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413章 此行可谓不虚此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时西楚霸王项羽正与刘邦在荥阳对峙,天下最终归属尚未可知。

魏雄为人狡诈且无信,起初跟随刘邦攻打项羽,听到算命人的话后,心中时常暗喜,又动摇起来,背叛刘邦,打算坐山观虎斗,后又与项羽联合,反复无常。

后来刘邦派曹参等人攻打魏地,一举俘虏了魏雄,将魏国改为郡,把戚夫人送入宫中织布的工房。魏雄死后,刘邦有次到织布工房,见戚夫人颇有姿色,便纳入后宫,宠幸后生下了刘启。

刘邦死后,在吕后的操控下,周勃等人平定吕氏之乱后,决定拥立素有仁义的代王刘启为大汉的第三代皇帝。刘启为人宽厚仁慈,由他开启了大汉的繁荣时期——文景之治。

故而,李煜与赵元霸之间尚存一丝关联。赵元霸正为张先生之事黯然神伤,李煜却不巧地登门造访。

“兄长,李煜特来求见。”

“李煜?他来此所为何事?”

赵元霸心情正糟,李强便领着李煜的身影步入。

“哈哈哈哈,赵兄,李煜特地前来拜见!”

见李煜面带笑容,赵元霸稍作调整心情。虽眼下李煜既无人马亦无地盘,但他乃李喆之堂弟,未来或有所成,眼下不宜彻底得罪。

“哦,原来是李煜贤弟大驾光临,不知找我有何要事?”

赵元霸抬手,对李煜微微施礼。

李煜更显谦卑,对赵元霸道:“赵兄,眼下项雄已拥立楚王,兵强马壮,诸侯皆敬仰之。

闻项雄近日助韩非复立韩国,在下有一不情之请。吾兄李喆为秦将章晗所杀,我与秦军有不共戴天之仇。赵兄作为拥立楚王盟友之一,威望甚高,还请赵兄与我一同求助项雄,说服其助我复立魏国。一旦将来我能成功收复魏地,必当重谢赵兄大恩。”

赵元霸审视着李煜,回想章晗率秦军突袭临济,李煜竟能突围而出,也算机智。但仅凭李煜欲复国,难度颇大。

“贤弟啊,你如今既无兵马又无城池,复国之路不易啊。”

赵元霸暗示李煜,韩非尚有张良相助,你如今如同空壳,还想称王?

李煜继续道:“赵兄有所不知,我虽暂无兵马城池,但项雄率楚军已围章晗大军于定陶,大战一触即发。无论胜负,魏地必受波及,我可趁势平复魏地,收拾民心,定能重振魏国雄风。”

李煜信心满满,赵元霸细想,旁侧的李强亦觉李煜所言有理。

“兄长,魏地紧邻我们泗水郡,依我看,此事可行。无论成败,对我们皆无害。”

赵元霸认同李强看法,魏地重要,此时助李煜一把,若成功,将来或有收获。

“好,没问题,我们现在就去见项雄。”

言罢,赵元霸与李煜一同前往项雄府邸。

如今项雄乃拥立熊琛最大功臣,楚军主力多为项雄部将,熊琛这个楚怀王,不过名义领袖罢了,乃项雄为招揽人心所立。

李煜直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望着旁边忐忑不安的赵龙,韩广自然没有其他异议。就当前的天下局势而言,韩广的主要且唯一的对手乃是秦军,其余诸侯不过是辅助力量,能对他构成威胁的,实在寥寥无几。

“目前章晗一战便攻占了临淄城,赵王自尽,广袤的赵地群龙无首,尽落章晗之手。既然你是赵王的堂兄,自然有称王复国的权利。暴秦正意图逐个消灭我们这些诸侯,此刻,多一个盟友便是多一线生机,多一份胜算。”

“我即将前往巨野,率领主力大军一举击败李信和王离的十万秦军,并诱使章晗主力前来决战。你们也可趁章晗大军东进之际迅速收复失地。如今各路诸侯皆以铲除暴秦为目标,对盟友而言,互相帮助理所应当。你要复立赵国,我绝对支持。”

韩广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表示全力支持赵龙。

站在一旁的赵龙听后,内心顿时欢喜万分,脸上洋溢着笑容。

“好,赵龙感谢韩公的相助之恩。”

此行可谓不虚此行。

赵龙满心欢喜地告辞离去,韩广单独留下了李煜。

“沛公,如今楚国已复,我们也到了与章晗再次开战的时候了。”

韩广拍了拍李煜的肩膀,看来,韩广这是要有所行动了?

“韩公,是要准备决战了吗?”

