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村落里,住着一位人称朱二爷的老者。早年丧妻的他,独自将一儿一女抚养成人。岁月如梭,女儿远嫁他乡,儿子也成家立业。朱二爷心地善良,乐善好施,修桥铺路,扶危济困,总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乡亲们对他敬爱有加,尊称他为“活菩萨”。
朱二爷的善行,不仅赢得了乡亲们的赞誉,更引起了天界稽查神的注意。稽查神被朱二爷的善举深深打动,便将他的事迹上报给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一听,龙颜大悦,当即下旨封朱二爷为东南山庙的首席神像。豹神领命,匆匆下凡传旨:“朱二爷,恭喜你被玉皇大帝封为东南山庙的头尊神像,八月二十,便是你归位上任之日,请提前做好准备。”
朱二爷得知此讯,心中并无波澜,只是将儿子朱大小叫到跟前,问道:“我的棺材和寿衣可都准备好了?”朱大小一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爹,您身体硬朗,问这些干啥?”朱二爷微微一笑,将稽查神传旨之事娓娓道来。朱大小一听,赶忙去准备。
转眼间,归位之日来临。朱二爷又将女儿召回,将自己即将成神之事告知。女儿听后,半信半疑。朱二爷正色道:“此事千真万确,你莫要当儿戏。”说完,他让女儿为自己准备了一顿丰盛的饭菜。饭后,朱二爷穿上寿衣,躺进了棺材,叮嘱儿女:“日后定要行善积德,勿生恶念。若遇困难,可去东南山庙寻我。”
就在这时,村东南的山路上,突然响起了一阵阵吹吹打打的乐声。只见一头小黑驴拉着轿车,前面跟着八音会乐队,热热闹闹地进了朱二爷家院子。村民们以为朱家办喜事,纷纷前来围观。可等大家进了院子,那拨人和车马却突然不见了。紧接着,朱二爷在棺材里双脚一蹬,没了气息。朱大小和姐姐放声大哭,乡亲们这才知道老人已经仙逝,纷纷退出院子。
不一会儿,那吹吹打打的队伍又从院里出来,小黑驴拉着轿车径直朝东南山方向去了。朱大小将父亲妥善安葬后,家里的日子越发艰难。他想起父亲的叮嘱,于是背上褡裢,带上干粮,一路打听着去东南山找父亲。
经过一番跋涉,朱大小终于来到了东南山庙。他直奔主神像,可仔细一瞧,根本不是父亲的模样。他又挨着把庙里所有神像都看了个遍,还是没找到。失望之余,朱大小在香炉里上了一炷香,靠着供桌睡着了。
迷迷糊糊中,他看见父亲笑着朝他走来。朱大小一见父亲,忍不住泪流满面,将家里的难处一一诉说。父亲听后安慰道:“别担心,我去给你借些银子带回去。但你一定要记住,等灰溜出生就把钱还回去。”朱大小刚想问灰溜是谁,父亲就不见了。他猛地惊醒,才发现是一场梦。低头一看,香炉里的香灰正不停地往上拱。他伸手一摸,竟摸出一锭明晃晃的元宝。他继续摸,又一锭元宝冒了出来。整整刨出了二十锭元宝!
朱大小又惊又喜,把元宝装进褡裢,急忙赶回家。他用这些钱买了田地,修建了东西两院的房子,还雇了丫鬟伙计。日子越过越红火。虽然有钱了,但朱大小没忘记父亲的嘱托,从不欺负穷人。乡亲们谁有困难来借钱借粮,他都会帮忙。修庙建桥时,他也总是带头捐款捐粮。大伙都特别敬重他。
一天傍晚,一对从山东逃荒来的夫妻来到朱家门口,想借宿一晚。朱大小见女人挺着大肚子十分可怜,不仅留他们吃了晚饭,还让伙计带他们去西院休息。可西院自从修好后就不太平,一到晚上总有奇怪的动静,根本没人敢住。实在没别的空房,朱大小也只能让这对夫妻将就一晚。
这对夫妻进了西院,收拾出一块地方生了堆火取暖。没想到半夜时分,女人突然肚子疼要生了。丈夫怕麻烦朱家人,就自己给妻子接生。刚过子时,孩子生下来了,是个男孩。丈夫急忙用破布衫把孩子包起来,慌乱中不小心把孩子掉进了灰堆里。夫妻俩赶紧把孩子抱出来,拍掉身上的灰。妻子叹气道:“这孩子一出生就掉进灰堆里,真是个苦命娃。你说取个啥名字好?”丈夫苦笑道:“既然掉灰堆里了,干脆就叫灰溜吧。”
这边朱大小睡到半夜,突然看见一个白脸大汉冲进屋大喊:“这是我的地盘,赶紧给我让开!”朱大小吓了一跳,抄起一根大棒就打。白脸大汉慌忙躲到楼梯角落。朱大小追过去,只见那人钻进地里不见了。他赶紧叫来伙计,在楼梯下挖开砖头,竟发现一缸白银!
第二天一早,朱大小惦记着那对夫妻,就去西院看望。夫妻俩见他亲自来,十分感激,把昨晚生孩子的事说了一遍。朱大小看了看孩子,问:“取名字没有?”夫妻俩说还没正式取名,就临时叫了个小名灰溜。朱大小一听灰溜二字,突然想起父亲在庙里说的话,他连忙让伙计拿来布料给孩子包上,又让人收拾出一间耳房送来米面炊具让夫妻俩安心坐月子。夫妻俩感动得直磕头,朱大小赶紧把他们扶起来:“人活一辈子谁还没个难处既然到了我家就别客气吃喝都不用愁。”
过了几天,朱大小犯了愁:当初借了二十锭元宝这都过去好几年了利息该怎么算?直接送钱过去人家夫妻俩肯定不会收。他思来想去有了主意。这天他去西院看小灰溜对孩子父亲说:“把灰溜给我当干儿子吧!”孩子父亲连忙推辞:“朱老爷我们是逃荒的穷人家哪敢高攀啊?”朱大小坚持道:“只要你们不嫌弃就这么定了。”夫妻俩只好答应下来。朱大小马上让伙计拿来四十锭元宝说是给干儿子的见面礼。夫妻俩再三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后来朱大小干脆把西苑的房子也送给了这家人。
从此两家人和和睦睦日子也都越过越富足。而朱二爷在天界也时常关注着人间的一切,看到儿子儿媳将灰溜视如己出心中倍感欣慰。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善因得善果,也更加坚定了他守护人间的决心。