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云卷地起风烟,虎将横枪出塞边。
潼关一战惊曹瞒,割须弃袍胆魄寒。
铁骑踏破西川雾,孤臣归蜀志难迁。
可敬三世将门后,青史留名万古传。
话说汉末灵帝末年,天下大乱,黄巾起于冀北,董卓乱于西京,各路诸侯拥兵自重,逐鹿中原。这乱世之中,有一处地界尤为凶险,便是那西接羌胡、东连关中的凉州。此地民风剽悍,人人善骑射,自来便是出猛将的所在。而东汉末年的凉州,最显赫的将门,当属扶风茂陵马家——马家祖上,便是东汉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传到汉灵帝年间,马家出了一位能征惯战的将领,名叫马腾,官至征西将军,镇守凉州。这马腾有个儿子,便是咱们今天要讲的主角,姓马,名超,字孟起。
马超生于公元176年,正是天下将乱未乱之际。他打小在凉州军营里长大,见惯了刀光剑影,听惯了战马嘶鸣。马腾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自小教他习文练武。马超也确实争气,十来岁时便臂力过人,能开三石硬弓,舞得一杆虎头湛金枪——这枪杆是精铁混着檀木打造,枪尖寒光逼人,枪头雕着一只猛虎,张口露齿,煞是威风。到了十五六岁,马超便跟着父亲出征,讨伐凉州境内的羌人叛乱。第一次上战场,他骑着一匹刚驯服的河西骏马,手持虎头枪,冲入羌人阵中,如入无人之境,一枪挑杀了羌人首领,吓得其余羌兵四散奔逃。自此,凉州境内便传开了:“马腾有子,名唤孟起,年未弱冠,勇过贲育。”
当时曹操,刚在中原站稳脚跟,正图谋关中。他知道马腾父子手握凉州重兵,是关中的屏障,便想拉拢马家。建安十三年,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召马腾入朝为官,封卫尉,实则是将马腾留在许都,当作人质,牵制凉州的马超。马腾一来不敢抗旨,二来也想借此缓和与曹操的关系,便带着次子马休、三子马铁入了许都,只留马超在凉州,统领他留下的部曲。
这一年,马超刚满二十七岁。父亲一走,他便成了凉州马家的顶梁柱。凉州的豪强、羌胡的首领,都想看看这位年轻的“马将军”是否撑得起场面。有一次,羌人首领阿贵带着数千骑兵来犯,在冀城外叫阵。马超只带了五百骑兵出城迎敌。阿贵见马超年轻,又带的人少,便哈哈大笑:“马腾老了,竟让个娃娃来送死!”话音刚落,马超已拍马冲了过来,虎头枪一摆,直奔阿贵。阿贵忙举刀相迎,只听“当”的一声,大刀被震得脱手飞出,马超顺势一枪,刺穿了阿贵的胸膛。羌兵见首领被杀,顿时乱了阵脚。马超率五百骑兵紧随其后,左冲右突,把数千羌兵杀得溃不成军,连追三十里才收兵。经此一役,凉州境内无人再敢小觑马超,连羌胡部落都称他为“神威天将军”,只要见了马家的旗帜,便远远避开。
可马超心里清楚,曹操留着父亲在许都,始终是个隐患。他一面在凉州整军备战,联合韩遂等凉州豪强,巩固势力;一面派人去许都探望父亲,暗中打探曹操的动向。建安十六年,曹操以讨伐汉中张鲁为名,派夏侯渊、钟繇率领大军,借道关中,实则想趁机夺取凉州。马超得知消息,顿时怒不可遏:“曹操这是假道伐虢,想吞了我凉州!父亲还在许都,他竟如此绝情!”
