陈志说。
陈志像似没听见一样,指着右侧一片砖墙围的大院子说:“那个院子的后墙和着火的现场只隔一墙,快走,我们先翻墙跳进这院子里,然后再从后墙翻过去,到达事故现场”。
子繁无奈,只得随着陈志去翻墙。这墙倒也不高,仅有一人半,上面也没有如东北某些墙头上那般插满碎玻璃渣,仿佛在张牙舞爪地吓唬人。子繁自幼便擅长翻墙越脊,对他来说,这不过是小菜一碟。更令他诧异的是,陈志竟也如此熟稔,仿佛这墙是他家的一般。看来这位学霸不仅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开走马路上的车,就连这种玩命的事,他也敢去尝试。
院子里黑漆漆的,宛如一个无底的黑洞,人早已如鸟兽散。两人如离弦之箭般快步直奔后墙。从后墙跳下,两人瞬间呆若木鸡。地上黑乎乎的一层焦灰,仿佛是被墨汁浸染过一般,散落着不少大大小小的罐体爆炸后爆罐残片,宛如破碎的镜子,七零八落。路灯灯头玻璃罩皆无,就像被狂风摧残过的花朵,路旁的几辆消防车已经烧得面目全非,扭曲变形,只剩下了车架子,宛如被火魔肆虐过的废墟。
终于,他们俩来到了其中一个如庞然大物般的煤气罐前。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如张牙舞爪的火龙,裹挟着滚滚热浪,扑面而来,仿佛要将人吞噬,让人几乎无法呼吸。四周弥漫着的刺鼻气味,犹如恶魔的气息,充斥着每一个角落,能见度极低,仿佛置身于混沌的迷雾之中。地面有一条像长龙似的地沟,是刚刚被炸开的,难道是液化气管道破裂引起的爆炸?
陈志眉头紧皱,苦苦思索着爆炸的原因,子繁则瞪大如铜铃的眼睛,像雷达一样四处搜寻着遇险的人,但令人失望的是,他没有看到任何一个需要救援的人。
陈志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鉴宝大师,从地上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块爆罐碎片,然后像审视稀世珍宝一样,仔细端详着断口,对子繁说道:“把这个碎片带回去,和詹杰一同前往金属材料实验室,咱们要像侦探破案一样,通过金属断裂分析,从中找出爆炸的原因”。
陈志沉凝道:“受压容器爆炸碎片金属分析,主要涵盖宏观检查、微观检查、化学成分检查、机械性能检查、疲劳分析以及断裂力学分析等数个层面。这些实验数据,对探寻事故缘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此次事故考察,总算是获取到了实物,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最令他俩毛骨悚然的是,眼前的几个巨罐犹如被激怒的火龙,正在熊熊燃烧,仿佛下一刻就会再次爆炸。此刻,他们的生命如悬丝般脆弱,危如累卵。两人对视一眼,都深知危险如同一颗被点燃的炸弹,随时可能爆发,必须尽快撤离,否则小命必将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