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建华没有多说什么,回到办公室继续喝茶看报纸。

其实他心里明白,王志明之所以态度转变,是因为他看出了什么。一个人敢于拒绝明显的好处,要么是傻子,要么就是有底气。而刘建华表现出来的从容,显然不是傻子能装出来的。

王志明走在路上,心里也在琢磨这件事。

“王厂长,这刘建华是不是脑子有问题?”老李跟在身边,还在为刘建华的选择感到不解。

“你觉得他像脑子有问题的吗?”王志明反问。

老李想了想,“倒也不像,就是这选择太让人想不通了。”

“想不通就对了。”王志明停下脚步,“一个人能在这种诱惑面前保持淡定,要么是真的看不上这点好处,要么就是有更大的靠山。”

“您的意思是?”

“刘建华这个人,我们以后要多关注关注。”王志明拍拍老李的肩膀,“有些人,不能只看表面。”

回到办公室,王志明坐在椅子上,手指轻敲着桌面。作为副厂长,他见过太多人为了一点利益就改变态度的情况。可刘建华不一样,他的拒绝太坚决了,坚决得让人觉得他另有打算。

“小刘,”他叫来秘书,“你去了解一下刘建华的情况,看看他最近都在做什么。”

“是,王厂长。”

与此同时,刘建华正在工会办公室里计划着明天的行程。这几天工会没什么事,他正好可以去乡下转转,看看能不能淘到什么好东西。

他拿出一张地图,在上面标记了几个村子。这些地方相对偏远,可能还有人家里存着些老物件。

“明天就去这几个村子看看。”他自言自语道,“说不定能有什么收获。”

老王从外面回来,看到他在研究地图,“这是要去哪里?”

“想去乡下走走,看看有没有人家里有些老物件想出手的。”刘建华也不隐瞒,“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你还懂这个?”老王有些好奇。

“略懂一点。”刘建华笑笑,“主要是兴趣,也不指望发什么财。”

老王点点头,“也是个好爱好,比打麻将强多了。”

刘建华收起地图,心里却很期待明天的行程。他知道,在那些偏远的村子里,可能藏着许多人们不知道价值的宝贝。

第二天一早,刘建华骑着自行车出了城。秋天的乡村空气格外清新,路边的庄稼已经泛黄,远山如黛,让人心情舒畅。

他先去了离城最近的张家村。这个村子不大,房子大多是土坯房,看起来很有年代感。

刘建华挨家挨户地敲门,询问有没有老物件要出售。

“大爷,您家里有没有什么老罐子、老碗什么的?”

“有倒是有,不过都是些破烂,你要干什么?”

“我收藏这些东西,价格好商量。”

第一家的大爷进屋翻找了一阵,拿出一个缺了口的粗瓷碗,“就这个,你看行不行?”

刘建华接过来看了看,就是普通的民国时期粗瓷,没什么价值。“这个我就不要了,您留着用吧。”

“那你要什么样的?”

“最好是那种年代久远的,有花纹的,或者造型特别的。”

大爷想了想,“那我这里还真没有。”

刘建华谢过之后,又去了下一家。

这家的大妈倒是热情,听说他收老物件,立刻进屋搬出一大堆东西。

“你看看这些,都是我婆婆留下的。”

刘建华蹲下身子仔细查看,有几个小瓷瓶,一个铜镜,还有一些瓷片。瓷瓶是现代的,铜镜锈迹斑斑,估计也没什么价值。

“大妈,这些东西年代不够,我就不要了。”

“哎呀,你这人真挑。”大妈有些失望,“我还以为能卖点钱呢。”

就这样,刘建华在张家村转了一上午,几乎没有什么收获。中午时分,他来到了村东头的一户人家。

这家的院子很整洁,房子也比别家好一些。刘建华敲了敲门,出来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

“老大爷,您好,我是城里来的,想收购一些老物件。”

老人打量了他一番,“进来坐坐吧,我给你倒杯水。”

“谢谢您。”刘建华跟着老人进了屋。

屋里收拾得很干净,老人给他倒了杯水,“你要什么样的老物件?”

“主要是瓷器、铜器之类的,年代越久越好。”

“那你等等,我去找找看。”

老人进了里屋,不一会儿拿出几样东西。一个小茶壶,一个瓷碗,还有一个铜烛台。

刘建华仔细看了看,茶壶是紫砂的,但是普通货色,瓷碗也是民国时期的常见品,只有那个铜烛台还算有点意思。

“老大爷,这个烛台我要了,您看二十块钱行吗?”

“行,你拿去吧。”老人很爽快。

刘建华付了钱,正准备离开,目光无意中扫到墙角有个被刷了绿漆的大罐子。

“老大爷,那个罐子您还用吗?”

“那个啊,”老人看了看,“我儿子刷了漆用来装粮食的,不过现在也不怎么用了。”

“我想看看行吗?”

“行啊,你看吧。”

刘建华走过去,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罐子被厚厚的绿漆覆盖着,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但是从形状和手感来判断,这很可能是个老物件。

“老大爷,这个罐子您要是不用的话,我想买下来。”

“你要这个干什么?又不能用。”

“我就是觉得这个形状挺好看的。”

老人想了想,“你要真想要,就拿去吧,不要钱。”

刘建华心里一喜,正要道谢,院子里传来脚步声。

“爸,我回来了。”

进来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看到刘建华有些意外,“这位是?”

“城里来收旧货的。”老人介绍道。

男人名叫张强,听说刘建华要买那个罐子,立刻来了兴趣。

“这个罐子可是老古董,我爸想白给你?没那么便宜。”

刘建华心里一紧,但表面还是很平静,“那您要多少钱?”

张强围着罐子转了一圈,“最少五百。”

“五百?”刘建华故意表现出吃惊的样子,“这也太贵了吧?就是个普通的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