韩广点了点头。

“不错,明日召集所有将领前来议事。如今楚国复兴,声威浩荡,正是击败章晗,铲除暴秦的大好时机,我们应一鼓作气,果断出兵。”

彭城

楚王宫中

熊胆偷偷观察着不远处带领楚国所有文武大臣的韩广。

只见韩广身着庄重服饰,身后一众文武缓缓步入大殿。初次见到韩广,熊胆内心仍有些畏惧。

两人所处的位置颇为微妙。熊胆从一名乡间的牧童,一跃成为地位显赫、万人瞩目的楚王,对韩广,他内心充满感激,但潜意识里,也有些暗暗担忧。

“韩广拜见楚王。”

“拜见楚王。”

一众文武纷纷向高座上的熊胆行礼,熊胆内心已被权位带来的荣耀深深陶醉。

“诸位免礼,免礼。”

韩广也不啰嗦,在他看来,熊胆只需安稳地坐在王位上即可,国家大事,由他韩广一手把握。接着,他又向楚怀王一拜。

“禀报楚君,时下我国楚已重振,民心所向,我军士气高昂,正值一举消灭定陶秦兵之良机,推翻暴秦,指日可待,恳请楚君下令,臣即刻便能率军出征。”

项雄言辞坚定,其后的韩辰与雷傲等文武官员皆注视着楚浩,期待其应允。

“哈哈哈哈,武勇侯既有如此壮志,孤自当应允,预祝武勇侯首战告捷,哈哈哈哈。”

“谢楚君恩准,项雄定当歼灭秦军,战胜章晗。”

楚浩勉强一笑,望着神色凝重的项雄,感到自己在这大殿之中,似乎与周遭氛围格格不入,一时愣坐在王位之上。

大殿中,项雄依然躬身,楚浩继续注视着他。此时,一旁的上将军韩辰见状,上前一步。

“楚君,臣陪您去园中散步如何?近日风光正好,哈哈哈哈。”

楚浩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项雄接下来的军事筹划,并未打算让他这位楚君参与,他所能做的,仅是点头应允。楚浩心中升起一丝被轻视之感,方才还享受着的无上荣耀,瞬间消散,心中颇为无奈。

“哈哈哈哈,上将军,孤正有此意,咱们走吧。”

楚浩不得不顺势而下,离开大殿。项雄目送楚浩离去后,转身面向众将领心腹,开始接下来的军事筹划。

“诸位,眼下楚国已重建,短短数日,便有数万勇士汇聚彭城,加入我军。我军十万大军正围困苏峻与雷蒙于定陶。今日楚君已应允此次作战计划,诸位有何见解,但说无妨。”

范盛亦从前线返回彭城,众人聚于巨幅地图前。

“主公,有何犹豫?我们应即刻前往定陶,先吞下那十万秦军,再与章晗决战。一旦击败章晗,推翻大秦岂不是易如反掌!”

钟飞此言一出,龙翔与蒲勇等将领纷纷举手响应。

“对,只要主公一声令下,我们定能拿下定陶!”

“主公,下令吧!”

众人情绪激动,唯独项羽略显冷静,这引起了项雄的注意。

“羽儿,你为何沉默不语?”

项羽抬手道:“叔父,定陶的苏峻与雷蒙已如囊中之物,我们应关注的是临济城的章晗,他的主力大军才是我们的真正威胁。只要能诱使章晗大军前来,一战击溃之,我们对秦的作战才算真正有意义。”

项雄闻言一震,项羽果然已日渐成熟,少了往日的狂妄,看来两次失败让他学会了思考与沉稳。

项雄不由走到项羽身旁,轻轻拍了拍这位他视为子侄的项羽。

“不错,现在的你,总算有了几分名将的风采,我希望你能一直保持这份清醒。”

项雄转过身,目光聚焦于地图上的临济城。他心中早有筹谋,今日欲验证其可行性。他望向身旁的范蠡,后者心领神会。在场的文臣如吕望等,皆擅长内政,战略眼光自然无法与范蠡相提并论。

范蠡审视着地图,身为项雄麾下唯一的智囊,他敏锐地察觉到秦军主力此刻皆集中在魏地,而后方的南阳与颍川则兵力空虚。

“主公请看,章邯的十五万大军此刻仍驻守在临济,而苏角与涉间的十万大军则在定陶牵制我军。依我之见,我们应寻找章邯的软肋,方能大败于他。”

项威凝视着地图,提出疑问:“军师,章邯历来战无不胜,他的软肋,岂是轻易可寻?”

此时,刘邦缓缓挤至人群前方,面对项威的疑问,范蠡指向砀郡旁的南阳与颍川。

“此地,便是章邯的软肋所在。”

项雄的想法与范蠡不谋而合。众人纷纷将目光聚焦于南阳与颍川,刘邦也紧盯着地图,张良与萧何不在,他不得不亲自担当起智囊的角色。

“大哥,军师,我军兵力集中,勉强能与章邯抗衡,难道还要分散兵力吗?”

范蠡注视着地图,随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策略:“善用兵者,应善用兵势。既然正面交锋无必胜把握,我们就需另辟蹊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章邯刚立新帝,我们便应不顾一切攻打他的后方,吸引其主力前来。待其疲惫不堪,我们先攻下定陶,再寻机与章邯主力决战,则必胜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