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网游动漫 > 新良缘 > 第一百九十五回 荣国府众亲贺喜 巧姐儿归府省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九十五回 荣国府众亲贺喜 巧姐儿归府省亲

且说贾巧与夫婿王板儿,自缔结姻亲之后,便于那远离尘嚣的田庄之中,勤勤恳恳地操持劳作,过着朴实无华却又充盈自适的日子。那田庄坐落于青山环抱之间,广袤沃野一碧无垠,恰似大自然铺展开来的一幅巨型画卷。

春日之时,菜花绽放,金黄一片,如金浪翻涌,璀璨夺目;夏日之际,麦浪随风摇曳,宛如绿色的海洋,波澜起伏;秋日来临,稻谷成熟,馥郁的稻香弥漫在空气中,令人沉醉;冬日里,白雪纷纷扬扬,覆盖大地,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世界。四季更迭,景致各异,皆饶有一番独特韵味。

这日,夫妇二人于田间埋头劳作,汗水顺着面庞悄然滑落,滴滴融入那肥沃的土地之中。正值劳作稍歇之时,忽有邻人匆匆赶来,告知他们宝二叔家的玉澜弟媳阿诗玛已然有喜。贾巧听闻此讯,眼中刹那间闪过惊喜的光芒,急忙停下手中农活,用那粗布衣袖轻轻拭去额上的汗水,转头望向板儿,只见她柳眉微挑,眼中满是欣喜,说道:“板儿,你可听闻了?玉澜弟媳有喜,此乃贾府的一桩大喜事,咱们理当回去探望一番。”

板儿听闻,直起身子,轻轻拍了拍身上的泥土,那身粗布麻衣上顿时扬起些许尘土。他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点头应道:“确实该回去,只是咱们若空手前往,恐有不妥。”贾巧微微蹙起秀眉,略作思索后说道:“依我之见,咱们不妨去买些滋补药品带上,也好略表咱们的心意。”板儿听后,连连称是:“巧姐儿所言极是,就这么办。”

于是,二人赶忙收拾农具,脚步匆匆地回到家中。那是一处简朴的农舍,虽无贾府的雕梁画栋,却也收拾得干净整洁。稍作洗漱,贾巧换上一件素色布衫,外罩一件半旧的青布夹袄,头上简简单单地挽了个发髻,插着一支木簪。板儿则穿上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布长袍,束上一条黑色腰带。整饬衣衫后,便径直朝着镇上的药铺赶去。

踏入药铺,一股淡淡的药香扑鼻而来,萦绕在鼻翼之间。药铺内,货架上摆满了各式药材,标签密密麻麻,药柜古朴厚重。贾巧与板儿在药铺之中精心挑选,只见贾巧轻轻拿起一支人参,置于眼前,细细端详。那人参须根修长,宛如龙须,质地饱满紧实,色泽微微泛黄,透着一股天然的润泽。她又轻轻凑近,微微嗅了嗅,而后满意地点点头,对板儿说道:“你瞧这支人参,品相上佳,用来滋补身子,再合适不过。”板儿在一旁附和道:“嗯,再挑些燕窝吧,听闻这对孕妇大有益处。”二人精挑细选,犹如寻宝一般,最终购置了人参、燕窝等几样滋补佳品,用布细心包裹妥当,这才踏上了回贾府的路途。

一路上,马车缓缓前行,车轮“咕噜咕噜”地转动着,仿佛在诉说着悠悠往事。贾巧透过车窗,望着那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沿途风景,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往昔在贾府的点点滴滴,如同一幅幅画卷,在她的脑海中徐徐展开。板儿见她神色略显复杂,便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温言说道:“巧姐儿,莫要想得过多,咱们此番回去是为道喜,定是一片欢喜之象。”贾巧转头看向板儿,脸上浮现出一抹温柔的微笑,说道:“嗯,我只是许久未曾回到贾府,心中难免有些感触罢了。”

