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不放心:“鱼都流下去了,水沟里的鱼太多,会不会从水坝上面翻出去呀?”
“刚才我去看过了,水是从整个坝面往下流的,所以坝面上的水并不深,沟里的鱼多了,肯定会有鱼往下去,但是多半都是小鱼,大鱼是过不去的。”云老二笑了笑:“再说了,也不能太贪心,咱们在这里吃大鱼肉,还不让别人喝一点小鱼汤吗!”
云新晨想到了什么担心道:“要是外边的人发现有鱼流下去,顺水上来到我家沟里抓鱼,可怎么办?”
云老二想了想无奈的摇摇头:“这鱼也不知道是昨天晚上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更不知道沟里现在有多少鱼,是不是已经有鱼流下去了?所以很多事情已经不在咱们的控制范围之内,就听天由命吧。”
云新晨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中午,当云新晨端着热气腾腾的鱼汤跨进老黑家门槛时,屋内两人直勾勾盯着鱼汤,像被施了定身咒般动弹不得。老黑突然狠狠扇了自己一巴掌,把云新晨和豆子吓了一跳。
\"你这是干啥?\"豆子慌忙扶住他。
老黑揉着发痛的脸颊,声音发颤:\"我...我以为在做梦!这年头旱得人都快活不下去了,你们竟送这么一大盆鱼汤......\"
\"不信?那我端走了。\"云新晨佯装要走。
\"信!信!\"老黑忙不迭接过汤盆,热气氤氲中眼眶泛红,\"梦里都不敢想这等好事!我这辈子,连黑面馍馍都吃不饱,哪敢奢望吃鱼啊......\"
\"说笑吧?\"云新晨诧异道,\"虽说鱼稀罕,可这河边长大的,二十多岁还没尝过鱼味?\"
老黑苦涩地摇头,一旁的豆子默默叹气——两家住得近,他自然知道老黑在家中连口饱饭都难吃上,更别提吃鱼了。
临走时,云新晨再三叮嘱:\"这事烂在肚子里,别往外说!\"
午饭时,鱼汤的鲜香飘满小院。听云新晨说起老黑的事,刘氏放下筷子,眼眶微微发红:\"天底下偏心的爹娘多了去了,我娘家不就是现成的例子......\"梅子和抱弟也跟着点头。
夏日的阳光洒在荒地上,就连屋子里也酷热难耐,梅子望着墙角边篮子里的大颗粒的粗盐,厨房的细盐已经用完了,剩下腌制鱼用的细盐还没准备好。
这粗盐硬得很,非得用石窝子一点点磕碎才行。她心急火燎地想赶紧把鱼腌上,不然这么热的天放的时间长了,鲜鱼可就臭了。
云新晨刚扒拉了几口饭,见梅子这般着急,连忙放下碗筷,抄起装盐的篮子就要往石窝子那边去。一旁的刘氏风风火火地说道:“梅子在家腌鱼,我这就去小水渠边捡蹦出来的鱼,天热得很,再晚些,鱼晒一中午可就全糟蹋了!”
徐氏一听,心里直犯嘀咕,儿媳妇一个人去她哪能放心?赶忙朝丈夫云老二使了个眼色。云老二心领神会,伸手接过儿子手中的篮子,说道:“新晨,你陪你媳妇去,这盐我来磕。”
云新晨夫妻二人沿着蜿蜒的小路,朝着水洞下方的小水渠走去。不缺水的荒地夏日里,草木长得依然茂盛,郁郁葱葱地将小路挤得只剩窄窄一条。没走多远,就瞧见小水沟里白花花的一片——已经有鱼蹦出来,被毒辣的太阳晒得没了生气。刘氏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开始杀鱼、洗鱼,动作麻利得很。
云新晨则拿起锄头,继续深挖水沟。鱼总是有一阵没一阵的,有时候半天都寻不到一条,刘氏就会停下手中的活计,心疼地对丈夫说:“歇会儿吧,仔细挖,不着急。”
不知不觉,太阳慢慢西斜。云新晨擦了擦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望着潺潺流动的水沟,突然问媳妇:“你有没有觉得这水流变小了?”刘氏歪着头,眼睛还盯着水沟里偶尔游过的鱼,摇摇头说:“我只瞧见沟里游过去的鱼变少、变小了。”
云新晨忍不住笑道:“你这两只大眼睛,莫不是只装得下鱼,连水都看不见了?”
刘氏也被逗乐了,嗔怪道:“瞧你这话说的,水从我眼前哗啦啦地流,我哪有那本事把水‘剔’出去,只看鱼啊!”
云新晨无奈地摇摇头,追问道:“既然能看见水,咋就没留意水流是变大还是变小呢?”
刘氏双手一摊,理直气壮地说:“看不看得到水,跟看不看得到水流变化,根本就是两码事嘛!”
云新晨被媳妇说得哑口无言,不过看着眼前的水沟,水流虽然小了些,但挖得也足够深、足够宽了,便说道:“我看今天这水沟挖得差不多了,收工吧。”
刘氏又沿着水沟来回寻了一遍,确实没再发现有鱼蹦出来,这才和丈夫收拾工具,慢悠悠地往家走。
云老二一下午都在荒地里理水沟,压根没去水洞那边。云新晨回到家,歇了好一会儿,眼瞅着天色渐渐暗下来,却迟迟不见父亲的身影。这么热的天,他心里直发慌,赶忙起身出门去寻。还好没走多远,就瞧见父亲扛着大铁锹,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家走,身影在夕阳下被拉得老长。
晚上吃饭时,云新晨看着儿子亮亮吃蛋花吃得没滋没味,突然一拍脑袋,满脸懊恼:“糟糕!”原来,今天早上他去范家杂货店送鸡蛋时,掌柜的一脸为难地说:“云老板,这天实在太旱了,来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少。别的物件还好,卖不掉能存着,可这鸡蛋放不住,卖不出去就臭了。往后这鸡蛋的量,怕是得减一减了。”其实,云老二父子俩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掌柜这话已经比他们预想的晚了好些日子。
云新晨没拿合约说事,只是理解地点点头,问道:“是全部不要了,还是减少些量?”掌柜思索片刻后说:“以后还是两天送一次,每次比之前少一百个吧。”
鸡蛋这事儿着实棘手,杂货店收得少了,放在家里也存不住。刘氏皱着眉头说:“这天太热,不然腌起来还能放上几个月再卖。”其实,父子俩之前就琢磨过这事儿。他们知道藏粮的山洞里凉快得很,穿单衣进去待久了都觉得冷,要是把腌好的鸡蛋放进去,兴许能多存些日子。不过,这是个秘密,他们一直没对外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