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短篇民间故事 > 第295章 明朝放牛娃与老牛的传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5章 明朝放牛娃与老牛的传奇

在那明朝正德年间,有个山里娃,姓后,村里人都叫他苦娃。他自幼失去双亲,被三叔收养。三叔家有几亩薄田、三间瓦房,但这些家产在三叔接手后,也就成了他的。三叔待苦娃不薄,可三婶却是个厉害角色,不愿白养一个闲人,便打发苦娃去放牛。

三叔家那头牛,健壮得很,苦娃每日牵着它,漫山遍野地跑。时间一长,人和牛就有了深厚的感情。每当夜深人静,苦娃思念父母,难以入眠时,就会倚在牛身旁,诉说心中的思念。

转眼间,苦娃长到十三岁,那牛也成了老牛。一天,三叔牵牛犁地回家,路上突遇山豹。山豹饿极了,猛扑向前,一口咬住了三叔的小腿。就在这时,老牛一声吼,红着眼冲了上去,用角挑山豹的肚子。山豹吓得撒腿就跑,老牛却不幸被绊倒,扭伤了前腿。

经过牛医的治疗,老牛的腿伤渐渐好转,但从此精神不振,日渐消瘦。苦娃起早贪黑,割草喂养,却也无济于事。三叔的腿伤无大碍,他感激老牛护主,对它更是呵护有加。可三婶却嫌老牛不中用了,催着三叔把老牛杀了卖肉。三叔倔强不听,三婶便吵闹着要回娘家。三叔怕老婆,无奈只得去请张屠夫。

苦娃一听,如遭雷击,泪流满面。他跑到老牛面前,抱着牛头,诉说着心中的不舍。老牛虽不通人言,却也静静地听着。苦娃看看天色,知道张屠夫快到了,他一咬牙,解开牛绳,牵着老牛逃进了深山。

从此,苦娃和老牛在山里流浪。渴了喝山泉,饿了摘野果,晚上就依偎在老牛身边睡觉。可老牛的身体越来越弱,走起路来摇摇晃晃。转眼初冬,天气转寒,苦娃在山顶找到一处山洞,开始储备干草、干粮过冬。

第一场雪落下时,苦娃才发现大自然的无情。老牛没有干草可吃,干果也无法挨过冬季。他急得愁眉不展,卧在火堆旁唉声叹气。雪后初晴,苦娃牵着老牛到山谷里转悠,突然发现几间草庐,门前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苦娃上前施礼询问,老者摸着胡须笑道:“我姓卞,特地在此等你。”说罢,老者围着老牛转了一圈,叹息道:“可惜啊可惜,难得一见的好牛被庸医害了。”老者自称擅长相牛、医牛,这头牛原本筋骨强健,却因牛医用错药导致肝脏受损。

苦娃闻言大喜,扑通一声跪在老者面前恳求医治。老者笑呵呵地扶起他道:“我对牛有特殊感情,遇到牛中王者,我自然不会坐视不管。”老者让苦娃把牛牵到后院,拿出药丸化在清水里,倒进豆料中喂给老牛吃。老牛吃后昏昏沉沉地趴下睡了。

老者把苦娃带进屋里烧火做饭款待他,晚上让他睡在偏房。等早晨醒来,苦娃发现老者已不在屋里,到后院一看,老牛精神焕发,正在吃甘草。老者一直未露面,好在屋里粮食、干货充足,足够苦娃过冬;后院草料也不少,足够喂养老牛。

春暖花开后,苦娃见粮食快吃完了,便琢磨着找条门路赚钱养活自己和老牛。他带着老牛下山干起了拉货的苦力活。赚到一些钱后,他又购买了一辆大车专门干运输。他吃苦耐劳、价格便宜,生意一直红火。

过了三四年,苦娃已十七八岁。一天他拉着货到省城,卸完货后在城里等了两天没找到回程的货主,便赶着空车回家。半路上阳光明媚,他卸下车套让老牛吃草,自己躺在牛车上闭目养神。

突然前方传来厮杀声,几个骑马的蒙面人拦住一辆马车与随从厮杀起来。随从们渐渐处于下风,形势危急。就在这时老牛嗷的一声冲了过去直扑蒙面人。蒙面人受到冲击形势急转直下拍马逃走。

原来马车上坐着的是一位王爷,他带着随从出城游玩不料遭到劫杀,幸亏老牛相助才化险为夷。王爷让苦娃赶着牛车进城到王府后询问了他的身世。当听说苦娃遇到一位姓卞的老者治好了老牛时王爷若有所思地说:“莫非是写了《相牛经》的卞和?可他已是春秋人士早已作古,怎么回事?难道是他显灵吗?”

苦娃不知卞和是谁无从回答。王爷为了感激老牛的搭救之恩赏赐给苦娃一千六百两银子和几匹绢布。苦娃回到老家在山脚下建起新房购置良田过上了安稳生活。后来他娶妻生子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苦娃曾去山谷寻找草庐却踪迹全无。至于那头老牛他一直养着直到它自然老死。他把老牛埋在屋后每年祭拜。这段传奇故事就这样流传了下来。牛作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陪伴人类走过漫长的农耕时代,默默奉献着值得人们永远尊敬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