韩遂这时也派人来见马超,说:“孟起,曹操狼子野心,咱们若不联手,迟早要被他一个个收拾。不如你我结为兄弟,共抗曹贼!”马超本就与韩遂交好,当下便答应了。两人召集凉州各路豪强,共举“讨伐曹贼,救回天子”的大旗,聚集了十万大军,进驻潼关,挡住了曹操西进的道路。
潼关地势险要,南依秦岭,北临黄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马超深知此地的重要性,亲自坐镇潼关,派韩遂驻守渭河北岸,互为犄角。他还下令,让士兵在潼关城头多架弓弩,城外挖掘壕沟,做好了长期坚守的准备。
没过多久,曹操便亲率大军抵达潼关。他见潼关守军严阵以待,便想先试探一下马超的虚实,派徐晃、许褚率领五千精兵,去攻城下的壕沟。可刚到壕沟边,城头上的弓弩便如雨点般射来,曹兵纷纷倒地。许褚气得哇哇大叫,提着大刀想冲上去,却被徐晃拉住:“仲康,不可鲁莽呀!马超这小子,倒有几分章法!”两人只好率军退回。
曹操在营中听闻攻城失利,眉头紧锁。他召来众将商议:“马超小儿,年纪不大,倒挺会用兵。潼关易守难攻,硬打怕是要吃亏,诸位有何良策?”谋士贾诩上前道:“丞相,马超虽勇,却有一弱点——他与韩遂不过是临时结盟,人心不齐。咱们不如先按兵不动,拖延时日,再用反间计,离间他二人的关系,到时潼关不攻自破。”曹操点头称是,便下令大军坚守营寨,只派小股部队袭扰马超的粮道,不与马超正面交锋。
可马超却不想给曹操拖延的机会。他知道曹操大军远道而来,粮草不足,便想速战速决。这一日,马超亲自率领三万西凉骑兵,来到曹营前叫阵。西凉骑兵个个身披重甲,手持长矛,胯下骏马嘶鸣,气势骇人。马超立马阵前,虎头枪指着曹营大门,高声喝道:“曹操老贼!出来与我决一死战!若不敢来,便速速退兵,归还我父亲!”
曹营里,曹操正与谋士们议事,听闻马超叫阵,便起身道:“我倒要去看看,这马孟起究竟有多大能耐!”他带着许褚、张辽等大将,登上营门的望楼。只见阵前的马超,面如冠玉,目若朗星,身披白袍银甲,胯下那匹里飞沙宝马,通体乌黑,只有四蹄雪白,神骏非凡。曹操不禁赞叹道:“马腾有此子,真乃虎父无犬子也!”
许褚在一旁听了,不服气道:“丞相,不过是个毛头小子,何足惧哉!待我出去,斩了他的首级,给丞相下酒!”曹操忙拦住:“仲康,不可轻敌。马超勇冠三军,西凉骑兵又骁勇善战,你若贸然出战,恐有不测。”许褚还想争辩,却见马超阵中突然冲出一将,手持大刀,直奔曹营而来,口中喊道:“曹贼中谁是许褚?敢与我一战否?”
许褚一听,怒火中烧,也不管曹操阻拦,提着大刀便下了望楼,翻身上马,冲出营门。两人在阵前交上手,刀来枪往,打了三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马超见这将勇猛,便知是许褚,心里也暗自佩服。又打了十几个回合,许褚渐渐体力不支,刀法也慢了下来。马超瞅准一个破绽,虎头枪一挺,直刺许褚心口。许褚急忙侧身躲闪,却被枪尖划破了战袍,吓出一身冷汗。他不敢再恋战,虚晃一刀,拨马退回营中。
马超见许褚败回,率军乘势冲杀,直逼曹营。曹兵抵挡不住,纷纷后退。曹操在望楼上见了,急忙下令:“快,紧闭营门,用乱箭射退敌军!”可西凉骑兵来势太猛,已经冲到营门前,有的甚至爬上了营寨的栅栏。曹操见状,心中大惊,忙对身边的张辽道:“快,你率军从左翼出击,牵制马超!”张辽领命而去,可马超早已料到曹营会有援兵,派韩遂的儿子韩瑛率军拦住了张辽。
一时间,曹营外杀声震天,西凉骑兵如潮水般涌来。曹操在望楼上看得真切,只觉得头皮发麻。他知道再这样下去,营寨迟早要被攻破,便对身边的侍卫道:“快,备马!咱们从后门撤退!”侍卫不敢怠慢,急忙牵来曹操的战马。曹操翻身上马,带着几个侍卫,偷偷从营寨的后门溜走。
可刚走没多远,便听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有人高声喊道:“曹操老贼,休走!马超在此!”曹操回头一看,只见马超提着虎头枪,骑着里飞沙,带着一队骑兵追了上来。曹操吓得魂飞魄散,拍马就跑。马超在后面紧追不舍,口中喊道:“曹贼,留下命来!”
