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种何物?除五谷外,还有何能充饥?兄台既被知府大人邀请,定有过人之处,不应行此无稽之事!”绿衫青年言道。
“呃……诸如……番薯,玉蜀黍,马铃薯之类,或许口感不及五谷,但产量颇丰。若能推广,或可缓解 ** 。”李明略作迟疑,简要说明。
“哈哈!兄台此言过于夸大!缓解 ** ?古往今来, ** 数年必有,此乃朝廷心头大患,你仅凭新奇作物便能解决?”绿衫青年一脸难以置信。
其余人亦是满脸怀疑,不信李明所言。
缓解 ** ?千百年来,即便是圣贤亦未能解决众人温饱!
“产量究竟如何?”
“两三千斤应无问题。”
“呵!不可能!真有这等作物,何以从前无人种植?”
“正是!此事太过离奇,如此种出之物,岂能吃?”
“我也觉得荒谬!真有这等东西,我们怎会闻所未闻!”
“……”
室内喧嚣,众人皆难掩不信之色。
“嗯!”知府忽而轻咳一声。
随即,室内渐趋宁静。
望着李煜,知府说道:“李公子所言,想必句句属实。况且,我亦略有耳闻,这些作物已在京城试种,确认无虞后方才推广。”
“此言当真?那……他事先知晓?这些作物从何而来?”
“不错!真有此事,我们怎会不知!”
“……”
知府凝视着李煜,仿佛在等待他的解答。
“此物非我大汉疆域所有,实则源自西陲,乃至更远之地。我是在商贸往来的船只上偶然发现这些作物,随后自行培育而成。”李煜稍作迟疑,略显无奈地解释。
他暗自感叹,眼前这些所谓的文人墨客,比起那些看似淳朴的农夫,似乎更难接受新奇之物。
“这……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我大汉疆域之外,竟有如此奇妙之物?”
“若此事属实,一旦成功,这可是惠及苍生的伟业!”
“……”
震惊之余,有人开始设想,若李煜所言非虚,此事关乎大汉根本。
一时间,众人对李煜的看法悄然改变。
他们身为读书人,素来轻视农夫,然而,若能以农耕之术改善国家民生,这份能耐,足以令他们刮目相看。
“不过是懂得种地罢了,我等今日应谈论诗词歌赋、国家大事,怎老是纠缠于这等琐碎之事。”红衣少年微微皱眉,口中嘀咕。
虽看似自言自语,但声音不小,引得众人不由自主地望向他。
李煜自然听到了他的言语,却并未放在心上。
他此刻心中有些烦躁,宴席上的美食虽精致,口感却 ** 无奇,后悔前来赴宴。
林悠然立在他身后,面无表情,自始至终未发一言。
“黄公子,何不提出一个话题?”何文看向红衣少年,问道。
闻此,在场几位女子纷纷看向何文,眼中闪烁着光芒。
只因何文相貌堂堂,加之身为知府之子,这些出身显赫的女子将他视为佳偶,亦是情理之中。
“依我之见,身为男子,理应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诸位何不探讨一番兵法战略?”李少爷提议。
“论及兵法战略,当今皇上与左丞相皆是此道高手!皇上五次北伐的功绩,那可是如雷贯耳,妇孺皆知!”
“兵法我确实涉猎不深,但大明初立,正值兵强马壮之际,我认为应多发动战争,拓展疆域!”
“提及兵法,张兄有何高见?”
“……”
在座诸位皆是沉迷于 ** 雪月之辈,谈及兵法实难深入。
因是何峰挑起此话题,众人转而问他看法。
“我最近得知,大明正在推行一部名为《新武纪要》的兵法,专门讲述练兵之法,我觉得颇为新奇。”何峰道。
“何兄,不妨细说一二!”
“何兄果然博学多才,连兵法都有所涉猎!”
“……”
众人如同追星一般,何峰尚未开口,便有人开始恭维。
“咳!那我就随便说说,大家姑且一听!”何峰道。
眼神闪烁,何峰将听闻的《新武纪要》中的练兵之事娓娓道来。
他口才极佳,一番言辞,仿佛自己就是战场上的指挥官,引得在场女子目光闪烁,恨不得立刻投怀送抱。
知府望着儿子,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今日设宴,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儿子扬名立万,二是与赵将军拉近关系。
他虽不知赵将军的真实身份,但能调动精锐骑兵,已足以让他费尽心机结交。
“……大抵如此。”终于,何峰长篇大论结束。
“啪啪啪!”
“啪啪!”
“……”
房间内掌声雷动,就连一些显贵也不吝掌声。
掌声中,何峰得体地点头,但眼中仍难掩得意之色。
毕竟年少气盛,出了风头,心中怎能不欢喜?
