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杂论对话 > 第192章 权柄倾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物表

- 皤腹翁:精研商史,谙熟历代市易之政

- 青衿生:专治律法,通古今权力制衡之变

- 西席客:深明西学,长于比较政治经济学

- 藜杖叟:遍历江湖,曾观近代商埠兴衰

场景

岭南茶肆,秋雨初霁。四老围坐竹榻,案头置《清明上河图》摹本与东印度公司档案。青衿生指短视频中“小官可倾企业”之论,诸老遂纵论古今权力与商业之纠葛。

第一折 权力工具化:从“合法伤害”到“制度性绞杀”

青衿生(抚屏):

“视频中吏员言:‘成就一企需十载,倾之只需一纸文书。’此非虚言。汉《盐铁论》载:‘今夫越人美蠒,齐人网鱼,不可以国律禁也。然吏因缘附会,辄以‘违禁’论之。’”

皤腹翁(击节):

“唐贞观年间,长安西市胡商阿罗憾以‘锦缎纹样近龙’被市令追责,货值没官。此与明万历年间临清税监马堂‘缯帛越丈则税’之政,皆为‘借法诛商’。”

西席客(展卷):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谓‘官僚制下,规则易成权力武器’。宋《庆元条法事类》载‘商税当验物估值’,然税务吏常以‘色泽不佳’‘分量不足’倍征,如淳熙年间泉州海商李充之船,被诬‘胡椒受潮’而籍没。”

藜杖叟(叹曰):

“光绪年间,上海织布局总办杨宗濂借‘商律未备’,指华商郑观应‘招股逾额’,夺其纱厂经营权。此与乾隆朝盐商江春被劾‘捐输不足’而抄家,皆为‘以权代法’。”

青衿生(补曰):

“福柯《规训与惩罚》言‘权力通过细节控制实现支配’。今之小吏以‘消防不合规’‘环评缺材料’封厂,与明洪武年间‘军民衣料禁用蟒龙’之禁,皆为‘符号定罪’——企业合规与否,存乎吏员一念。”

第二折 制度漏洞:从“苛政猛于虎”到“潜规则绞杀”

西席客(指西书):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谓‘小集团易操控大系统’。汉昭帝时,桑弘羊设均输平准,本意抑商,然郡国官吏借‘调剂物价’苛索,《汉书·食货志》载‘商车载货,十取其五’。”

皤腹翁(展宋图):

“观《清明上河图》舟船,皆插‘免丁牌’。北宋‘免夫钱’本为代役金,然宣和年间,汴京商埠每船征钱至万缗,漕商王二因‘牌面污渍’被剥船货,此与明‘船料税’按桅杆数征税,皆为‘制度性勒索’。”

藜杖叟(忆述):

“民国初年,汉口茶商卢鸿沧运砖茶至张家口,遇厘金局委员赵琪,以‘茶色不正’为由,索‘查验费’三千两。此与清咸丰年间‘一货多征’之弊,皆因‘税则模糊’——如《光绪会典》载‘百货统捐按值百抽五’,然吏员可‘以劣品估值’。”

青衿生(引律):

“《大明律·户律》‘市廛’条言‘私充牙行埠头者,杖六十’,然万历年间,税监高寀令‘商民入市,先纳‘牙帖银’百两’,此乃‘以禁为索’。今之‘前置审批冗余’,与明‘海禁时开时禁’,皆为权力寻租之温床。”

第三折 利益链条:从“单个索贿”到“系统性绞杀”

皤腹翁(陈案):

“明嘉靖年间,盐商王鸾欲开中淮盐,需经‘勘合—守支—市易’三关,每关胥吏索‘常例银’千两。此与清乾隆朝‘十三行’潘启官需向粤海关监督、行商总领、洋船通事分送‘规礼’,形成‘分赃流水线’。”

西席客(展档案):

“东印度公司1773年报告载:‘广州海关书吏李姓,每遇英船进口,必以‘舱单不符’为由,联合船政司、税课司分索‘洗舱银’。’此与威尼斯共和国早期‘海关验货吏与海盗分赃’,皆为‘跨国利益链’。”

藜杖叟(叹曰):