曹操的战马虽快,却怎比得上里飞沙?眼看马超越来越近,曹操急中生智,一把扯掉了自己的长袍,扔在地上,想借此拖延马超的时间。可马超根本不为所动,依旧紧追。又跑了一会儿,马超的枪尖已经快碰到曹操的后心了。曹操见状,又一把割掉了自己的胡须——他怕马超认出自己,故意割须弃袍,想混在乱兵中逃脱。
可马超早已认准了曹操的战马,哪里会认错?他大喝一声:“曹贼,就算你割了胡须,脱了袍子,我也认得你!”说罢,手中虎头枪一挺,便要刺向曹操。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从斜刺里冲出一将,手持双戟,大喊道:“孟起将军,手下留情!”马超抬头一看,只见来将不是别人,正是韩遂的部将成宜。
马超一愣,问道:“成将军,为何拦我?”成宜道:“将军,韩公说了,曹操乃朝廷丞相,不可轻易诛杀,恐落人口实。不如先将他围住,逼他退兵,归还马将军的父亲,岂不是更好?”马超一听,觉得有理——他本就想救回父亲,若杀了曹操,父亲在许都定然性命难保。便勒住马,下令道:“众将士听令,围住曹操,不可伤他性命!”
曹操趁机拍马狂奔,逃入了附近的一片树林。等马超率军赶到树林时,早已没了曹操的踪影。马超气得跺脚,对成宜道:“都怪你!若不是你拦我,我早已杀了曹贼,为天下除去一害!”成宜道:“将军息怒,韩公也是为了将军着想啊。”马超冷哼一声,只好率军退回潼关。
曹操逃回营中,惊魂未定。他抚摸着自己被割掉的胡须,又看了看身上的单衣,不禁叹道:“我征战半生,从未如此狼狈!马孟起,真乃吾之劲敌也!”有谋士上前道:“丞相,马超虽勇,却无谋略。他与韩遂的联盟本就不稳固,咱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离间他们。”
曹操点头道:“正合我意。你有何具体计策?”谋士道:“丞相可先写一封信给韩遂,信中故意在关键地方涂改,让马超看到后起疑心。再派使者去见韩遂,只谈往日旧情,不谈军事,让马超以为韩遂与丞相私下勾结。如此一来,他二人必生嫌隙。”
曹操依计而行,当即写了一封信给韩遂,在信中写道:“吾与文约(韩遂字文约)相交多年,本无仇怨。此次兴兵,实乃马超逼迫,非吾本意。若文约能劝马超罢兵,吾愿上表朝廷,封文约为凉州牧,永镇凉州。”写完后,曹操又故意在“马超逼迫”“封文约为凉州牧”等地方涂改,然后派人将信送给韩遂。
韩遂接到信后,不明所以,正想派人将信送给马超看,却见马超已经怒气冲冲地闯了进来,手里拿着那封信,质问道:“韩叔父,你与曹操私下通信,意欲何为?这信上为何有涂改之处?你是不是想出卖我,投靠曹操?”
韩遂忙解释道:“孟起,这是曹操的反间计!他故意涂改信件,就是想让你我不和!你可千万别上当啊!”马超道:“反间计?那曹操派使者来见你,为何只谈旧情,不谈军事?你若心中无愧,为何不将使者的话告诉我?”原来,曹操派去见韩遂的使者,故意只与韩遂闲聊往日在京城的旧事,对军事绝口不提,这一切都被马超派去的人看在眼里。
韩遂百口莫辩,只好道:“孟起,我与你父亲是结义兄弟,怎会出卖你?你若不信,明日我与曹操阵前对话,你可在一旁观看,看我是否与他有勾结。”马超道:“好!明日我便看你如何与曹操对话!若你有半句虚言,休怪我不念叔侄之情!”
次日,韩遂率军来到曹营前,派人去请曹操阵前对话。曹操早已料到马超会在一旁监视,便只带了许褚一人,来到阵前。两人隔着一段距离,开始对话。曹操故意提高声音,说道:“文约,咱们当年在京城,一起饮酒赋诗,何等快活!如今你我各为其主,实在可惜啊!”韩遂道:“丞相,我本不想与你为敌,只是马超苦苦相逼,我也是无可奈何。”曹操道:“文约,你我相交多年,我深知你的为人。若你能迷途知返,我必向朝廷保举你,让你永镇凉州,如何?”