不多时,马车缓缓停靠在贾府门前。那贾府的大门,巍峨高耸,朱红的大门上,金色的门钉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彰显着贾府的威严与富贵。门子一眼瞧见是贾巧与板儿,赶忙满脸堆笑地迎上前去,那笑容如同绽开的花朵,说道:“巧姑娘、板儿爷,您们可算是回来了,府里正因玉澜少夫人有喜,热闹得紧呢!”贾巧与板儿闻言,相视一笑,而后下了马车,信步走进贾府。

府中依旧是那副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模样,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只是因着这添丁之喜,处处张灯结彩,红绸高挂,更增添了几分喜气洋洋的氛围。二人沿着那熟悉的路径,穿过抄手游廊,绕过堆秀山子石,朝着阿诗玛的住处徐徐走去。一路上,遇见不少往日相识的丫鬟小厮,众人纷纷面露笑容,恭敬行礼问安,贾巧亦一一微笑着回应。

待行至阿诗玛的房门前,贾巧轻轻抬手,叩响了房门。不多时,屋内传来一声清脆的“请进”,贾巧这才轻轻推开门,与板儿一同迈步而入。屋内,阿诗玛正安坐于榻上,身着一件浅粉色的绫罗绸缎睡衣,上面绣着精致的兰花图案,显得温婉动人。她与身旁之人谈笑着,见贾巧和板儿进来,阿诗玛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笑容,赶忙起身欲迎。贾巧见状,赶忙快步上前,轻轻按住阿诗玛,说道:“弟媳快别动,你如今身怀有孕,切不可劳累了自己。”阿诗玛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感激之情,说道:“巧姐儿、板儿哥,你们能来,我心里欢喜得紧。”

板儿随即将手中的礼品置于桌上,说道:“听闻弟媳有喜,我们特意挑选了些滋补药品,但愿能对弟媳和腹中的孩子有所裨益。”阿诗玛连声道谢:“多谢巧姐儿和板儿哥费心,让你们破费了。”贾巧在阿诗玛身旁坐下,轻轻拉住她的手,关切地说道:“弟媳,你如今怀着孩子,凡事都需格外留意。饮食上务必要多食用些富有营养之物,平日里也切莫过于劳累。”阿诗玛认真聆听,不住点头应道:“巧姐儿放心,我都记下了。”众人遂围坐一处,一时间,屋内欢声笑语不断,在这喜庆的氛围之中,共同翘首期待着新生命的降临。

且说贾巧正与阿诗玛言谈甚欢之际,忽听得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恰似那春日微风拂过花瓣,轻柔而舒缓。紧接着,林黛玉款步轻移,莲步踏入屋内。但见她身着一件月白色的锦缎长袍,袍上绣着淡雅的梅花,领口与袖口处镶着一圈淡粉色的边,愈发显得身姿婀娜。她眉眼含情,似一泓秋水,笑意盈盈,宛如春日绽放的花朵。她轻声说道:“巧儿来了呀。这许久未见,愈发标致漂亮了呢,真是女大十八变。”

贾巧听闻,双颊顿时泛起如晚霞般的红晕,羞涩中带着欣喜,赶忙起身,恭敬地行了个福礼,说道:“林姑姑安好。巧儿心中也甚是想念姑姑,还有宝二叔,只是来了这许久,尚未有幸得见二叔。”

林黛玉款步上前,伸出如葱玉手,轻轻拉住巧姐儿的手,细细摩挲之间,敏锐地察觉到那手上竟生出了茧子。她不禁心疼不已,眼中泛起怜惜之色,微微叹息道:“让你跟着板儿去操持田庄,着实是苦了你了。瞧瞧这手,都起茧子了,怎不让人心疼。”说着,将巧儿轻轻揽入怀中,动作轻柔而慈爱,仿佛呵护着稀世珍宝。

