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 > 第413章 中都定策遣劲旅,老将随军谋破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3章 中都定策遣劲旅,老将随军谋破敌

中都的晨光刚透过大安殿的窗棂,内侍们就已忙碌起来,擦拭案几、整理文书,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却掩不住殿内的凝重。

金世宗完颜雍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徒单合喜的奏报,嘴角终于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 —— 奏报上说,徒单合喜已抵达中都城外,正等候召见。

“宣徒单合喜进殿!” 金世宗放下奏报,声音带着一丝期待。

片刻后,一个身材魁梧的女真将领走进殿内,他穿着银色山文甲,甲叶上的云纹錾刻精细,腰间系着玉腰带,面容刚毅,眼神锐利,正是陕西路统军使徒单合喜。

他走到阶前,单膝跪地,声音洪亮:“臣徒单合喜,奉陛下之命,即刻抵达中都,愿为陛下平定叛乱,万死不辞!”

金世宗连忙抬手:“合喜元帅免礼!朕召你回来,就是因为你能征善战,如今河北局势危急,辛弃疾的叛军势大,只有你能为朕分忧了。”

徒单合喜站起身,目光扫过殿内大臣,沉声道:“陛下,臣在陕西已听闻河北兵败之事,也从军报中了解了叛军的情况。辛弃疾此人,深谙兵法,且叛军颇得民心,不可小觑。臣以为,此次出征,需稳扎稳打,不可冒进,臣此次先与完颜奔睹元帅汇合,再图进攻。”

纥石烈良弼上前一步,附和道:“合喜元帅所言极是。完颜奔睹元帅困守南皮,牵制义军兵力,若你能与之汇合,形成夹击之势,义军必首尾难顾。”

徒单合喜点头,前几日大殿中的商议他也已知晓,于是继续道:“陛下,臣还有一请。臣在陕西时,曾与彰化军节度使完颜璋配合默契,还有完颜思敬将军,他熟悉河北地形,且治军严谨,若能让他两位来辅佐臣,必能为大军指明道路。另外,乌延蒲卢浑老将军经验丰富,若能让他随军参谋,臣则更有把握平叛。”

“好!” 金世宗听到徒单合喜所说与当日大殿中商议的结果并无太多出入,大喜道,“就依合喜元帅所言,朕任你为都元帅,统领大军;原西南路招讨使完颜思敬为左领军,原彰化军节度使完颜璋为右领军,乌延蒲卢浑为军师,率十万大军,讨伐叛军!另派使者通知完颜奔睹老帅,让他在南皮牵制义军,待大军抵达,再伺机合攻一处!,纥石烈良弼,着兵部户部工部尽快备齐十万大军所需,择日出征!”

随后,大臣们开始商议十万大军及签军的武器粮草辎重配置,粮草由中都和河北燕云等地调运,以保证大军供给。

同时,金世宗接受建议,让工部即刻按照完颜奔睹送来的草图,仿制如意战车,争取在大军出征之时,造出二十辆装备全军。

工部尚书连忙躬身应诺:“陛下放心,臣已让工匠们连夜赶工,定能如期造出战车!”

乌延蒲卢浑则走到徒单合喜身边,低声道:“合喜元帅,老臣以为,叛军的优势在于民心和地形,咱们此次出征,需善待河北百姓,不可像之前那样抢掠,否则只会让百姓更支持叛军。另外,魏胜的如意战车虽厉害,却笨重,咱们可派轻骑袭扰其粮道,让他们首尾难顾。”

徒单合喜点头,眼里满是敬佩:“老将军所言极是,合喜记下了。此次出征,还需老将军多多指点。”

乌延蒲卢浑笑着摆手:“元帅客气了,咱们都是为了大金,当同心协力。”

商议完毕,金世宗对着诸臣道:“大军出征之日,朕会亲自到城外送行。希望你们不负朕望,不负大金,一举平定叛乱,收复河北!”

“臣等遵令!” 大臣们齐声应诺,声音震得殿内的鎏金铜灯微微晃动。

翌日,中都城外的校场上,金世宗与众臣观看大军训练,已集结的五万金军精锐列阵整齐,签军队伍虽不如那些精锐,待遇却也提高了不少。

金世宗站在高台上,望着大军军容,心里满是期待与不安。

夹谷吾里补走到他身边,轻声道:“陛下,徒单合喜乃良将,乌延蒲卢浑经验丰富,又有众位良将辅佐,此次出征,定能有所收获。”

金世宗点头,却依旧皱着眉:“老将军,你说,他们能打赢辛弃疾吗?”

夹谷吾里补沉默片刻,缓缓道:“陛下,胜负难料。辛弃疾的叛军,非比寻常,但若合喜元帅能稳扎稳打,不犯轻敌之错,与奔睹元帅通力合作,想来嬴也不难。老臣只能祈祷,天佑我大金。”

金世宗望着河北的方向,心里默默祈祷 —— 冥冥中他感觉到,能否平定辛弃疾的叛军,不仅关乎河北的存亡,更关乎大金的未来。

而此时的沧州城内,辛弃疾正召集魏胜、李铁枪等人商议防务。

细作传来消息,金世宗已派西路的徒单合喜回到金国朝堂,近日将率十万金军精锐以及不少于十万的签军前来,还让乌延蒲卢浑、完颜璋、完颜思敬等军中宿将相助。

辛弃疾站在舆图前,回想着徒单合喜在另一时空的生平表现,手指点在南皮与沧州之间的位置,沉声道:“徒单合喜在陕西与大宋朝廷军队相持日久,此人颇有谋略,咱们切不可轻敌。魏胜,你继续加固沧州城防,多造如意战车;李铁枪,你率骑兵去南皮附近侦查,监视完颜奔睹的动向;马全福、移剌窝斡,你二人率队继续防守东空城、高丽城,防止金军从侧翼偷袭。”

“遵令!” 诸将领命,眼神里满是坚定。

沧州城的 “宋” 字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映着义军将士们的身影。

众人都感觉得到,一场恶战即将来临,他们却没有丝毫畏惧 —— 因为他们身后,是百姓的期盼,是复土的信念,是汉人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