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动物学也算是一个高深的学问了,这门学问从出现开始,一直到现在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投身其中。

有些人吃不了临床的苦,选择在学术这条路上扎根。

有些人凭借着自己多年临床的经验一篇论文几乎就能改变许许多多的认知。

唐佳宁从高中毕业开始,就在动物医学这个行业扎根。

在大学时期,唐佳宁算得上是在学术界俺不混迹了多年。

后来发现这条路不适合自己后,转而投身临床。

这些年的经历让唐佳宁对于这些理论上的东西几乎都是刻在了骨子里。

“继续走吧,如果不出意外,今天晚上之前就能找它。”

“好嘞!”

听到了唐佳宁的话,萨新整个人都激动了不少。

虽然两个人对于原始丛林都有着一定的适应能力。

但人类这种生物终究是社会化生物,需要在群体中生活。

哪怕是她俩再怎么能适应这种生活,脱离了人类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次任务的时间不算长,总归而言还是在这种原始丛林里感受着孤独。

哪怕是这次任务多出来了一个队友,但话题总有聊完的时候。

唐佳宁很清楚,队伍之中,如果不解决掉自身的孤寂感,压制住内心的情绪。

就算是亲兄弟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之中也会爆发出诸多的矛盾。

她俩的承受能力都比较强,而且经过了这次的相处,她也大概摸出来了萨新的底。

差不多最高的承受能力在一个半月左右。

超过了这个时间,萨新大概率就会压不住内心的情绪从而爆发。

如果只是一个普通人,唐佳宁或许也没什么担忧的。

费点力气打一顿,大概率是能让人清醒过来。

但萨新……

唐佳宁都怕自己的拳头落在她身上,冒出来一大堆的蛊虫。

相处了这么多天,唐佳宁都不知道萨新的身上还有多少蛊虫没有掏出来。

这也就代表着以后接取任务,时长必须要控制在四十天以内。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队伍处于一个稳定之中。

当然了,按照唐佳宁这段时间的任务来看,那些能超过四十天的任务,估计都是要一个大型团队才能接取。

以她俩这个两人团队,估计很难去触碰那种高危险的东西。

顺着山路一路前行,唐佳宁很快就发现了一处特别的地方。

一颗没有了树皮的老树,虽然还在顽强的生长,但大概率是活不过多久了。

很明显,给它脱衣服的自然是生活在这里的猞猁。

猫科动物都有磨爪子的习性,相比于动物园会给它们准备专业的木板,野外的猫科动物大多都是选择用这种老树来将爪子磨的更加锋利。

看着老树上的磨痕,最少这棵树遭受了猞猁长达一年时间的折磨。

尤其是一些位置适合猞猁身高的地方男,都已经能看到上面的抓痕快有厘米的级别了。

“大概就在这片区域了,慢慢搜索一下。”

猫科动物磨爪子大概率是不会选择距离自己居住的地方太远。

大概率,这只猞猁距离这棵它经常磨爪子的树也就几百米的范围。

不过两人在这附近仔仔细细转了一圈都没能看到有什么地方是适合这只猞猁藏身的。

唐佳宁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目光突然看向了手表上的时间。

正常而言,猞猁这种动物捕食的习性和老虎有些接近,都是靠近清晨或者是黄昏。

这个时间是食草动物进食的时候,捕猎相对而言会比较容易一些。

不过若是以这片区域的地域性特点去分析,这只猞猁倒是存在着中午捕猎的可能性。

这片区域靠近极多的水源地,这也就意味着没当早晨或者是傍晚的时候整个山林都会被雾气所笼罩。

这种时候,哪怕是食草动物的出现,对于猞猁来说也不是那么好抓的。

相反,由于雾气的影响,很多食草动物都会拖到中午再进食。

对于猞猁来说,这种时候也很大概率会成功捕到猎物。

唐佳宁在四周再度搜寻了一会,很快就看到了一个山洞。

透过山洞的位置,可以清楚的看到这四周还飘散着不少猞猁的毛发。

不过相比于正常那种白色或者是金色的猞猁,这只倒是显得有些棕色。

“应该就是这了,我们吃点东西在这里等一等,收拾一下也搭建个灶台。”

“好嘞!”

萨新对于这只异色猞猁还是很有兴趣的,兴致匆匆就挖起了灶台。

唐佳宁简单将四周收拾了一下,随后也拿出了背包里面的食物。

时间充裕,那自然是不能随便吃点了。

唐佳宁翻看了一下,兔子肉还剩下最后一些,其余的鱼肉倒是还有不少。

思索了片刻之后,唐佳宁飞快将速热米饭放进了锅里。

不过十五分钟,一股浓郁的饭香味就钻进了鼻子里。

看着已经煮好的饭,唐佳宁也从背包中拿出了兔子肉重新炒制了一遍。

随后撒了一些调味料之后第一道菜就算是完成了。

经过了烤制的鱼肉相比之下肉质要更少一些,这几天烤肉吃的着实有腻。

唐佳宁也将背包中调料差不多都翻了出来,随后也开始针对鲶鱼肉处理了起来。

烘烤过的肉少了些许水分,最合适的处理办法就是炖煮了。

尤其是现在正两条鲶鱼已经彻底成型,甚至都省去了油煎的这个步骤。

添加好了调料后,唐佳宁就将身体靠在了墙壁上,目光朝着山洞外看去。

作为异色猞猁,在这种野外生活倒是很自在。

但同样,它这种棕色毛发的基因很难找到同类愿意和它繁殖。

哪怕是寿终正寝,可能唯一的这一只毛色异变的猞猁都不会再有任何的基因和后代流传下来。

但若是能到人类社会生活,凭借着现代的技术,繁殖出来个体优秀的后代是不成问题的。

而且医疗技术,再加上它的稀有,给它一个充足的空间生活是完全没什么问题的。

随着鲶鱼肉炖煮好,唐佳宁也将米饭盛出来装进了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