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七年三月十五,广州城南药市开墟的晨钟刚响过三遍,陈砚秋的靴底已经踩在了\"杜记药栈\"门前的青石板上。昨夜从溶洞带回的铜雀砚此刻正贴着他心口发烫,砚台底部渗出的黑水在衣襟内侧蚀出一幅残缺的岭南地图,最醒目的标记正是这家药栈。
药栈门楣上悬着块樟木招牌,\"杜\"字的横折处嵌着茶马司的鎏金徽记。陆鸿渐蹲在对面茶肆的阴影里,指尖捻着从溶洞蜡尸身上刮下的蓝霜——霜花在晨光中泛出碱草特有的灰绿色泽。
\"杜微言这老狐狸,\"许慎柔压低斗笠,\"上个月刚给广南转运使送了十斤龙脑香。\"她袖中银针挑着片曼陀罗叶,叶脉里渗出的汁液正将针尖染成诡异的蓝色。
药栈的楠木门吱呀一声洞开。三个党项打扮的脚夫扛着樟木箱出来,箱缝里垂下几缕冰蓝丝线。陈砚秋的铜雀砚突然剧烈震动,砚身黑水溢出,在石板路上蚀出西夏文\"药\"字。
后院传来算盘珠子的脆响。
三人绕至西墙,透过漏窗看见杜微言正在榕树下翻账册。这药商穿着素绢襕衫,左手打着把纯银算盘,右手却戴着只猎鹰状的铁爪——爪尖不时蘸取砚台里的蓝墨,在账册上勾画。
许慎柔的瞳孔骤然收缩:\"是碱水!他在用贺兰山北的碱草汁记账!\"
陆鸿渐从怀中掏出张茶引,对着阳光调整角度。光线透过茶引上的水印,在药栈白墙上投射出交子的暗记——与他们在驿馆发现的碱草采购凭证一模一样。
正午的梆子声掩盖了破窗的动静。
陈砚秋潜入内室时,铜雀砚的黑水正顺着他的指尖滴落,将锁头蚀成蜂窝状。药柜里整齐码放着贴有各地贡品标签的瓷罐:占城迦拘勒、大食兴奋散、岭南曼陀罗籽……最底层的鎏金匣子用冰蓝丝线缠着,匣面烫着西夏文\"鹰房密账\"。
\"找到了。\"
匣中羊皮账册的触感像凝固的蜡。陈砚秋展开第一页,交子印制的朱砂水印在阳光下显出血丝般的纹路——这是成都府十六家交子铺联合发行的私钞,专门用于茶马司与西夏的隐秘交易。
\"庆历六年十一月十七,购碱草三百斤,付交子贰佰贯,折西夏青盐二十石……\"
账页边缘用蝇头小楷批注着用途:\"醒神丸蜡衣考篮涂灰誊录院防蠹\"。最骇人的是最后一条:\"庆历七年三月,预付交子伍仟贯,购岭南童男童女七人,取心头血凝移星膏。\"
后窗突然传来银算盘的脆响。
杜微言的声音带着金属摩擦的嘶哑:\"陈待诏的公子也做梁上君子?\"他铁爪上的猎鹰眼珠竟是两颗翡翠,刻着\"庆历三年\"与\"庆历四年\"的字样。
铜雀砚在陈砚秋怀中发出蜂鸣。账册上的交子水印突然浮起,在空中组成三百六十五个银针的虚影。杜微言大笑,铁爪猛地插入自己左胸,挖出团裹着血丝的蜡块——蜡中封着七根未完工的银针,针尖泛着碱草的灰绿色。
\"韩相要的三百六十五针,最后七针在这里!\"
铁爪挥向账册的刹那,陆鸿渐的茶刀破窗而入。刀锋斩断冰蓝丝线的同时,许慎柔的银针已刺入杜微言右腕的孔最穴。药商浑身痉挛,铁爪坠地时砸碎了砚台,蓝墨泼洒在账册上,显出一幅隐秘的药材运输图:
从贺兰山北的碱草场,到兴庆府的西夏鹰房,再经茶马司密道流入岭南贡院。每个节点都标注着交子编号与银针数量,最终指向的竟是汴京皇城西南角的——
\"枢密院承旨司?\"陈砚秋心头巨震。
杜微言突然咬碎后槽牙。藏在牙中的迦拘勒汁液令他瞳孔瞬间变成冰蓝色,喉咙里挤出非人的声音:\"三百六十五针……钉的是大宋三百六十五年文脉……\"
药商的皮肤开始皲裂,裂缝中渗出碱草灰。许慎柔急退三步,银针在身前布成北斗状。杜微言的尸身轰然倒地,摔碎的胸腔里滚出个铜钱大小的蜡丸,丸中裹着张血写的名单:
景佑三年被黜落者的后裔,如今竟有六人在朝中担任要职。
\"原来这就是'宋才夏用'……\"陆鸿渐用茶刀挑开蜡丸,\"西夏人用银针控制被黜落者的子孙,让他们在朝中为西夏谋利。\"
院外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十二名戴青铜面具的武士包围了药栈,他们腰间挂着枢密院的鎏金符牌,手中却持着西夏样式的弯刀。为首的武士掀开面具,露出赵明烛那张布满银针的脸——针尾的翡翠此刻全变成了血红色。
\"交出来。\"他的声音像无数银针在铜钵里震荡,\"韩相要凑齐三百六十五针……\"
铜雀砚突然从陈砚秋怀中飞出。砚台在空中分解为七块残片,每块都射向一名武士的面具。黑水蚀穿青铜的嗤响中,许慎柔已抄起账册跃上房梁,陆鸿渐则劈开了药柜后的夹层——
暗格里堆满贴着考生名签的瓷瓶,每个瓶中都泡着截指骨,骨节上刻着\"当黜\"二字。
\"是骨相标本……\"许慎柔的声音发颤,\"他们在收集被黜落者的骨相特征!\"
赵明烛的弯刀劈碎药柜时,陈砚秋正抓住最后一块铜雀砚残片。黑水顺着他的手腕流遍全身,在皮肤表面形成北斗七星的纹路。武士们的银针突然转向,齐刷刷射向自己的翡翠符牌——
牌碎针落,满地翡翠残片上浮现出相同的西夏文:
\"文脉已断。\"
药栈外突然响起急促的马蹄声。墨娘子披头散发地冲进来,左腕的猎鹰刺青正在溃烂。她抛给陈砚秋一卷竹简,简上墨迹犹湿:
《璇玑录·骨相篇》。
\"韩琦在凑三百六十五种'当黜'骨相……\"她咳出带着银针的黑血,\"汴京……童试……快……\"
竹简在陈砚秋手中自行展开。简上画着七种鼻骨形状,第一种旁边赫然批注着\"陈明远 鼻若悬胆 景佑三年黜\"。最后半截简片上,新鲜的墨迹勾勒出个孩童的侧脸,轮廓与陈砚秋幼时一模一样。
简尾题着五个血字:
\"今科童试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