巧儿依偎在林黛玉怀里,恰似幼雏寻得了温暖的庇护,满是依赖地说道:“姑姑这话,便如冬日里的暖阳,直直暖到了巧儿的心坎儿里。巧儿从未觉得苦,板儿哥哥待我极好,事事都护着我,我们夫妻二人齐心协力,把那田庄的日子经营得红红火火,心里欢喜着呢。”

林黛玉满含疼惜地看着贾巧,抬手轻轻捋了捋她耳边的碎发,柔声道:“你这孩子,向来懂事。虽说板儿为人踏实可靠,可田家的日子到底不比贾府。你自幼在贾府养尊处优,如今跟着他去操持田庄,怎能不让人怜惜。”

贾巧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而幸福的光芒,认真说道:“姑姑,巧儿真心觉得,田庄的日子虽不比贾府富足安逸,却自在实在。与板儿哥哥相互扶持,一同为生活奔波忙碌,这份平实的幸福,巧儿珍视得紧。”

一旁的阿诗玛也笑着附和:“母亲说得是,可瞧姐姐和姐夫伉俪情深,举案齐眉,着实让人羡慕不已。姐姐如今这般豁达勤劳,想必在田庄定是生活得美满如意。”

林黛玉微微点头,目光柔和地在阿诗玛与贾巧之间流转,犹如春日暖阳洒落在娇艳的花朵上,说道:“你们姐妹俩呀,一个在田庄把日子经营得风生水起,一个即将为贾府添丁进口,皆为我贾家的好孩子。只是玉澜媳妇,你如今身怀有孕,万事需格外小心才是。”

阿诗玛乖巧地应道:“母亲放心,女儿都铭记于心呢。每日里依照郎中的嘱咐,按时服药,饮食忌口,不敢有丝毫懈怠。”

贾巧关切地看向阿诗玛微微隆起的肚子,问道:“妹妹,如今身子感觉怎样?可有什么不适之处?”

阿诗玛轻轻抚摸着肚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宛如春日绽放的花朵,说道:“还好呢,只是偶尔会觉得倦怠,不过有母亲和玉澜在身旁悉心照料,我心里安稳得很。”

林黛玉接过话茬,语气笃定地说道:“你且宽心,在这贾府之中,有我照拂着,必定保你平平安安诞下麟儿。等孩子出世,咱们贾府又添了个金贵的小宝贝,那可真是阖家欢庆,热闹非凡呢。”

正说着,只听得门外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恰似洪钟般响亮,穿透了屋内的欢声笑语,紧接着贾宝玉的声音便传了进来:“我刚听闻巧姐儿来了,快让我瞧瞧。”人未到,声先至,转眼间,贾宝玉已大步流星地踏入屋内。

他身着一件石青色的绸缎长袍,外罩一件玄色的马褂,腰间束着一条明黄色的腰带,头戴束发嵌宝紫金冠,显得气宇轩昂。他一眼瞧见贾巧,眼中顿时满是惊喜之色,笑意愈发浓郁,说道:“巧姐儿,这许久不见,都出落成大姑娘了,愈发标致动人了。在田庄过得可好啊?”

贾巧赶忙再次福身行礼,说道:“劳宝二叔挂念,巧儿在田庄一切都好。二叔近来一切可还顺遂?”

贾宝玉笑着点头,说道:“我们都好,你能回来看看,大家伙儿心里都高兴着呢。如今你玉澜弟媳有喜,这可是贾府的一桩大喜事,等孩子出生,咱们必定要好好热闹一番。”

众人遂围坐一处,一时间,屋内欢声笑语不断,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温馨融洽。在这贾府的小小一隅,亲人间的关怀与牵挂丝丝缕缕,交织在一起,仿若一幅细腻的画卷,缓缓铺陈开来,洋溢着无尽的希望与喜悦,众人皆静静期待着新生命的呱呱坠地,为这古老而深沉的家族,注入更多鲜活的生机与蓬勃的活力。