躲在韩遂军阵后的马超,听得真切。他见曹操与韩遂谈笑风生,还提到“保举韩遂为凉州牧”,心中的疑心更重了。就在这时,曹操突然策马转身,对韩遂道:“文约,你好自为之!”说罢,便率军退回营中。
马超立马冲了出来,对韩遂道:“韩叔父,你还有何话可说?你与曹操私下勾结,想夺我凉州,还想骗我!”韩遂急道:“孟起,你听我解释,我与曹操只是闲聊旧情,并无勾结啊!”马超道:“闲聊旧情?他为何要保举你为凉州牧?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吗?”说罢,马超手持虎头枪,便要向韩遂刺去。
韩遂的部将见马超要杀韩遂,纷纷上前阻拦。成宜道:“马将军,你太过鲁莽了!韩公对你一片赤诚,你怎能如此怀疑他?”马超道:“你们都是一伙的!今日我便杀了你们,再去杀曹操!”说罢,马超率军向韩遂的部队发起攻击。韩遂无奈,只好率军抵抗。一时间,凉州联军自相残杀,乱作一团。
曹操在营中见了,大喜过望,对众将道:“反间计成矣!传令下去,全军出击,一举攻破潼关!”曹兵早就憋了一肚子气,听闻下令出击,个个奋勇争先,冲向潼关。凉州联军本就自相残杀,哪里抵挡得住曹兵的猛攻?没过多久,便溃不成军。马超见大势已去,只好带着残部,杀出一条血路,逃往凉州。
可马超刚逃到凉州,便接到了一个噩耗——曹操因为马超起兵反他,早已在许都杀了马腾、马休、马铁父子三人,还灭了马家三族。马超得知消息,如遭雷击,当场口吐鲜血,昏倒在地。醒来后,他望着许都的方向,放声大哭:“父亲!孩儿不孝,害了您和全家!曹操老贼,我与你不共戴天!”
此后,马超在凉州重整旗鼓,想为父亲报仇,可曹操早已派夏侯渊率军占领了凉州的大部分城池。马超势单力薄,屡战屡败,只好率领残部逃往汉中,投靠了汉中太守张鲁。
张鲁早就听说过马超的威名,见他来投,十分高兴,当即封马超为镇南将军,让他率军驻守阳平关。可张鲁的手下却对马超心怀嫉妒,纷纷在张鲁面前说马超的坏话:“主公,马超乃虎狼之将,不可轻信。他连自己的父亲都能连累,难保不会背叛主公啊!”张鲁本就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听了手下的话,便渐渐疏远了马超。
后来,刘备率军入川,攻打刘璋。刘璋派人向张鲁求救,张鲁便派马超率军去援助刘璋。马超率军来到成都城外,本想与刘备一战,可他见刘备仁厚,又听闻刘备礼贤下士,便动了归降之心。刘备也早就想招揽马超,便派诸葛亮去劝降马超。马超见刘备真心相待,便答应归降刘备。
马超归降刘备后,立即率军来到成都城下,向刘璋喊话:“刘璋!我乃马超是也!如今我已归降刘皇叔,你若识时务,便速速开城投降,免得百姓受苦!若不然,我率军攻破城池,定斩不饶!”刘璋本就已是强弩之末,听闻马超归降了刘备,又见成都城外马超的大军严阵以待,吓得魂飞魄散,当即决定开城投降。刘备不费一兵一卒,便夺取了成都,平定了西川。
刘备平定西川后,封马超为平西将军,镇守临沮。后来,刘备在汉中称帝,建立蜀汉政权,又封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马超终于在蜀汉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他一心想辅佐刘备,北伐中原,消灭曹操,为父亲和家人报仇。
可天不遂人愿,马超因为常年征战,又心怀家国之痛,身体早已垮了。公元222年,马超病重,卧床不起。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便给刘备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臣门宗二百余口,为曹操所诛略尽,唯有从弟马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这封信,字字泣血,满是马超对家族覆灭的悲痛,以及对马岱的托付。
不久后,马超便在临沮病逝,年仅四十七岁。刘备得知马超去世的消息,悲痛不已,追谥马超为“威侯”,让马岱继承了马超的爵位。
马超的一生,是勇武的一生,也是坎坷的一生。他少年成名,威震凉州;潼关一战,吓退曹操,留下“割须弃袍”的传奇;归降蜀汉后,又助刘备夺取成都,成为蜀汉五虎将之一。可他也因起兵反曹,连累家族覆灭,一生都活在报仇的执念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
正如《三国志》中所言:“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马超凭借自己的勇武,在乱世中闯出了一片天地,却也因勇武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可即便如此,他那杆虎头湛金枪,那匹里飞沙宝马,以及他在潼关城下的英姿,早已深深印在了后人的心中。千百年来,人们依然记得,汉末三国时期,有一位来自西州的虎将,名叫马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