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短篇民间故事 > 第563章 善心终得善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很久以前,有个名叫五湖的人,他不仅心地善良,而且为人十分忠厚,在乡里赢得了众人的尊敬。五湖自幼失去母亲,与父亲相依为命,守着几亩薄田和三间简陋的草房。父子俩一边辛勤劳作,一边坚持让五湖读书。从十五岁起,五湖便年年参加州里的科举考试,无奈命运弄人,屡次与秀才之名擦肩而过。

转眼间,五湖步入了而立之年,父亲又撒手人寰。乡亲们见他孤苦无依,便张罗着帮他成了家。婚后,夫妻俩感情和睦,恩爱有加,遗憾的是,接连诞下的两个儿子都未能长大成人。年过半百的五湖,早已看淡了儿女情长和功名利禄,为了生计,他远赴他乡,做了一名私塾先生。

由于路途遥远,加之五湖生活节俭,想多攒些银两贴补家用,因此他连续三年都未曾回家过年,独自在异乡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节。这三年间,他省吃俭用,积攒下了四十两银子。

终于,这一年的腊月,学校放了假。五湖怀揣着辛苦攒下的银两,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他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心中充满了即将与老伴重逢的喜悦。然而,就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他借宿的小店外,传来了阵阵女子的哭泣声,这哭声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凄惨,让五湖难以入眠。

天刚蒙蒙亮,五湖便迫不及待地向店主人打听哭泣声的来源。店主人是一位年逾五旬的老者,闻言不禁潸然泪下。原来,这哭声来自隔壁的宋寡妇家。宋寡妇一家四口,儿子四海为人憨厚,还有一位儿媳和一个年幼的孙子。七年前,四海的父亲去世,因无力安葬,便借了镇东头刘老财家的五两银子,说好以做工抵债。谁知四海辛辛苦苦干了三年,非但没还清债务,反而因利滚利欠下了二十两。刘家为人苛刻,四海不堪忍受,最终与刘家翻了脸,逃离了家乡。

自那以后,刘家便三天两头上门逼债,甚至威胁要以四海的媳妇抵债。前日,刘老财再次上门,限他们三日内交出银子,否则就动手抢人。婆媳俩无计可施,只能终日以泪洗面。

五湖闻言,气愤填膺,当即决定出手相助。他向店主人借了笔墨纸砚,模仿四海的笔迹写了一封平安家书,并揣上自己的四十两银子,来到了宋寡妇家。婆媳俩正抱头痛哭,听到敲门声,以为是刘老财来抢人,吓得魂飞魄散。直到五湖高声表明来意,她们才战战兢兢地打开了门。

五湖进屋后,双膝跪地,向四海的母亲请安,并谎称自己是四海的朋友,受托前来送信和银两。婆媳俩见状,转悲为喜,对五湖感激涕零。五湖与婆媳俩闲聊了几句,便告辞离去。他回到小店,心中充满了助人的喜悦,甚至萌生了不回家、继续攒钱的念头。

再说四海,自逃离家乡后,四处漂泊。后来,他遇到了一群贩盐的盐帮,便加入其中,以挑盐为生。四海为人忠厚,肯吃苦,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救下了盐帮掌柜,从而得到了掌柜的信任,被提拔为二掌柜。

转眼间,又到了腊月。四海决定回家探亲。临行前,盐帮掌柜不仅结清了他的工钱,还额外赠给他二百两银子,让他回家安家。四海拜别了掌柜,满心欢喜地踏上了归途。

回到家中,四海听闻了母亲和妻子讲述刘老财逼债的经过,以及那位神秘人送来的四十两银子,心中充满了疑惑。他拿出那封家书,仔细端详,越发觉得蹊跷。后来,他从店主人那里打听出了那位神秘人的年纪和模样,心中隐隐有了猜测。

为了报恩,四海开始四处打听寻找那位神秘人。终于,在离家乡七十多里的一个村庄里,他得知有位名叫五湖的人出门教书,已经四年未曾回家。四海心中豁然开朗,他断定那位神秘人就是五湖。

于是,四海带上银两,模仿五湖的口吻写了一封平安家书,来到了五湖家。五湖的老伴见到四海,得知他是来替五湖送信和银两的,高兴得合不拢嘴。四海在五湖家住了下来,见他家境贫寒,便雇人把房子翻修了一番,然后才辞别五湖的老伴回了家。

又一年腊月,五湖再次攒下了十几两银子,满心欢喜地踏上了归家的路途。当他回到村里时,几乎认不出自己的家门。在乡亲们的指点下,他终于回到了久违的家。夫妻重逢,自然是一番欢天喜地。五湖从老伴口中得知了四海报恩的事情,心中感动不已。

从那以后,五湖和四海结拜为异姓兄弟,来往更加亲密。他们的故事在乡间传为佳话,成为了人们口中流传的善有善报的美丽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