“啪啪!”赵将军也随之鼓掌。
他静默不语,面容上挂着奇异的微笑。
“哎呀!对不住!我迟到了!”猛然间,门口传来一声豪迈的呼喊。
紧接着,铁血骑卫的统帅雷鸣步入大厅。
他身后的两名侍卫自然而然地立于门边,周身散发着严谨的气息。
“雷鸣统帅!”
“雷统帅!”
“……”
雷鸣的现身,令在座众人几乎全体起立。
作为铁血骑卫的领袖,即便在这些人物中,他也算得上是显赫一方。
“诸位不必拘礼,坐吧!我只是来蹭顿饭!”雷鸣抱拳施礼,微微一笑,摆了摆手。
了解雷鸣这类军旅之人的性情,众人也就没有过多客套。
简短寒暄后,多数人重新落座。
“哦,对了,我刚才好像听到你们在谈论兵法?”雷鸣似乎想起了什么,忽然说道。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怔。
不自觉地,大家的目光转向了李轩。
毕竟,方才正是他在高谈阔论兵法。
李轩嘴角勾起一抹浅笑,缓缓站起,准备发言。
“若要论兵法,你们该问他才是!你们还不知道吧,大明最近推行的那本兵法典籍,就是出自他之手!”李轩指向赵宇,高声说道。
“他还会兵法?”
“怎么可能?”
“……”
在场不少人面露疑惑。
雷鸣眉头微皱,脸上闪过一丝无奈。
环视一周后,雷鸣说道:“怎么?你们觉得我有必要骗你们吗?”
“当然不是!”
“雷统帅,您误会了,我们只是感到惊讶!”
“……”
众人连忙摆手。
没人愿意得罪雷鸣这位手握实权的统帅。
“各位,我把话说得直接一点,如果你们连我的话都不信,那可能得左丞相,甚至皇上亲自来解释才行了。”雷鸣摇了摇头。
随后,雷鸣走向为他预留的空椅,缓缓坐下。
见雷鸣落座,众人不敢再言语。
众人将目光投向赵宇,眼神中充满了审视。
青春年少,家世显赫至极,竟能令太守大人躬身相迎,且精通兵法,连农耕之事亦了如指掌?
一时之间,李煜在众人眼中变得异常神秘。
“依我看,今日众人雅集,又值月圆之夜,何不谈谈诗词文章以助兴呢?”张公子站起,高声提议。
他本就对李煜心怀不满,加之屡次在李煜那里碰壁,更是心生不悦。
在他心目中,李煜并无真才实学,所谓的能耐也不过是他人之口耳相传。
诗词文章,这可是别人无法代劳的!
他心中暗想,难道李煜还能在诗词上有所建树?
“诗词文章甚妙!我虽是个粗人,却也爱读诗词,觉得甚是美妙!”赵将军点头赞同,声音洪亮。
“不错,今日美景当前,正需诗词添彩!”
“来!哪位才子先赋诗一首!”
“有酒无诗岂不成憾!今日的诗篇就仰仗各位了!”
“……”
众人纷纷响应赵将军。
太守亦含笑点头。
恰逢赵将军在场,若能得其赏识,与这些军中豪杰结下情谊,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大助力。
他转头望向自己的儿子。
“王公子,不如你先来一首如何?我们都知道,王公子擅长诗词!”张公子指向王浩。
“不了,我就不班门弄斧了,还是请各位来吧。”王浩摆手推辞。
“王公子就别客气了,你也知道,大家都盼着你呢!”张公子催促道。
“是啊!王公子,我们都想一睹你的佳作!”
“王公子!王公子!”
“……”
众人开始起哄。
王浩似乎骑虎难下,无奈之下,只能缓缓起身。
不经意间,王浩瞥了一眼站在李煜身后的林婉儿。
眨了眨眼,王浩一步步走向厅堂 ** 。
站定之后,王浩一甩衣袖,微微欠身。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王浩说道。
随即抬头,吟诵起来。
果然是一首佳作,气势磅礴,尽显豪情壮志。
“好!”赵将军拍手叫好。
他不通诗文,只是觉得那首诗词营造的氛围颇佳,很对胃口。
“果真是李公子!一出手便是佳作!”
“李公子的诗作历来不落俗套,确实妙趣横生!”
“我十分欣赏!”
“……”
赞美之声接连不断。
李轩面上带着矜持的微笑,只是轻轻摆手回应。
这时,张公子缓缓站起。
转向赵宇,张公子问道:“这位兄台,不知对于诗词歌赋可有涉猎?”
“没有。”赵宇爽快地点头。
张公子一愣,没想到会得到如此直接的回答。
如此干脆,好似早就准备好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