且说贾巧与王板儿,自阿诗玛、林黛玉及贾宝玉处告辞出来时,抬眼望去,只见那太阳已然西斜,天边似被泼洒了五彩颜料,一片橙红橘黄,余晖透过斑驳的枝叶,洒下丝丝缕缕的光影。贾巧心中想着,自己许久未回贾府,这一顿饭工夫,与亲人们相聚言谈,却还未曾看望父亲母亲,心中不免泛起一丝愧疚。

于是,她轻轻拉了拉王板儿的衣袖,说道:“板儿,咱们许久未回府,难得今日回来,吃完饭还是该去看看父亲母亲。”王板儿闻言,点头应道:“巧姐儿说得是,理应如此。”二人遂转身从门口的马车上提下另外一堆精心准备的礼物,而后携手直奔王熙凤的住处。

行至王熙凤居所,但见那院子里,回廊曲折,花草繁茂,虽已入秋,仍有几株菊花傲立绽放,为这庭院增添了几分雅致。屋内烛火通明,王熙凤正坐在榻上,身着一件大红洋绉银鼠皮裙,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她一边与贾琏说着府中近日的琐事,话语如珠般从她口中流出,条理清晰,分析透彻;一边听着平儿报账。平儿站在一旁,身着一件淡蓝色的绸缎衣裳,显得干净利落,手中拿着账本,声音清脆,有条不紊地汇报着各项收支。王熙凤手中的算盘,被她拨弄得噼里啪啦作响,那声音在屋内回荡,似是在为这繁忙的场景打着节拍。烛光摇曳下,三人的身影在墙壁上交错晃动。

贾巧与王板儿轻轻踏入屋内,贾巧脆生生地唤了声:“母亲,父亲。”王熙凤听闻,手中的算盘动作稍顿,抬眼望去,见是贾巧与王板儿,脸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说道:“巧姐儿,板儿,你们来了。”贾琏也转过头来,眼中满是笑意,招呼道:“快过来坐。”

王熙凤站起身来,脸上露出惊喜又欣慰的神情,快步迎向贾巧和王板儿。她伸出双手,一手拉住贾巧,一手轻轻拍了拍王板儿的胳膊,说道:“哎哟,我的儿,可算把你们盼来了,这许久没见,娘心里头想你们想得紧呢。”说着,目光上下打量着贾巧,眼中满是疼爱。

贾巧看着母亲,眼眶微微泛红,说道:“娘,巧儿也想您和爹。这不是听说玉澜弟媳有喜,回来凑个热闹,这才想着忙完了过来看看您和爹。”

贾琏也笑着从一旁走来,身着一件深蓝绸缎长袍,系着墨色腰带,说道:“是啊,难得你们有心,这一大家子许久没这么齐整热闹过了。”

王板儿笑着将手中礼物递上前去,说道:“爹,娘,这是我们特意给您二位准备的,也不知道合不合心意。”

王熙凤嗔怪道:“你们回来就好,还带什么礼物,真是见外了。”嘴上虽这么说,脸上的笑意却愈发明显,忙吩咐平儿将礼物收下。

平儿笑着应了一声,接过礼物明显一旁,又搬来两把椅子,说道:“姑娘、姑爷,快坐下歇歇。”

众人纷纷落座,王熙凤拉着贾巧的手,关切地问道:“巧儿啊,在田庄过得咋样?没受什么委屈吧?板儿这小子有没有好好待你?”

贾巧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说道:“娘,您就放心吧,板儿对我可好啦,我们在田庄一切都好。虽然日子不比在府里,但过得踏实自在。”

王熙凤微微点头,说道:“那就好,只要你们夫妻和睦,娘也就放心了。只是这田庄的日子,到底不比贾府,凡事还得自己多操心。”

贾琏在一旁接口道:“是啊,你们年轻,刚开始过日子,难免会遇到些难处,有什么事儿别自己憋着,跟家里说,能帮衬的,咱们一定帮衬。”

贾巧和王板儿齐声应道:“知道了,爹。”