“光绪三十一年,上海商人朱葆三办轮船公司,道台袁树勋令‘需与招商局合股’,实则为盛宣怀派系索股。此与汉‘盐铁官营’下,郡国守丞与铁官合谋‘劣铁充良’,皆为‘权力资本合流’。”

青衿生(按史):

“《新唐书·食货志》载:‘刘晏主漕运,官吏禄厚则无贪。’然贞元之后,漕运使与监运御史‘以损耗为名,每岁侵米十万斛’。此证明‘高薪未必养廉’,关键在监督——如宋设‘磨勘司’核查账册,犹有吏员‘改簿籍以瞒上’。”

第四折 群体心理:从“商民畏官”到“沉默的螺旋”

西席客(论理):

“勒庞《乌合之众》谓‘群体在权力面前易盲从’。明隆庆年间,月港海商陈振川被诬‘通番’,同船三十六商无一人敢证,此与17世纪法国‘包税人制度’下,马赛商人不敢揭发税务官舞弊,皆因‘恐惧传染’。”

皤腹翁(举案):

“清乾隆二十二年‘一口通商’后,广州行商潘有度被粤督李侍尧以‘接济夷人’相胁,献银二十万两。同行业商伍秉鉴、卢观恒皆‘缄口破财’,此乃‘旁观者效应’—— individual rationality leads to collective irrationality(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

藜杖叟(忆旧):

“1927年,上海纱厂联合会欲抗苛税,然先有荣宗敬被淞沪警察厅‘以囤积棉纱’拘留,后有穆藕初纱厂‘消防违规’被封,最终联合会瓦解。此与清光绪年间‘织布局联名请愿被斥’,皆因权力‘杀鸡儆猴’。”

青衿生(引典):

“《商君书·算地》云:‘民弱国强,民强国弱。’秦商鞅‘重农抑商’,然市掾可‘以商肆不洁’罚没;今之企业‘合规成本高企’,本质与秦‘市籍苛法’同——皆为权力通过制造‘违法风险’迫民屈服。”

第五折 古今镜鉴:从“权力制衡”到“制度防恶”

青衿生(设问):

“视频之论,道尽商民之困。然古今中外,可有破局之法?”

皤腹翁(陈古):

“宋神宗行‘市易法’,设‘都市易务’平抑物价,令‘牙人不得高下其价’,此为‘以公权制私权’。明万历年间,东林党人周起元奏请‘税监不得越境征税’,虽遭杖杀,然开‘舆论监督’之先河。”

西席客(言西):

“1215年英国《大宪章》第12条:‘非经全国公意许可,不得征收贡金。’此与1787年美国宪法‘商业条款’限制州政府课税权,皆为‘以法律限权’。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魁奈谓‘自由放任乃商业之基’,然需制度护航。”

藜杖叟(谈近):

“1904年清廷颁《钦定大清商律》,设商部保护商标专利,虽未竟全功,然张謇办大生纱厂时,曾借‘商律’诉县吏‘苛征违例’获胜。此证明‘有法可依’胜于‘无法可守’。”

青衿生(总结):

“阿克顿勋爵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欲破‘小官倾企’之局,需三策并行:一曰‘明法’,细化合规标准;二曰‘分权’,设独立监督;三曰‘赋权’,许商会维权。如宋‘行会自治’、威尼斯‘商人法庭’,皆为商民自组织之智。”

终折 雨歇论定

皤腹翁(指《清明上河图》舟桥):

“此图中商肆林立,然细看城楼吏卒按剑,可知‘繁华之下,权力如影’。今之短视频所言,非独今时弊,实乃古今权力与资本博弈之缩影。”

西席客(合卷):

“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谓‘创新需制度土壤’。若权力常以‘合规’为名绞杀企业,则市场如宋之‘交子’,虽盛极一时,终因官府滥印而衰。”

藜杖叟(起身):

“清末郑观应《盛世危言》云:‘商战愈烈,法治愈需。’愿今之治者,能鉴汉唐之苛、宋明之弊,以制度防‘微吏倾企’,则商道兴而国祚长。”

四老相视良久,雨霁云开,茶肆外舟楫往来,恰似古今商潮,在权力之河上,载沉载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