王熙凤又转头看向平儿,说道:“平儿,去吩咐厨房,多做几样巧儿爱吃的菜,今儿个咱们一家人好好聚聚。”

平儿笑着应道:“是,奶奶,我这就去。”说罢,转身出去了。

贾巧忙说道:“娘,不用这么麻烦,随便吃点就好。”

王熙凤佯装生气道:“这是什么话,你们难得回来一趟,怎么能随便呢?今儿个可得好好吃一顿。”

说话间,王熙凤又想起什么,对贾琏说道:“二爷,你也去前头吩咐下,让小厮们把院子里的灯笼都点起来,今儿个咱们屋里屋外都亮堂亮堂。”

贾琏点头起身,说道:“好嘞,我这就去。”

待贾琏出去后,王熙凤又拉着贾巧的手,絮絮叨叨地说起家常来,从贾府近来的琐事,到贾巧小时候的趣事,母女俩有说有笑,屋内充满了温馨的氛围。王板儿在一旁静静听着,偶尔插上几句话,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这温馨的氛围中,一家人享受着这难得的相聚时光,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不多时,平儿指挥着丫鬟小厮们将一桌丰盛的菜肴摆上。盘中珍馐琳琅满目,有红焖蹄髈,色泽红亮,软烂入味,香气扑鼻,那浓郁的香味仿佛能勾起人们心底最深处的食欲;清蒸鳜鱼,鱼身点缀着翠绿的葱丝与嫩黄的姜片,鲜香诱人,仿佛将一湾春水的鲜美浓缩在盘中;还有那翡翠丸子汤,碧绿的青菜衬着白玉般的丸子,看着就令人垂涎欲滴,宛如一幅精致的水墨画。

众人依次落座,贾琏坐在主位,王熙凤与贾巧分坐两旁,王板儿则坐在贾巧身旁。贾琏笑着举起酒杯,眼中满是笑意,说道:“今儿个巧姐儿和板儿回来,又赶上府里添丁的大喜事儿,咱们一家人可得好好喝上几杯,庆祝庆祝。”

众人纷纷举杯,一饮而尽。王熙凤夹了一块蹄髈放在贾巧碗里,脸上满是疼爱,说道:“巧儿,这是你小时候最爱吃的,快尝尝,看看还是不是以前的味儿。”

贾巧咬了一口,脸上瞬间露出满足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绽放的花朵般灿烂,说道:“还是娘做的菜好吃,这么久没吃,可把我馋坏了。”

王板儿也笑着说道:“娘做的菜,闻着就香,在田庄可吃不到这么地道的。”

王熙凤听了,脸上满是得意之色,眉眼间尽是欢喜,说道:“你们爱吃就好。”又转头对贾琏说:“二爷,你也多吃点,平日里忙里忙外的,可得补补身子。”

席间,大家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聊着天。贾琏说起贾府近来在生意场上的一些趣事,绘声绘色,手还不时比划着,逗得众人哈哈大笑。他讲道:“前儿个与那绸缎庄的张老板谈生意,那老张啊,一心想压咱们的价,我只略施小计,他便乖乖就范,还直夸咱们贾府做生意地道呢。”众人听了,又是一阵哄笑。

贾巧也分享着田庄里的生活琐事,说到趣事处,王熙凤笑得前仰后合,连眼泪都快出来了。贾巧说道:“娘,前儿个庄上的老黄牛不知怎的,挣脱了缰绳,在田地里撒起欢儿来,可把我们忙坏了,好不容易才把它给牵回来。”王熙凤笑着嗔怪道:“你这孩子,可别累着自己。”

平儿在一旁伺候着,偶尔也插上几句话,气氛十分融洽。一顿饭吃得热热闹闹,欢声笑语不断,亲情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愈发浓厚。不知不觉,夜色渐深,屋内的烛火映照着众人的脸庞,洋溢着幸福与满足。

正是:

贾府添丁喜气浓,巧姐归府意融融。

亲情恰似春江水,流淌心间暖韵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